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直肠给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48例住院诊断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应用康复新、庆大霉素、思密达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中,39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腹痛明显减轻或消失,9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局部有溃疡形成.结论 庆大霉素、康复新、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或者在放疗后引起的直肠并发症,可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及粘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梗阻、肠穿孔及直肠阴道瘘。随着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高压氧以及中药治疗等,但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对放射性直肠炎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探索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肠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放射性肠炎出血患者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光动力疗法.结果 58岁男性患者,因前列腺癌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术后半年出现便血.结肠镜检查:距肛门4~6cm直肠见弥漫扩张的毛细血管网伴新鲜渗血,确诊为放射性肠炎出血.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随访半年无复发出血.52岁女性患者,宫颈癌放射治疗术后1年余,便血5个月.结肠镜检查:距肛门4~8cm直肠见弥漫扩张的畸形毛细血管网伴新鲜渗血,确诊为放射性肠炎出血.予以内镜下光动力疗法(PDT),随访2年无复发出血.结论 内镜下APC与PDT治疗放射性肠炎出血安全有效,能否作为放射性肠炎出血的一线治疗手段尚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在放疗早期用中药直肠黏膜保护剂保留灌肠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直肠黏膜保护剂——"乌芨汤"保留灌肠干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并与5%甲硝唑液保留灌肠作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直肠黏膜保护剂保留灌肠早期干预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比较西医治疗手段有独到之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肿瘤及其他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急性期多在放射治疗后12周,可见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是指由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迁延而来或直接照射半年后引起间质纤维化,闭塞性血管内膜炎而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所致[1],多发生在放射治疗的6个月至数年,可出现便血,甚至合并直肠宫颈瘘或直肠阴道瘘,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痛苦与不便。它是盆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造成永久性迁延不愈的严重放射性损伤[2]。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50%,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放射线可直接损害肠黏膜细胞而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给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肿瘤及其他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宫颈癌腔内传统镭疗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为10.3%~20.1%,低剂量腔内后装治疗为22.6%,高剂量腔内后装治疗为4.6~37%。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随直肠接受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一旦出现,给病人带来痛苦是极大的。目前 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89年2月开始研究用马齿苋、黄芪、当归、丹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制成直肠炎栓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00例,其中治愈4例,显著好转48例,好转4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采用此栓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具有缓慢溶化,缓慢吸收的特点,且操作简便,放置位置准确,容易为门诊,住院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早期累 及小肠,结肠,直肠故又称放射性小肠炎,结肠炎及直肠炎.根据肠道受到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早期肠粘膜细胞受到抑制后有小动脉壁的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粘膜糜烂.晚期肠壁纤维化,肠壁狭窄或穿孔,腹腔脓肿形成,瘘管,窦道和肠粘连.放射性直肠炎是恶性妇科肿瘤性放射性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中重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3%-15.6%[1].放射性直肠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2].严重的放射性直肠炎可引起广泛的直肠损伤,肠粘膜缺血坏死,肠道吸收消化功能障碍,大部分需手术治疗,出现梗阻,肠瘘时需手术切除或肠造瘘术.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放射性肠炎的病程缩短,减少慢性期外科干预,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于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对35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行早期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敖睿  刘浩  朱学强 《西部医学》2011,23(2):333-334
