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岩  苑杨  栾新平 《新疆医学》2012,42(6):50-52
目的:评价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9月间4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显微操作,将48例手术分为传统手术组20例,显微手术组28例,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传统手术方式与显微手术方式的孰优孰劣.结果:传统手术组在术后周围神经损伤、术后30 d内卒中、再狭窄,术后6月内卒中、再狭窄发生百分率上高于显微手术组,但卡方检验示两组相关临床因素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手术与显微手术比较,两组间所设相关临床因素,无统计学差异.目前的研究不足以证明传统手术与显微手术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狭窄和卒中发生率方面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 )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 CEA。手术全部采用全麻 ,术中放置动脉临时分流管。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恢复顺利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CEA是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疾病,也是引起功能残疾的重要原因。颈内动脉狭窄是栓子的主要来源,并引起同侧大脑半球的低灌注,因此颈动脉狭窄增加了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最早报道于二十世纪50年代,此后,接受CEA治疗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在1985年,颅外,颅内分流术的研究表明分流术没有益处,增加了CEA治疗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疗效和体会。方法 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均具有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全组均经颈部彩色多普勒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初期筛查检出,9例、3例、28例分别应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并颈动脉狭窄。40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均≥70%,其中合并溃疡病变5例,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另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1例。患者全部行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全部放置动脉临时分流管,行颈动脉血管补片成形术32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31例(77.5%),症状好转9例(22.5%)。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5.0%(符合美国AHA≤6%的标准)。40例均获随访,在术后6周及3个月复查双侧颈部血管超声,无1例血管再狭窄发生。结论 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黏合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应用黏合的方法进行血管重建,观察术后内膜的愈合过程。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气体干燥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2月的方法,在新西兰兔颈总动脉上复制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运用超声、血管造影、病理等方法从影像学和组织学的角度观察比较CEA术后4h、1d、3d、7d、30d、90d等6个时间点内膜的愈合过程。结果:CEA术后内膜修复过程可以大体上分为血栓形成阶段,发生于术后数小时至3d左右;炎症反应阶段,与血栓形成几乎同时发生;内皮修复阶段,术后3d来自邻近的血管内皮细胞开始蔓延至内膜斑块切除段血管内面;血管平滑肌增值阶段,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开始于术后3d左右,发生在中膜的局部区域;基质形成、堆积阶段。结论:采用新型黏合血管重建的方法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血管重建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6.
韩得玉  陈茹妹  邢文祯 《海南医学》2011,22(16):150-151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6例颈动脉硬化狭窄并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 26例手术配合顺利,无手术死亡.1例手术后第3天出现脑栓塞,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行脑部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脑部供血有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置入疗法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治疗的8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临床应用率较高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置入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残余狭窄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7.6%,残余狭窄率为32.3%,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100.0%,残余狭窄率为27.8%,其临床观察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置入疗法治疗颈动脉狭窄较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国外已相对成熟,国内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笔者在CEA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同道虽然可基本掌握手术技巧,但在概念理解、术式选择、技术理念、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差距.很多同道在实际工作中仍在纠结予以下问题:CEA是切斑块还是切内膜?如何切除?切除的部位?切除到何种程度?是否需加做血管裁剪和吻合口成形?本文针对CEA在“真实世界”中的四则争议——概念存疑、术式纠结、理念差异和技术困惑——进行概括并提出个人思考,同时与各位读者分享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术中止血时间、术后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125例次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鱼精蛋白,将患者分为鱼精蛋白组和非鱼精蛋白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病例资料、术中止血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25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鱼精蛋白组共75例次,非鱼精蛋白组共50例次.鱼精蛋白组术后第1天伤口引流量少于非鱼精蛋白组,分别为(14±13)ml和(19±12)ml,P=0.038;鱼精蛋白组术后总引流量平均值小于非鱼精蛋白组,分别为(20±17)ml和(26±15)ml,P=0.035;鱼精蛋白组术中止血时间较非鱼精蛋白组缩短,分别为(30±11)min和(36±11) min,P=0.030.125例次手术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其中1例(0.8%)发生切口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后恢复良好,1例(0.8%)患者发生术后脑卒中加重,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鱼精蛋白,对缩短术中止血时间、减少术后伤口引流量有积极作用,且不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赵豪  邓欢  黎彪  雷冬  季一飞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1):187-192
目前,我国脑缺血性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 所有疾病首位[1] 。研究[2] 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 患 者中有 20%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最 常见的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3] ,且颈动脉粥样硬化 性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且男性高于女 性[4] 。在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病因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占比例最大[5] ,大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的TIA患者在早期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 险会增加 1倍[6] ,且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伴有动脉粥 样硬化的患者,在未来 5年内发生大血管事件的风险 远高于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6~2006年)、Medline(1996~2006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06年12月前已发表的文献和已注册但未发表的临床试验),并与研究者取得联系获得更多的相关研究资料。纳入比较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术后30d内卒中发生率和卒中与死亡的联合发生率。以卒中发生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以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2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提取资料,对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30d内的卒中发生率方面,共纳入4项临床试验的2541例患者,其中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127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263例,在术后30d的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方面,纳入5项临床试验,共2760例患者,其中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138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375例。