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成  唐灵  王艳  周康 《广东医学》2016,(4):496-498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中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M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GP低、中、高剂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诱导和干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GP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200 mg/L的AGEs诱导HMCs,G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25、75、150 mg/L)的GP干预,阳性组同时给予10-1 mmol/L的氨基胍盐酸盐( AG)干预,培养72 h。半定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中NF-κ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中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中NF-κB表达量较空白组增加( P<0.01);GP干预后, HMCs中NF-κB表达量较模型组减少,且随着浓度增加,表达量逐渐减少( P<0.01)。结论 GP防治DN的机制可能与其呈剂量依赖性下调NF-κB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及NF-κBp65核转位的影响。方法:大鼠HBZY-1肾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5.6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10、20、30mmol/L高糖分别作用12、24、48小时,用噻唑蓝(MTT)法测各组肾系膜细胞增殖,western-blot法测各组肾系膜细胞NF-κBp65总蛋白的表达;双染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各组肾系膜细胞NF-κBp65核转位。结果:48h内,各高糖组大鼠肾系膜细胞的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高糖组NF-κBp65总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糖组NF-κBp65核转位增加(P〈0.01),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在48h内,高糖直接促进肾系膜细胞NF-κBp65核转位导致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不促进大鼠肾系膜细胞的增殖及NF-κBp65总蛋白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3.
曹飞鹏  黄树文  麦树荣 《广东医学》2016,(15):2228-2233
目的: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在TGF-β1刺激大鼠颈内动脉平滑肌细胞( I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ISMC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TGF-β1刺激组,以不同浓度(1、5、10、20、50 ng/mL) TGF-β1刺激细胞24 h,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凝蛋白( SM22α)和骨桥蛋白( OPN) mRNA的表达;再以上述得出的最佳TGF-β1浓度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6、12、24、48 h)收集细胞,采用同样方法检测SM22α、OPN mRNA的表达水平;经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静止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以下各组:空白对照组、TGF-β1(10 ng/mL)刺激组及TGF-β1(10 ng/mL)+法舒地尔(Fasudil)(10、30、50μmol/L)组,分别采用FQ-RT-PCR法检测SM22α、OPN、RhoA、Roc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M22α、OPN蛋白表达水平;根据实验结果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相应变化。结果10 ng/mL TGF-β1刺激大鼠ISMCs 24 h达顶峰。 TGF-β1+Fasudil组SM22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高(P<0.01),且在Fasudil浓度为30μmol/L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TGF-β1+Fasudil组OPN mRNA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低,呈浓度依赖性,至30μmol/L达最低( P<0.05),后又呈上升趋势。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Fasudil组的OPN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低,至Fasudil浓度为30μmol/L达最低( P<0.05)。同时FQ-RT-PCR结果显示TGF-β1刺激组的RhoA和Rock-1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高(P<0.01),在Fasudil浓度为30μmol/L时TGF-β1+Fasudil组的RhoA和Rock-1mRNA表达水平较TGF-β1刺激组低( P<0.05)。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显示,空白对照组(×20000) ISMC高尔基体肥大,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正常,10 ng/mL TGF-β1刺激后细胞内线粒体增多,在上述基础上加入30μmol/L Fasudil后电镜下观察细胞又回到正常成熟结构状态。