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治淮》2019,(4)
白露河经过陆续治理,采用浆砌石护砌、抛石固基等工程措施,使河道险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经近几年大洪水的冲淘,由于洪水顶冲、河势变化等原因,河道险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已治理的险工因运行时间长、缺乏养护,工程损坏严重;未经治理的险工险情进一步恶化,不断有新的险工形成。本文通过对河道险工成因分析,提出采用雷诺护垫护岸,格宾石笼固基的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后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弯曲,宽窄不一。凹岸或窄段,由于坐弯迎溜或深泓逼岸,受水流急刷地淘刷,形成陡岸;每于汛后水位降落,岸坡失去水压力的平衡,常常发生严重的崩坍,使大片土地流失,工矿企业、港埠码头等建筑物,遭到坍岸的感胁,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护岸措施。在长江实施有计划的治导以前,其方法以平行护岸为宜,即在江岸上做复盖的保妒层,不改变河道原有形势,维持岸线平顺,以抵御洪水的冲刷,而达到防止崩坍的继续发展。长江沿岸,以往多采用抛石护岸,如荆江大堤连年抛石防护,巩固了堤岸;武汉市结合企业基建,进行了局部抛石护岸的措施;浦口、  相似文献   

3.
软体排护岸形式近年来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得以运用,经运行缺陷显现,石笼压不住排体、排体部件老化折断、排体部件受力破坏、水流冲淘破坏、施工质量未按预期达标。但软体排护岸形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文章就软体排工程存在问题失事原因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柴排与软体排结合运用、改进软体排护岸断面形式、涂膜编织布土袋代替人工抛石、枯水位水上坡面依然采用无纺布、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使软体排护岸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 险工概况锅称子险工位于台安县高力镇锅称子村西南1 8km处浑河右岸 ,总长 5 0 0m ( 0 + 0 0 0~ 0 +4 0 0 )。 1 991年 ,险工采用软体排护底上加压载石笼网格干砌石 (水上 )及抛石 (水下 )护底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加以治理 ,完成护岸长 2 5 0m( 0 + 0 5 0~ 0 + 30 0 )。 1 993年 ,发现护岸工程上游 5 0m及下游 1 0 0m处险工又有发展 ,于是又对此 1 5 0m险工进行了整治。由于护岸工程运用多年 ,特别是 1 995年大水后 ,护岸工程毁坏较为严重 ,岸上护坡完全塌兑 ,护底软体排严重破损 ,已完全失去护脚作用。经辽宁省河务局批准 ,于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5.
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岸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自有技术规范,笔者通过对几处护岸工程毁坏原因分析和在施工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对护岸设计施工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设计方面 1因脚顶部高程的确定 护岸工程的国脚是工程的关键之处,一般采用干砌石结构或铁丝网石笼结构,以往护岸设计时因脚高程只考虑枯水位及多年平均冰面高程而确定因脚顶部高程。但在北方寒冷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中、上游地带冰层厚度可达 1.45米,最大可达 1.85米。开江时冰排对固脚有较强的破坏力,直接影响坡面的稳定,直至全部毁坏,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设计的因脚顶…  相似文献   

6.
河道中取水等建筑物,由于其阻水作用,往往使水流中心位移,冲刷岸坡,对取水造成影响,严重的还能对建筑物构成破坏。另外,河流的弯道处由于洪水等原因,亦易造成河道横向位移.毁田占地。对于需要治理的河段,本文介绍一种沉排护岸法。此法适于冬季施工,且冰冻厚度一般要求大于40厘米。其施工方法如下:一、制作钢筋网。采用Φ8的钢筋编成间距为20厘米的钢筋网。要求网眼均匀,且隔点焊接网片大小一般按L×4米2,L为冰面下的岸被长度.二、将钢筋网底片置于靠岸坡的冰面上,每4米2立一根0.6米长Φ8的钢筋,并与底片钢筋网焊牢。然后…  相似文献   

