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8例发病<6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rt-PA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时均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及 Barthel指数(BI)评价并对比评价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SS评分和BI[CSS评分对照组(22±3)分,治疗组(23±3)分;BI对照组(53±11),治疗组(54±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CSS评分对照组(16±5)分,治疗组(8±4)分;BI对照组(60±13),治疗组(84±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脑出血2例,泌尿道出血合并牙龈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对照组发生脑出血1例,泌尿道出血合并牙龈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6 h 应用rt-PA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相继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rt-PA组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4~75(61.13±9.21)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6~75(68.33±7.39)岁;治疗组(rt-PA):采用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10%(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 min滴完,溶栓后24h复查凝血系列及头颅CT,在排除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300mg/d,共10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滴,每日两次,共14d。改善脑细胞代谢及抗脑水肿的治疗两组相同。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但rt-PA组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7d、14d、21d时疗效比较表明,7d时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14d、21d时yt-PA组疗效更好,差异显著。结论: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远期预后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rt—PA治疗,总剂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在1min内静脉注射10%的剂量,其余90%的剂量连续静脉滴注,共计60min。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h及3、7、14、30、90d时均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SS及BI均明显改善(P〈0.01),且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血发生率低。结论:应用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6h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溶栓时间窗.方法 28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脉再通率,并观察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8例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20例,再通率71.4%,其中发病6 h内溶栓冠脉再通13例,再通率81.3%,发病6~12 h内溶栓冠脉再通7例,再通率58.3%;2例出现牙龈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可靠的,AMI患者发病6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效果疗效显著,发病6~12 h应用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60 min或90 min内给予rt-PA总量为50 mg,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低血压、出血及寒战等并发症.结果:总血管再通42例(42/53),其中,60 min组及90 min组再通者分别有19例(19/28)、23例(23/25).不良反应发生中,一过性低血压6例(6/53),轻度出血7例(7/53),发生寒战1例(1/53),一般不需处理自行消失.结论:rt-P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剂量 ( 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min内静脉注射rt PA50mg治疗AMI 116例 ,依据临床指标判断再通。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再通组与未通组的心功能。结果 :冠脉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再梗死率分别为78 4 % ( 91/116)、14 7% ( 17/116)和 5 2 % ( 6/116) ,再通组心功能明显好于未通组 (P <0 0 1) ,5w病死率再通组 1 1%显著低于未通组 8 0 % (P <0 .0 0 1)。结论 :小剂量rt PA静脉溶栓可获较高冠脉再通率 ,明显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出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静脉溶栓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方法对36例AMI患者,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检查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开放率.结果24例AMI患者发病后6 h内溶栓,冠状动脉开放率为70.83%.12例发病后6~12 h时溶栓,冠脉开放率为33.33%.结论溶栓疗法能使AMI的预后完全改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颅内出血概率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挽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生命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尽早、充分、持久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目前国内外推荐的使栓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及早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一种针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很强的溶栓制剂。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6月期间在急诊科对46例AMI患采用rt-PA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年龄≥75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溶栓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0.9 mg/kg,1/10静脉推注,余9/10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1 h内静脉滴注,溶栓24 h后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常规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3.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溶栓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结论早期静脉应用rt-PA治疗急性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浙江医院(杭州:310013)祝世法戴海文严静金宏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该剂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病死率(1)。发病时间6小时内者,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  相似文献   

12.
张振宇  汪咏秋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90-1191
溶栓治疗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在发病6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适应证者应行溶栓治疗,推荐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对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rt-P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rt-PA 0.9 mg/kg(最大剂量90 mg)治疗,先静脉注射10%(1 min),其余剂量连续静脉滴注,60 min滴完;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300 mg;分别...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检查指导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②方法选取发病9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29例,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CTP、CTA检查,对存在缺血半暗带且同意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例患者给予rt-PA 40mg静脉溶栓治疗。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h、24h、10d、30d NIHSS评分及溶栓前、溶栓后30d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复查头颅CT,监测并发症。③结果纳入的10例患者治疗前 NIHSS 评分为(10.90&#177;4.04),溶栓治疗后2、24h、10、30d NIHSS评分分别降至(6.90&#177;3.60)、(6.70&#177;4.11)、(4.10&#177;3.60)、(3.20&#177;3.19),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38.50&#177;22.24),溶栓后30dBarthel指数评分为(78.53&#177;3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牙龈出血1例,无颅内出血、再闭塞及死亡病例,CT复查8例患者显示病灶较CTP低灌注区明显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④结论 CTP指导的 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筛选适合溶栓的患者,并能扩大治疗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52例,于90min给予rt-PA总量50mg;观察血管再通临床指标,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78.85%,5周住院病死率1.92%。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 30分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共170例,随机分成二组:rt-PA 50mg 30分钟为治疗组,共89例;rt-PA 50mg 90分钟为对照组,共8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rt-PA联合静脉肝素治疗.治疗组rt-PA给予8mg静脉注射,余42mg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对照组rt-PA给予8mg静脉注射,余42mg在90分钟内静脉滴注.以溶栓开始后30~60分钟及90分钟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观察指标.结果 溶栓开始后30~60分钟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8%与64.2%,P=0.023);溶栓开始后90分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无显著性差异(79.8%与79.0%,P=0.902).治疗组与对照组30天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30天两组的LVEF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8.3%与53.7%,P<0.05).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3.5%与12.3%,P>0.05).结论 与50mg 90分钟方案比较,rt-PA 50mg 30分钟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喻燕 《黑龙江医学》2017,(12):1215-12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将2016-01—2017-06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纳入35例。对照组采用0.6~0.8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0.6~0.8 mg/kg或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颅内出血发生率低,死亡率低,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5例从发病至给药时间<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从发病至给药时间<3 h,且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患者24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3~4.5 h,且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患者30例(B组),发病至给药时间<4.5 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1例(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 三个时间点分析比较其NIHSS 评分,并在治疗后7 d对3组的临床疗效、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A组、B组治疗后24 h、7 d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3.38,均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3.42,均P<0.05);A组、B组治疗后24 h、7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99,均P<0.05)。A组、B组治疗后7 d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667、11.286,P<0.05),但A组、B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05)。A组、B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80、4.989,P<0.05),但A组、B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B组的颅内出血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1,P<0.05)。 结论 发病3~4.5 h和<3 h进行rt-PA溶栓临床疗效均显著,但时间窗的延长可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但死亡风险未增加,对发病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当积极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比不同剂量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年龄76~85岁,均伴有瘫痪,分为3组:A组32例,给予注射用rt-PA 0.9 mg/kg;B组48例,给予rt-PA 0.6 mg/kg;C组36例给予阿司匹林、血栓通治疗.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90 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 mRS评分:A组14例(43.75%)、B组23例(47.92%)、C组8例(22.22%)均恢复独立生活能力(mRS评分≤2分).3组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37.50%、14.58%、8.33%;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18.75%、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溶栓中,尤其是小剂量溶栓时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有效,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