结论10 ng/mL TGF-β1刺激大鼠ISMC 24 h可成功刺激其表型转化,且该过程可能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实现;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Fasudil可增加TGF-β1刺激的SM22α的表达,下调OPN的表达水平,抑制大鼠ISMCs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的表达及NF—KB活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含5.6mm01/L葡萄糖)、高糖1组(含15mmol/L葡萄糖)、高糖2组(含20mmol/L葡萄糖)和高糖3组(含25mmol/L葡萄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MCP-1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IKBa以反映NF.KB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环境下24h后细胞增殖明显,MCP-1表达明显增强(P〈0.01)。高糖刺激30min后,NF.KB结合蛋白IKB(x明显降解,提示高糖可诱导MCNF—KB活化。结论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MCP-1的高表达可能是通过NF—KB的活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与肾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以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肾癌细胞系786—0的NF—κB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采用ICC、ISH、Westernblot和EMSA技术检测15例肾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NF—κB信号分子IKKα/β、IκBα、p65和ICAM-1的表达和NF—KBDNA结合活性;As2O3处理肾癌786—0细胞后NF—κB信号分子蛋白表达、p65mRNA表达和NF—κB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肾癌组织中NF—κB DNA结合活性及p65、IKKα/B和ICAM-1蛋白表达量升高(R〈0.01),但IKB仅蛋白明显降低(P〈0.01);经2μmol/L浓度As2O3处理786-0细胞72h后,p65mRNA含量、NF—κBDNA结合活性及p65、IKKα/β、IκBα和ICAM-1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P〈0.01)。结论:NF—κBDNA结合活性及p65、IKKα/β和ICAM-1蛋白增加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2μmol/L以上浓度As2O3可以全面抑制786—0细胞中p65、IKKα/β、IκBα和ICAM-1蛋白和p65mRNA的表达,抑制NF—κBDNA结合活性,可能是As2O3抑制786—0细胞增殖的另一种机制,NF-κB有可能成为抗肾癌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崎病( KD)患儿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细胞活力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KD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观察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PDTC)干预下HUVEC细胞活力及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PDTC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培养的细胞分成4组:N组:RPMI1640培养基+正常儿童血清,K组:RPMI1640培养基+KD患儿血清,G组:RPMI1640培养基+KD患儿血清+IVIG;P组:RPMI1640培养基+KD患儿血清+PDTC。细胞培养24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的合成。结果 K组HUVEC增殖受限,细胞活力较N组显著下降(P<0.05),NF-κB p65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较N组显著升高(P<0.05);G组与P组细胞活力较K组显著增强(P<0.05),NF-κB p65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均较K组显著降低。结论 KD患儿血清能促使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导致细胞自身损伤,推测与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PDTC能有效抑制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对细胞起保护作用,在KD的治疗上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TGF‐β1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细胞外基质(ECM )蛋白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 HASMC用于实验。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表达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分析ECM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用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 HASMC ,可以引起胶原蛋白Ⅰα1(P<0.01)及ECM 蛋白mRNA (包括胶原蛋白Ⅰα1、纤连蛋白、多功能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α2及核心蛋白多糖)表达增加(P<0.01)。TGF‐β1可以引起β‐连环蛋白(P<0.05)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TGF‐β1通过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GSK3)β活化(P<0.01)而引起非磷酸化的β‐连环蛋白表达增加(P<0.01)。此外,用Wnt信号通路药理学抑制剂PKF115‐584可以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胶原蛋白Ⅰα1(P<0.01)及ECM蛋白(包括胶原蛋白Ⅰα1、纤连蛋白及多功能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P<0.01)。结论 HASMC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了TGF‐β1诱导的ECM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8.