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30d内的卒中发生率方面,颈动脉血管成形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44;95%CI:1105~1197,Z=2128,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的麻醉管理要点是颈动脉阻断期间维持足够的颅脑灌注,放置转流管是外科常用方法之一,分析CEA手术不同转流标准对术后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收集2年内全身麻醉下接受CEA手术的443例患者,根据不同转流标准分为影像组 (以术前影像学资料作为是否转流的依据)和残端压组 (以术中残端压作为是否转流的依据)。分析患者术前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围术期各时间点血压情况、血管阻断时间、是否放置转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脑梗死和其他不良事件,进行组间对比,在此基础上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术前、术中情况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不同转流标准对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影响。结果:影像组患者268例、残端压组患者175例均接受全身麻醉下CEA手术,两组间基本情况和各时间点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匹配出影像组和残端压组各10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各时间点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9% vs. 1.0%,P>0.999), 影像组术中转流率明显低于残端压组 (0 vs. 22.9%, P<0.001),影像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8 (7, 8) d明显长于残端压组5 (4, 6) d (P<0.001)。结论:依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决定是否转流的患者组中,术中转流管使用率低于依据术中残端压决定是否转流的患者组,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脑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转流标准对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摘要: 背景: 对于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颈内动脉支架术以其手术操作简便、手术风险低或许将成为继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之后另一可选择的手术,但之前的研究对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意见不一。 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2011年发表的关于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8篇文献共纳入3873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 其中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组 194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932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显示,CAS组患者手术后30d一切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80,95%CI:1.380-2.401,P<0.0001);手术后30d死亡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R=1.52,95%CI:0.82-2.82,P=0.18);脑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RR=0.14,95%CI:0.05-0.43,P=0.0005);CAS组患者手术后30d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CEA组,但统计学无意义(RR=0.22,95%CI:0.05-1.02,P=0.05);手术后1年CAS组患者脑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高于CEA组(RR=2.58,95%CI:1.03-6.48,P=0.04)。 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仍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其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率低于血管成形术组。其长期结果仍有待于样本量的进一步扩大及循证医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ctomy,CEA)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记录术前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行头颈部血管造影(CTA、MRA或DSA)检查证实 30例患者均为重度狭窄,狭窄率均>70%。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1个月随访,再次行颈动脉超声及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的狭窄率及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1个月无再狭窄,均未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术后狭窄率与收缩期峰值流速与术前相比[(6.2±1.0)% vs. (80.0±0.5)%,(91.3±12.0) cm/s vs. (207.0±15.6) 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关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后认知功能改变的研究,可能为颈动脉狭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目的 探讨CEA、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对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病例,比较CEA组与CAS组相关疗效指标(总有效率及脑缺血、脑梗死、再狭窄发生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得分.结果 共计10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CEA组54例、CAS组49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A组、CAS组不良事件(脑缺血、脑梗死、再狭窄)发生总例数分别为8例(14.81%)和5例(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CAS组总有效率83.67%(41/49),高于CEA组的66.67%(36/54)(P=0.047).两组术前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CAS组MoCA评分(23.26±2.55)高于CEA组(18.48±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EA和CAS均能改善颈动脉狭窄,不良事件少、安全性高;但接受CAS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得分和总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探讨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2例有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病例,手术治疗12例。结果11例患者良好效果,均康复出院,随访6-20月未出现TIA发作,原病变血管再狭窄小于20%,人工血管通畅,患者认知能力较术前有显著地改善。结论手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肯定,加强围手术期监护,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同时合并有颈动脉疾病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因素,以提高对该类 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4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 的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所有患者在处理颈部病变后再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其手术效果及随访 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后出现偏瘫,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1例,5例患者在术后1周再发脑血管后循环梗死。12例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神经损伤表现。早期使用主动脉内 球囊反搏9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胸骨哆开3例;术后早期出现心房颤动27例。总计死亡2例。随访1~7年,随访率为 90%,44例患者脑缺血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患者诉心绞痛症状再发,但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 管造影无异常发现,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恶性肿瘤死亡。结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一旦合并颈动脉疾病, 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更高,但颈动脉狭窄并不是该类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卒中的唯一原因,其他危险因素同样 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将术中可能用到得物品、药品准备充分,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术中29例病人在扩张狭窄部时出现较严重的心动过缓,低血压,3例出现轻度神经损害症状,通过熟练的护理配合,周到细致的护理均顺利安全完成。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是高风险、高难度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脑保护装置(EPD)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3年12月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CEA和CAS+EPD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符合要求的研究,3771例患者,其中CEA组1874例, CAS组1897例。CAS+EPD组术后30 d脑卒中风险(RR=1.78,95%CI:1.25-2.52,P=0.001)以及脑卒中或死亡联合发生风险(RR=1.62,95%CI:1.19-2.21,P=0.002)均高于CEA组。结论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未显示优于内膜切除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