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的学科建设,推动各大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并于年初公布了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排名情况。基于此,分析国内教育学科,将其放置于学科评估的场域中对正负向度进行剖析,探索学科评估所蕴含的正向功能,诸如对自身范式、对公众的信息告知、推进高校整体发展等作用,同时也探索学科评估过程中过高资源的消耗、马太效应的固化、学术氛围受到损害的负向功能。正负向功能两者之间存在共生与共存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的这种张力也是无法人为割裂的,因此需要在学科评估的正负向功能之间保持一种必要张力。当前我国的学科评估无论是评价手段、模式等均已逐渐走入全新的进程,如何正确认知和处理正负向度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如何在张力之中寻求一种"可为的路径",是提升学科评估内在价值、确保评估手段有效性、采用"以评促建"的模式以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是教育学分支学科大发展和大提高的30年,但同时也给教育学母学科的建设带来深深困惑,其发展是壮大还是肢解了教育学母学科,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教育学分支学科采用"它学科研究方法+教育领域问题"的研究策略,加之本土化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和母学科的融合.不过随着今后教育学分支学科对经典理论的改造与本土化,以及教育学者多学科融合能力的提升,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对教育学母学科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本文基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培养特点,阐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的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离身认知理论的长期影响,实验教育面向创新的认知发展价值长期未得到澄清。以化学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学科为例,在具身认知理论及现象学视角下,实验过程可被呈现为学习者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即人上手用具与之打交道的过程。学习者具身认知能力的发展集中表现为实验过程中寻视的规范和视界的拓宽,不仅有利于培养用具和现象层面的创新能力,还有利于通过培养科学直觉促进创新想法的生成。因此,实验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评价、教学方式和课时安排等核心方面的改革有了新的方向和道路。面向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构建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文理性"应该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指导,中国高校亦应如此。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摇篮,除了要承担知识传授的职能之外,也要担负思考和构建共同价值的任务,这也是人文理性教育的应有之义。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与先秦、宋明教育思想关系密切,从而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基因,同时,以其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开放胸怀,避免了传统通识教育的诸多弊端。受此启示,我们应该对固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准。  相似文献   

6.
李勇威 《金属世界》2022,(2):102-104
新时期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新要求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研究生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新时代研究生培养要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  相似文献   

7.
肖朗  孙岩 《现代大学教育》2015,(1):30-39,113
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以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综合性大学对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哥大师范学院和芝大教育学院主要通过教育学术研究、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社会问题解决等多种路径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学科的发展,但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原因,两所大学在教育学科的定位、教育学科建设的举措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并最终导致两所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不同结局。对此进行分析和比较,将有助于学界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美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也可为当今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美国的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及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支撑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美国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覆盖基础学科,同时提供丰富的跨学科项目;专业教育的学科结构具备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属性;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关学科并非皆是一流学科。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值得警惕和借鉴的地方在于,突出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下,应切实做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学科结构,从而满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中国教会大学出现了一批具有基督教信仰的华人大学校长。这批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有三个共同取向:一是以理性文化反省为视角,把大学发展定位视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主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倡导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应符合国家现时需要,强调学用一致、知行合一;三是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营造良性互动的大学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0.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工科加速建设的新形式下,传统工科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探寻传统工科的发展方向及应对方法对我国迈向制造强国尤为重要。文中以制造业中应用量大的焊接学科为例,通过系统分析焊接学科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和产业需求、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等四方面挖掘传统工科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应对策略,为传统工科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窥之见。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位居中西部前沿,户籍人口全国第一,经济总量全国第五,但人均收入很低,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教育的缩影。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河南省来说,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居民受高等教育比重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受高考招生政策影响大、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河南省"双一流"建设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有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需要主动争取中央政府更多的支持,实施非均衡式的重点建设策略,积极引进培养用好高层次人才,实施高等教育创新驱动战略,整合多学科资源打造一流学科,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王慧萍  周人  谢波  张莉莉  孙晓如 《金属学报》2015,20(12):1401-1404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尝试将PDCA循环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SIDCER评估工作中,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SIDCER评估。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发现伦理委员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SIDCER评估工作计划。其次,根据现状分别从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培训管理、档案管理等四个方面执行工作计划。再次,通过现场评估检验实施效果。最后,分析SIDCER评估反馈意见,制定整改计划,进入新的PDCA循环。  相似文献   

13.
"985"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是"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985"高校近20年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如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学习指南等学术支持,通识教育、研究性教学、混合学习等教学改革,本科生院、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组织变革,受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成果导向等理念的影响。分析和研究"985"高校本科教育的理念与行动,以期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硕士培养通过现代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教学体现,是一种在场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科学系统的,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传统书法教学是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弥补现代课程教学的不足,成为在场课程的补充。它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是不在场的教育。书法艺术硕士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仅靠在场的教育尚不能达到理想目标,因此采用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科系统化教学与传统师徒相授相结合,将课程设置的在场与人才培养的不在场相融合,在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中寻求新的结合点,探索中国书法艺术硕士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这是书法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的一种更为合理的路径,同时也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大学生德育带来巨大挑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形势更加严峻。艺术类大学生德育面临三种挑战:德育说教和道德需求相脱离、纯经济价值观和普世性道德观相冲突、低俗艺术所含负面价值观和人文主义道德理想相违背。公共德育不足以迎接挑战,现行艺术教育也不足以迎接挑战,只有公共德育和艺术专业德育相结合,才有可能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自身建设的导向存在谬误的现象需引入“服务能力”的概念来加以更正。当前高职教育服务能力不足表现为对经济、社会建设活动的直接参与度不够、服务不全面;服务弱势人群的意识与行动欠缺;深度服务产业的能力不足。其原因是学校发展思路偏差、缺乏扎实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优秀职教人才稀缺。提升服务能力的途径是学校自觉加强能力建设,政府以服务能力为标准评价和指导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模式的选择至为关键。本文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澳大利亚高校的合作办学为例,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大学与城市既相互依赖,又存在激烈的冲突。以牛津大学和牛津城为例,在12至15世纪,双方围绕租金和特权等问题发生过一系列冲突,"镇袍之争"贯穿数个世纪。然而,随着大学与城市利益纽带的加强、大学特权的衰落及学院制的日益完善,牛津大学与牛津城由冲突对抗逐渐走向共生。二者在以斗争冲突这种激烈方式进行利益整合的过程中实现互动发展。以史为鉴,互促共生是当代大学与城市关系的主旋律,明确定位,借助各自优势进行深层次的互动是实现双方协调发展的有益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优化浙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助推绍兴区域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出发,分析了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从5个方面提出了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对于机械、模具、数控专业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大思潮的激荡下,教育界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回应,另一方面,却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不定而产生失衡现象,导致课程发展和改革主体性的失落。只有引入"全球地域化"这一新范式,才能对中国内地与西方国家课程教育的互动关系做出更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分析。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例,以"全球地域化"的四个核心概念即"全球场域"、"特殊性空间"、"地域化"与"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为切入点来探讨课程教育的发展问题。由于"全球地域化"范式包含"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全球地域化"过程和"自下而上"、"由内及外"的"地域全球化"的双向过程,且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从而在课程教育研究领域实现了对"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化论争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