林琳  郑晶  朱伟平 《重庆医学》2015,(28):3911-3914
目的:观察 TGF‐β1在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M T )中的作用,探讨 ILK 介导 TGF‐β/Smad 信号通路在 EndM T 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12.5、25.0、50.0 ng/mL 组、TGF‐β150.0 ng/mL +Ⅰ型受体抑制剂(LY364749)5.0μmol/L 组和 ILK 抑制剂(QLT‐0267)5.0μmol/L 组,各组细胞在上述处理因素下培养48、72 h ,以 RT‐PCR 测定 P‐Smad2/3和 ILK mRNA 的表达水平,以 Western blot 测定 P‐Smad2/3、ILK 及E‐cadherin 、CD31、α‐SMA 和 FS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TGF‐β1可剂量依赖性诱导 HGEnCP‐Smad2/3和 ILK mRNA 水平显著升高(P<0.01)以及 P‐Smad2/3、ILK 、α‐SMA 和 FSP‐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是剂量依赖性诱导 E‐cadherin 和CD3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2)TGF‐β1Ⅰ型受体抑制剂和 ILK 抑制剂可显著抑制 TGF‐β1诱导 ILK mRNA 水平的升高(P<0.01)以及 ILK 、α‐SMA 和 FSP‐1蛋白水平的升高(P <0.01),抑制 E‐cadherin 和 CD31蛋白水平的降低(P<0.01);(3) TGF‐β1Ⅰ型受体抑制剂可显著抑制 TGF‐β1诱导 P‐Smad2/3 mRNA 和蛋白水平的升高(P <0.01),但是 ILK 抑制剂对 P‐Smad2/3 mRNA 和蛋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TGF‐β1可促进肾小球内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ILK 作为下游效应因子介导 TGF‐β/Smad 信号通路参与了该过程,可能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2(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2,C—IAP2)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MM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IAP2 mRNA在MM患者中的表达,分析c—IAP2 mRNA与半胱氨酸-天门东氨酸酶-3(cysteine—aspartic proteases-3,caspase-3)蛋白、核因子-κBp65(NF—κBp65)mRNA的相互关系。结果初诊MM患者的c—IAP2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IAP2 mRNA与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1),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47)。结论c—IAP2 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分析表明c—IAP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NF-κBp65、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 TM)二步法对56例宫颈鳞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NF—κBp65、HIF-1α蛋白检测。结果宫颈鳞癌组织NF—κBp65、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P〈0.01)。NF—κBp65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HIF-1α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NF—κBp65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1)。结论联合检测NF—κBp65和HIF-1α蛋白表达对诊断宫颈鳞癌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NF—κBp65或HIF-1α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人角膜基质细胞核因子 κBp65 (NF κBp65)和NF κB抑制因子 α(IκB 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人眼角膜基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方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绿脓杆菌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分别于刺激前(0?h),刺激后1、2、4、8?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内IκB α蛋白及胞核内NF 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h相比,LPS刺激细胞1?h时,即可检测到胞核内NF κBp65蛋白表达增加,其电泳条带的光密度值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亮,4?h表达最高。LPS刺激细胞后各时点的NF κBp65蛋白表达与0?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后,在各时间点均可引起胞浆IκB α表达下降,4?h?时表达最低(P均<0.01)。结论LPS可引起人眼角膜基质细胞IκB α的降解,促进NF κB的核转位,在角膜炎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肺腺癌SPC-A-1细胞视黄酸受体β( 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5-Aza-CdR对RAR-β基因表达缺陷的调控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SPC-A-1细胞株分为4组,分别是A组(未加药)及B、C、D组(分别加入3、6、12μmol/L的5-Aza-CdR)。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4组细胞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差异,RT-PCR法检测4组细胞RAR-β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RAR-β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结果 A组标本检测出RAR-β基因为甲基化状态,而B、C、D组均检测出RAR-β为去甲基化状态。肺腺癌SPC-A-1细胞RAR-βmRNA及RAR-β蛋白表达水平低下,经5-Aza-CdR处理后,其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5-Aza-CdR处理后(B、C、D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A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肺癌RAR-β基因因甲基化出现表达缺陷,5-Aza-CdR具有明显去甲基化作用,可诱导RAR-β基因重新激活表达,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及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制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对高糖(GLU)和糖基化终产物(AGEs)刺激下人单核细胞株(THP-1)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THP-1细胞分为三组培养,包括对照组、GLU +AGEs 组(含15 mmol/L的GLU和100 g/mL的AGEs的培养液)、 ZnPP(锌原卟啉)+GLU+AGEs组(先予20 mol/L ZnPP预处理30 min后再以15 mmol/L的GLU和100 g/mL的AGEs刺激),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丙二醛(MDA)和细胞活性氧( ROS)水平以及HO-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GLU+AGEs组ROS、MDA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1.28±8.67) MFI、(3.17±0.58) nmol/mL和(40.28±10.6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ZnPP+GLU+AGEs组ROS、MDA和TNF-α水平分别为(122.47±9.11)MFI、(3.84±0.78)nmol/mL和(132.27±11.09) pg/mL,明显高于GLU +AGEs 组和对照组(P <0.05);GLU+AGEs组和ZnPP+GLU+AGEs组HO-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ZnPP+GLU+AGEs组HO-1 mRNA表达量低于GLU+AGEs组(P<0.05);GLU+AGEs组和ZnPP+GLU+AGEs组HO-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其中ZnPP +GLU+AGEs组 HO-1蛋白表达量低于GLU+AGEs组( P<0.05)。