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就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教育前后的遵医行为、高血压认知情况和血压控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较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的高血压认知情况、血压控制水平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不良生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林珠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3-14,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项目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降压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64例心内科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怀、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和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及高血压控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健康行为,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择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15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电话随访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定期检测率、血压达标率以及遵医服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基础知识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强化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门诊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2例,给予所有患者实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病情认知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经健康教育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病情认知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都较健康教育之前有明显的提升,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具有明显的功效,值得各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8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800例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观察患者的干预情况,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理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显著下降,与护理前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依从性改善情况理想,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血压监测依从度显著提高,与护理前患者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雅安地震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情绪和血压的变化,以及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雅安地震后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并同时测量其血压的水平,将其随机分为2组,心理干预组32例,对照组24例,2组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其中心理干预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增加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治疗8周时再次对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HAMA分值进行评价.结果 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雅安地震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并且血压随之出现波动.治疗8周后心理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HAMA分值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震应激易导致老年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并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不稳定.对出现明显焦虑情绪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康复,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和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HAMA分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社区的4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健康教育中均采取强化护理干预,统计分析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差异及护理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评分差异。结果:49例高血压患者经过强化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度高到97.96%,远高于护理前75.59%,前后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强化护理后,患者血压指标及依从性、自我管理评价较对照护理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保持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改变情况、依从性的差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依从性几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心态情绪状况的改善,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共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生活干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药物干预等专科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患者高血压情况与护理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患者用药依从率由原来的48.33%,提高到93.33%,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显著优于护理前用药依从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可显著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其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并追踪管理的健康管理项目,为期10个月。对比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后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的8个因素〔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随访情况、降压药品比、血压控制率、人均随访工作量及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高危因素、预防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目前血压、达到自身运动量、食盐摄入达标、能自我控制情绪)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压药品比(7.24%与7.47%)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随访情况与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随访的人均工作量为34人次/月,较实施前的237人次/月降低;高血压控制率及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显示出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积极影响。应进一步对家庭医生服务追踪研究,增加样本数量及延长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高血压病理和治疗知识认知、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血压监测值;脑部病变、肾脏病变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高血压病理和治疗知识认知、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和血压监测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和血压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部病变、肾脏病变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和控制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和依从性良好,可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刘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05-320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2 组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量表(HPL)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评定.结果 健康教育前,2 组ESCA、HPL 和QOL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教育1 个月,2 组ESCA、HPL 和QOL 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3 个月、6 个月后,观察组ESCA、HPL 和QOL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慢性肾脏病1~3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59例,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组按高血压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同时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密切监测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后血压、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尿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早期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并有助于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口服高血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规范、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7.
都艳莉 《吉林医学》2013,34(2):392-393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运动干预、自我血压监测等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100例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按时服药、合理膳食、坚持运动、自我血压监测、戒烟戒酒等比例有了显著的提高,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有了显著的降低,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并评估血压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病人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间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可望控制和降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及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使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为国家老年人高血压的减盐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云南省昆明市东华和联盟社区中76例60~75岁的高血压正常高值及1、2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以社区为依托,实验组于常规高血压教育策略基础上接受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并在第一、三个月进行实验组分小组制干预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健康行为量表(HPLP-I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盐认知程度得分。  结果  干预前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HPLP-II、ESCA、SF-36量表得分及盐认知程度评分和高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ESCA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5),HPLP-II、SF-36量表得分、盐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通过对正常高值和1、2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促进其对食盐的认识和合理摄入及其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的SBP和DBP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