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哮喘不同时期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MINATO肺功能仪对2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在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功能测定(PFT)。对发作期中的46例进行沙丁胺醇吸入支气管扩张实验,缓解期中的66例进行组织胺吸入支气管激发实验。结果:共有182例肺功能异常,分为发作组和缓解组,其中发作组90例,FVC、FEV1、MVV、PEF、V25和V50均明显降低;缓解组92例,MVV、PEF、V25和V50均降低。沙丁胺醇吸入支气管扩张实验46例,其FVC和FEV1均增加≥10%;FEFR均增加≥12%;组织胺吸入支气管激发实验66例。其FEV1均下降20%-30%。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期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缓解期仍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观察小儿哮喘不同时期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MINATO肺功能仪对2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在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功能测定(PFT)。对发作期中的46例进行沙丁胺醇吸入支气管扩张实验.缓解期中的66例进行组织胺吸入支气管激发实验。结果:共有182例肺功能异常,分为发作组和缓解组,其中发作组90例,FVC、FEV。、MVV、PEF、V25j和V50均明显降低;缓解组92例,MVV、PEF、V25和V50均降低。沙丁胺醇吸入支气管扩张实验46例。其FVC和FEVI均增加≥10%;FEFR均增加≥12%;组织胺吸入支气管激发实验66例,其FEV1均下降20%~30%。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期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缓解期仍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6至14岁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例7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组34例,缓解期组42例,以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舒张剂,用常规肺通气功能分析儿童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吸入药物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②两组FEV1,PEF,FEF21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③两组FEV1,PEF,FEF2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两组FEV1/FVC,FEF50,FEF75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患儿的FEV1,PEF,FEF75阳性率低于急性发作期组;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患儿的FEV1/FVC,FEF50,FEF75阳性率接近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仪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小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其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呼气中断流速(PEF25%)、呼吸中期瞬间流速(PEF50%)、呼吸后期瞬间流速(PEF75%),评估发作期、缓解期及健康人群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发作期与缓解期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均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均低于缓解期,P<0.05;发作期患儿小气道指标多为重度、中度损伤,大气道指标多为轻度损伤;缓解期患儿PEF25%、PEF50%、PEF75%指标仍为异常,FEV1、FEV1/FVC指标均为正常,FVC指标接近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例48例,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常规通气肺功能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25)、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50)、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均较试验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急性发作期FEV1、FEV1/FVC、PEF、FEF25较缓解期改善明显[(17.08±8.14)%比(5.29±4.82)%、(16.73±8.31)%比(5.12±6.83)%、(15.52±9.22)%比(7.68±4.33)%、(30.72±21.92)%比(9.24±5.14)%,P<0.01].急性发作期FEV1、FEV1/FVC、PEF、FEF2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高于缓解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待病情进入缓解期后,反映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FEF75)的改善仍需要较长时间.支气管舒张试验中FEF50、FEF75的改善率对哮喘缓解期儿童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治疗后患儿的气急缓解时间、胸闷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气急缓解时间、胸闷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56±0.56)d、(3.12±0.89)d、(5.28±1.23)d、(4.56±0.76)d都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3.89±1.02)d、(5.12±1.23)d、(8.45±2.10)d、(6.89±1.0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EV1、FEV1/FVC以及PEF占预计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EV1/FVC以及PEF占预计值都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心律失常,对照组4例患儿出现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鹏果 《医疗装备》2020,(5):130-13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控制其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指标,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探讨防哮固本汤联合舒利迭对缓解期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0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防哮固本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测定指标(FEV1、PEF)、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防哮固本汤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吸入治疗的观察组以及仅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的对照组,检测气道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最大呼气流速(PEF)、一秒率(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5、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PEF、FEV1/FVC均与IL-5、IL-17含量呈负相关,对回归系数β进行t检验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吸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功能并控制炎症反应,且气道功能与炎症反应指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TNF-α、hs-CRP、IL-6、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祛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治疗。比较两组TNF-α、hs-CRP、IL-6、IL-8、FEV1、FVC、PEF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可能与普米克令舒恢复气道纤毛摆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体内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气道高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应用低剂量的布地奈德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与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有100例,将其平均划分成两个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发作期应用茶碱控释片、泼尼松以及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而研究组的患者在发作期应用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并在缓解期应用低剂量的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并测定患者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气道阻力、FEV1与气道传导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318.24±38.75)nmol/L]与治疗后[(323.69±38.33)nmol/L]的皮质醇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低剂量的布地奈德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降低患者的HPAA功能抑制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各期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方法 检测82例煤工尘肺(CWP)患者肺功能,观察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上气道阻力(R35)、弥散功能(DLco)、余气量肺总量比(RV/TLC)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 FEV1、FVC、FEV1/FVC、MVV在不同期别CWP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FVC、FEV1、FEV/FVC、DLco、MVV和PEF指标,期别越高其测量值越低,而RV/TLC、R5、R20、R35指标,则期别越高其测量值越高.随着CWP期别越高肺功能损害越严重,68.29% CWP患者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结论 CWP期别越高肺功能损害越严重.肺功能障碍分型也由限制性或阻塞性逐渐向混合性通气障碍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77-178
目的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FVC、PEF等水平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患儿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气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联合高压氧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干细胞因子(SC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4例,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沙丁胺醇经气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沙丁胺醇经气动雾化吸入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治疗1 w。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 w后肺功能各指标[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清PCT、SCF、Eotaxin水平。结果治疗1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47/52),高于对照组的69.23%(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w后观察组PEF、FEV1及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w后观察组血清PCT、SCF、Eotaxin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丁胺醇经气动雾化吸入联合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降低血清PCT、SCF、Eotaxin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取58例明确诊断为老年COPDⅢ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②治疗后2h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迅速缓解和控制COPD急性发作,可作为AECOPD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0%、74.54%,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势,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7.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特点。方法对CVA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结果大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CVA患儿存在可逆性气道阻塞性改变,对长期反复咳嗽者,临床疑诊CVA应做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中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探讨NO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2009年住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各项指标测试完毕再抽取2 ml静脉血,测定各组血浆中NO的含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相关肺功能指标.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NO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患者的FEV1%预计值、FEV1/FVC值及PEF%预计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之间、各年龄组之间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中NO含量吸烟者较非吸烟者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发作期血浆中NO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NO含量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急性发作期轻度、中度、重度及危重患者血浆NO含量逐渐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喘息、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喘息以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EV1、PEF及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及FVC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满意率为95.23%,对照组患儿治疗满意率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喘憋以及咳嗽等症状,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高渗盐水诱痰法收集25例轻,中度哮喘发作期患者,26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及30名健康者的痰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ET的浓度。结果:(1)FEV1/FVC发作组最低,缓解组次之,正常组最高,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2)发作组和缓解组诱导痰中炎症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3)发作组诱导痰中ET浓度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组(均P<0.01),(4)发作组诱导痰中ET浓度与FEV1/FVC和氧分压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2,-0.878),而与巨噬细胞数呈正相关(r=-0.653),结论: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气道腔内均存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ET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病理进展过程,并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起了重要作用。诱导痰中ET的浓度可较好地反映气道腔局部ET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