结论高糖和AGEs可引起THP-1细胞氧化损伤和HO-1表达增高,而抑制HO-1表达可进一步加剧高糖和AGEs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Gan H  Ouyang Q  Chen Y  Xia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384-38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的活化以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3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7例使用过药物(SASP或SASP+糖皮质激素)治疗,14例未用过任何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相关的药物,11例同期结肠癌患者(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原位检测肠粘膜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表达NF- Bp65的细胞类型。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NF-κBp65的表达和NF- B DNA结合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与炎症程度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隐窝上皮细胞均有NF-κBP65的活化;糖皮质激素和SASP明显抑制NF- κB的活性及表达,结论:NF-κB活性和表达的增加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有关;糖皮质激素和SASP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 κB的活性实现的。NF-κ B可能为溃疡性结肠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靶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蒙诺(福辛普利钠)组和祛风通络方组。并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通络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祛风通络方作用优于蒙诺(P〈0.05)。模型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和蒙诺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与蒙诺组比较,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P〈0.01)。LPS刺激后可提高大鼠系膜细胞内IL-6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风通络方组、蒙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下降(P〈0.01);祛风通络方降低IL-6mRNA表达的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蒙诺(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对大鼠MC增殖及其TGF—β1和IL-6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IκB信号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核酸酶保护法检测系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α和IL-1β mRNA表达;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和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NF—κB活化、p65亚基核转位以及IκBα和IκBβ的降解。结果:正常培养状态下,系膜细胞可组成型表达TNF—α和IL—1β,而不表达IL-1αmRNA,AngⅡ刺激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显著上调,NF—κB特异性抑制剂2-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AngⅡ诱导系膜细胞NF—κB活化,p65核转位及胞质内IκBα和IκBα的降解。结论:AngⅡ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可能通过NF—κB/IκB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蒙诺(福辛普利钠)组和祛风通络方组。并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通络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祛风通络方作用优于蒙诺(P〈0.05)。模型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和蒙诺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与蒙诺组比较,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P〈0.01)。LPS刺激后可提高大鼠系膜细胞内IL-6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风通络方组、蒙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下降(P〈0.01);祛风通络方降低IL-6mRNA表达的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蒙诺(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对大鼠MC增殖及其TGF—β1和IL-6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因子kappa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卡维地洛组,每组8只,共计喂养10周。实验结束后,酶法检测各组家兔的血清三酰甘油及胆固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血管壁PCNA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高脂组和卡维地洛组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F=146.25、287.83,q=14.76~20.75,P<0.01),而该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0.53、0.59,P>0.05)。高脂组较正常组SOD明显降低,MDA明显增加,而卡维地洛组较高脂组SOD有所升高,MDA有所降低(F=21.65、75.64,q=4.98~24.29,P<0.01)。高脂组PCNA和NFκBp65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卡维地洛组PCNA和NFκBp65的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F=426.12、521.38,q=56.15~75.87,P<0.01)。PCNA和NFκBp65的呈正相关(r=0.975,P<0.01)。结论卡维地洛有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可阻断NFκB的活化,进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随机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及高糖 +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组(M1:0.5 mmol/L;M2:1.0 mmol/L;M3:2.0 mmol/L)?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 time-PCR)检测细胞NF-κB mRNA及ICAM-1 mRN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κB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MCs可表达NF-κB?ICAM-1;②与NG组比较,HG组MCs NF-κB?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 < 0.05);③与HG组比较,M3组 MCs NF-κB?ICAM-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与HG组比较,M1组?M2组和M3组MCs NF-κBp65?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该作用可能是其肾脏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细胞培养、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低氧条件下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结果发现低氧(H)组周细胞内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常氧(N)组的1.35倍和1.23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1)。研究表明,低氧可促进脉血管周细胞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TGF-β1表达增高可能是低氧诱导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