7.
长江干流自宜昌至湖口长约950km河段为中游,河道坡降较小,水流平缓.历史上曾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两岸人民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解放后的40去年来,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要求,有关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已实施的护岸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抗御了建国以来仅低于1954年的历次洪水威胁,从而保障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正常进展.本文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河道整治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40余年来的河道整治经验作一简介.1河道概况本段河道按其特性可分为以下四段.(1)宜昌至枝城段,属单一…  相似文献   

8.
1前言兔子沟险段形成于1991年,位于长春市双阳区山河街道境内的饮马河右岸。该处河道,深泓线紧贴凹岸,水流直接冲刷岸坡、滩脚。年年汛期,此处堤防均是防护重点,沿河政府和百姓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资进行抢护,1995年.吉林省水利厅将兔子沟险段列入当年岁修计划,投入资金10万元,整治险段144m,修建了石宠护脚,干砌石护坡结构的护岸工程,但未能根除险情.同年汛期,该河段洪水流江达300m3/S.护岸工程的上、下游两端发生坍塌,水流在下游产生回淘,水毁护岸长达5m.该险段如不抓紧整治,就易毁滩决堤,给附近的6个村屯、420户…  相似文献   

9.
泗水县高峪乡土门村,在村东土门河附近打了一眼大口井作为水源,以解决村民饮水困难。由于水源井建在河道的凹岸,每逢汛期,洪水冲刷严重,每年侵蚀0.5~1m,直接威胁着工程的安全。为保护农田,1992年曾在此段砌筑护岸,但由于汛期洪峰流量大,护岸不能抵抗洪水的冲刷,造成部分倒塌,对护岸工程和农田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姚辉 《治淮》2004,(9):38-39
一、概述 陈咀孜险段是方邱湖长淮行洪堤堤段的一部分,长700m,位于淮右的安徽省蚌埠市郊长淮卫镇淮上村境内,属历史老险段,滩地窄、土质差.20世纪60、70年代对该段进行过干砌块石护岸和局部抛石防护处理,岸滩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自1991年大水后,该段岸坡和护岸开始出现坍陷现象,96、98年两次中等洪水前后,出现严重崩塌,原有的护砌绝大部分崩坍殆尽,局部出现窝崩和垂直陡坎,严重危及着大堤的安全.1998年9月专业测量队对该段水下地形进行测量表明,岸坡坡比一般在1:2左右,最陡处不足1:0.6,深泓线高程普遍在-5.0~-4.0m,最低处为-7.8m,且深泓线向堤脚靠近.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河床的演变是挟沙水流与可动性河床相互作用 ,在相互制约下产生不停顿的变形运动。水流作用于河床 ,使河床发生变化 ,河床也作用于水流 ,影响水流动 ,两者是通过泥沙运动作纽带来达到和体现的。河床与水流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永远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 ,河床演变规律决定着各种不同类型河床不同河段护岸工程的部位和长度 ,合理的工程布局和长度可以稳定河势。1 黄河河道主槽淤积严重 ,河道变迁频繁   1986年龙羊峡水库投入运行后 ,控制了上游来水 ,洪水来量减少 ,水流挟沙能力减弱 ,河道内主槽淤积严重 ,由…  相似文献   

12.
图们市石岘段堤防工程位于图们市6岘镇西嘎呀河左岸,设计堤防总长4560米。由于该城镇地处图们江一级支流嘎呀河下游;因此洪涝灾害频繁。据统计建国后47年中约有7年较大水灾,频繁的洪涝灾害成为该城镇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防洪标准及工程措施根据国标《防洪标准》及石岘造纸厂的扩建规模,石岘镇的防洪标准采用百年一遇洪水。石岘镇防洪工程通过多方案比较后,选用嘎呀河右岸农村段,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工程措施采用抛石护脚干砌石护坡,左岸工厂侧防洪标准采用百年一遇洪水,工程措施采用0+000~1十250段新建土堤抛石护脚干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查1994年6月中旬湘江流域特大洪水的灾害情况,结合流域现有水利设施,比较湘江流域各城市堤防、护岸工程在此次洪水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河道整治和对堤防、护岸工程的修、防、管、维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1 工程概况 泗水县高峪乡土门村,在村东土门河附近打了一眼大口井作为水源,以解决村民饮水困难。由于水源井建在河道的凹岸,每逢汛期,洪水冲刷严重,每年侵蚀O.5~1m,直接威胁着工程的安全。为保护农田,1992年曾在此段砌筑护岸,但由于汛期洪峰流量大,护岸不能抵抗洪水的冲刷,造成部分倒塌,对护岸工程和农田造成严重破坏。 1993年,德国水利专家法尔布什教授考察该项目时提出了采用在弯道上游设置短溢流丁坝护岸挑流的方案。根据该方案,完成  相似文献   