目的观察米汤加阿片酊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8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米汤50ml+阿片酊0.5ml保留灌肠,每天两次,连续使用10天。以放射性直肠炎分级下降作为判断治疗有效的指标。结果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其中治愈3例,部分缓解17例。结论米汤加阿片酊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放射性直肠炎是腹腔、盆腔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以宫颈癌患者治疗中更为多见。据报道[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0%~75%,最早可在照射后2 d发生,早期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晚期可出现便血,甚至合并直肠宫颈瘘或直肠阴道瘘,影响患者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1 518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患者分别为161例及94例,对不同年代、年龄及病期的发生率分别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10.61%及6.20%。1993年2月~2000年12月、2001年1月~2005年12月及2006年1月~2009年7月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0岁、40~60岁及>60岁的3个年龄段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病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常规放疗方法、优化治疗计划、尽量减少膀胱和直肠的照射体积和照射剂量、降低分次剂量等是预防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报告低浓度福尔马林局部敷贴治疗顽固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14例放射性直肠炎中Ⅲ度出血13例,Ⅳ度出血1例,于直肠镜直视下,以4%福尔马林小棉球敷贴出血点。结果,11例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随访3-6月无复发;3例仍有出血者重复治疗后,2例治愈,另1例未愈合出血量明显减少。分析认为,低浓度福尔马林腔内敷贴治疗放射性直肠快,操作简单,经济,省时,疗效确切,且可反复操作,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防治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Ⅰ~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研究组在放疗开始给予中药制剂直肠外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直肠局部不用药物干预。放疗期间和放疗后观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7.8%(17/45)、64.4%(29/45),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1/45)、11%(5/45),(P均<0.05);两组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15.6%(7/45)、44.4%(20/45),(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持续时间分别为(0.9±1.3)周和(5.2±8.1)周(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放疗开始后前3周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8.6%(12/29)和29.4%(5/17)(P>0.05)。结论采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可降低宫颈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并能缓解其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缓解宫颈癌放疗后并发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启明  李宁  郑成位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6,35(19):1733-1735
目的 改善由宫颈癌盆腔放射引起的严重放射性直肠炎.方法 24例宫颈癌外照射或合并近距离照射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经过药物及内窥镜治疗无效者,进行2.4个大气压100%氧气;90min治疗;每周治疗5~7次;治疗10~28个疗程.结果 高压氧治疗结束后89%(18例患者中16例)出血症状减轻或消失;71%(17例中12例)疼痛症状缓解或消失;62%(13例中8例)排便紧迫感减轻或消失.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于难治性放射性直肠炎有较高的有效率和耐受性是治疗这种常见、难治病例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俞鸿玲  徐行  朱海明 《吉林医学》2011,(35):7586-758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祛瘀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放射性直肠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清热解毒祛瘀方保留灌肠,对照组38例采用西药混合液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73.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热解毒祛瘀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66例中发生轻、中、重度直肠炎的分别为145、15、6例.对轻度直肠炎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饮食护理;对中度直肠炎的患者护理措施方面主要为保护直肠粘膜,减少大便次数,以减轻患者痛苦;出现重度直肠炎时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并采用中西药复方制剂保留灌肠.经治疗,精心护理,各度直肠炎均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药灌肠在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放射治疗的62例患者按其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实施常规的腔内后装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灌肠治疗。分别在放射治疗结束3天内及第3个月、第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直肠炎及用药情况。结果放疗结束第3天,研究组患者的1、2级直肠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放射治疗结束第3个月、第6个月,研究组的直肠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损伤率低,效果安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前瞻性评估局部应用福尔马林治疗放射线诱发的慢性顽固性出血性直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在麻醉下将4%福尔马林直接作用于受累直肠区域。结果:1994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33例患者(女性17例)纳入本研究,包括11例(33%)肛管癌、11例前列腺癌、9例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1例膀胱癌和1例直肠癌。直肠出血平均2.7次/d(极差0.5~15)。19例(58%)依赖于输血。23例仅用1次福尔马林,另外10例由于持续性出血需再次使用福尔马林治疗。23例(70%)治疗有效:其中13例患者出血完全停止,另外10例患者仅有少量出血。6例肛管或直肠狭窄:4例(3…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好,适用于各期患者.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疗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放射性直肠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愈,而晚期放射性直肠炎80%在完成放射治疗后6月至两年间出现,肠道的放射损伤很难治疗.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23例宫颈癌晚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肠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58例住院诊断糜烂性直肠炎患者应用甲硝唑、庆大霉素、康复新直肠滴入治疗。结果甲硝唑、庆大霉素,康复新直肠滴入治疗糜烂性直肠炎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4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而以直肠炎最为常见。我们自2001年7月至今,用保留灌肠法对49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