15.
浅谈苏家护岸工程冬季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江岸的不断演变,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苏家堤已成为松花江干流险工段,虽然1992年进行了软体沉排护岸及抛石护岸,但经不住江水的冲蚀,特别是1998年特大洪水,使塌岸形势更加严峻,1998年汛后该江段立即纳入消险加固重点工程,考虑到该江段所处地理及气候因素,决定冬季施工。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属平原冲积性河道,河床质以细砂为主,滩岸以细沙土为主,易遭冲尉。现行护岸工程为实体丁坝,根脚以散抛石防护,根基右探15~18m,坡度1.1以上才能基本稳定。根基石是随着洪水淘刷抛石下沉来实现的,需经几年、十几年的洪水期抢险抛石才能完成,万一抢护不住,将造成跑坝损失,甚或危及堤防安全,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17.
1工程概况纸访险工位于山东省徒骇河右岸,禹城市区北侧,中偷桩号191+600至192+2O0段.河道曲率半径R一390~104Om,设计河口宽13Om,底宽99m,边坡1:3,设计防洪流量950mk.该险工坐弯迎流,右岸严重坍塌,主流向右偏移并冲刷河底,已比原设计河底深4m,有滩地坍塌宽度近30m,严重处已波及堤脚.该险工段堤身单薄,顶宽仅有6m.1985年以来开始对大纸坊险工进行整治,修建了护岸丁坝15条,护险长度600m,控制了险情的发展,取得了理想效果.纸坊险工形成原因主要是河道横向输沙不平衡.汛期行洪时,水流冲向凹岸,在弯道顶端处受离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2008,(10):74
技术简介:①中小型土石坝发生边坡变形和库岸坍塌时,通常采用抛石护坡的方法进行防护.但是抛石一般对于石料的要求较严,而且由于水流的冲刷难以定位,通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采用土工石笼网可充填当地土石材料,不仅可以达到就地取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比较准确地定位,有利于快速、及时地防止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9.
绿化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明 《上海水务》2005,21(4):19-22,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水的思路上,也逐步从单一的考虑防洪安全,向“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重视城市水环境自然生态的目标转移。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日本从这一治水理念出发,结合自身的国情,在河道的综合治理中,提出了:建设“不用混凝土或看不见混凝土的护岸”,并成功地开发了绿化混凝土。应用于河道的护岸结构。这种护岸结构,有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同时,又有良好的抗水流的冲刷能力。近年来,上海在河道的综合整治中开始重视河道的生态、景观和环境,但是,常常遇到河道两侧缺乏足够的腹地,而必须建造高高的直立式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防汛墙来解决防汛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另外,在高等级的航道和水闸的两侧河段范围,往往由于船行波和较大流速水流的影响,而必须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进行护砌,  相似文献   

20.
3.辽河采用编织布沉排护岸 辽河流域从1982年春开始采用编织布做丁坝基础处理试验,1983年又进行平顺护岸试验,沉护面积分别为2250m~2、2400m~2,经1985年辽河大洪水考验,护岸效果显著。因此于1986年在辽河整治工程中全面推广。应用于平顺护岸、丁坝护岸、潜坝的基础处理及堵截工程合拢口的护底等,共67处,至1988年止,共应用土工织物约40多万m~2。 河道护岸工程一般需要一个坚固耐久的外部保护层来阻止水流或波浪的淘刷,同时还要一层内部反滤保护层,以防止河床土壤细颗粒的流失。实践证明:土工织物完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