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三正丁胺和三乙胺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介孔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模板剂对天然丝光沸石制备介孔材料的孔结构、形貌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板剂制备的介孔材料均较好的保留了丝光沸石的晶体结构,孔径主要分布于2~10 nm之间,孔型为片状颗粒堆积形成的狭缝孔。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制备的介孔材料性能较好,比表面积达到18.785 m2/g、平均孔径为13.495 nm、孔容为0.0844 cm3/g。  相似文献   

2.
以F6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为模板剂,铝酸钠和水玻璃为铝源和硅源,按物质的量比为1∶120∶1233,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氢氧化钠浓度对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的孔径、比表面积、孔容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增大,合成的介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孔径分布逐渐均匀.氢氧化钠浓度为11 mol/L时合成的介孔材料性能最佳,此时比表面积为165.42 m2/g,平均孔径23.03 nm,孔容0.85 cm3/g.  相似文献   

3.
以阜新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氟化铵为结构破坏剂,三乙胺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室温静置陈化后置入晶化反应器,270℃晶化12 h、24 h、36 h、48 h、60 h、72 h,后经过洗涤、烘干及煅烧,最终得到介孔材料。利用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产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在高压条件下,晶化时间对介孔材料孔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沸石孔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小,60 h为最佳晶化时间,制得介孔材料平均孔径为3.124 nm,比表面积为91.154 m2/g,孔容为0.040 m L/g。  相似文献   

4.
以偏铝酸钠和水玻璃为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在不同复合模板剂的条件下合成硅铝酸盐介孔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比表面积测定仪(N_2吸附/脱附)等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复合模板剂种类、添加量配比对合成的硅铝酸盐介孔材料的孔结构、形貌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合模板剂为F108、CTAB和CMC,确定F108加入量,CTAB与CMC加入量的质量比值为1∶0.3时,合成材料的结构参数最优,孔径越大,磁滞损耗和介电损耗正切值也越大,吸波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3,(12):23-27
纳米级孔隙是煤储层吸附甲烷的主要场所,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4个矿区12个代表性煤样的液氮吸附实验,详细分析了煤的纳米级孔体积、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孔形结构等孔隙特征(1.5100 nm);并探讨了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煤变质程度、显微组分和矿物质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中BJH孔体积为0.000 5100 nm);并探讨了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煤变质程度、显微组分和矿物质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中BJH孔体积为0.000 50.003 45 cm3/g,BET比表面积为0.1960.003 45 cm3/g,BET比表面积为0.1962.654m2/g。煤样纳米级孔体积由过渡孔(102.654m2/g。煤样纳米级孔体积由过渡孔(10100 nm)主导,而比表面积由亚微孔(1.5100 nm)主导,而比表面积由亚微孔(1.55 nm)控制。实验煤样的吸附回线可以分为4类,根据吸附回线可将实验煤样的孔形结构分为半封闭孔、开放孔、细瓶颈孔。随变质程度增高,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均表现出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比表面积与镜质组含量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矿物质含量的关系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纳米颗粒氧化铈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玉成  孙立柏  张久兴 《矿冶》2003,12(4):51-53
氧化铈由于具备独特的redox性能,在催化剂制备方面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水热法、模板剂诱导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氧化铈的合成工艺。在NaOH、NH3反应体系中,120℃、24h可获得肩峰较宽、具有CeO2、Ce3O3固溶峰的纳米结构氧化铈颗粒。粒径在5~15nm,比表面积为128 52m2/g;模板诱导沉淀法在(NH2)2CO为0 44mol、SDS为0 02mol、Ce(NO3)3·6H2O为0 01mol、反应72h,可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55 08m2/g,粒径为10nm、孔径(poresize)为10 07nm的氧化铈。两种合成方法均可制备出具有催化剂所要求的、较高内比表面积和较好纳米结构相的氧化铈颗粒。  相似文献   

7.
以 (NH2 ) 2 CO为沉淀剂 ,在SDS模板剂结构导向下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纳米结构的氧化钇催化材料。反应时间小于 3 6h ,生成晶体相较好的钇羟基氧化物球形纳米颗粒。反应时间大于 48h ,生成准晶态的氧化钇纳米线、丝 ,直径 2~ 5nm ,长度 3 0~ 10 0nm。 60 0℃焙烧后 ,准晶态的氧化钇纳线转化成直径 10~ 15nm ,长度 3 0~ 5 0nm纳米棒氧化钇 ,晶体趋于完整。样品的比表面积为 14 8 69m2 /g ,孔径为 13 15nm ,样品具备了催化剂所要求的较强内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纳米结构。所得氧化纳米棒直径与SDS胶束理论结构计算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锰浸出渣制备白炭黑和锰肥,对制备的白炭黑进行了详细表征,白炭黑为纳米孔道结构,其比表面积达到198m2/g、孔体积为0.45ml/g、平均孔径为9.10nm、BJH孔径为6.54nm。提取白炭黑之后的废渣中水溶性锰的含量为1.6%、枸溶性锰含量为5.1%,均达到锰肥对水溶性锰和枸溶性锰含量的要求,可以制备锰肥,并探讨了防结块剂的用量对锰肥结块时间的影响,获得较好的锰肥配方工艺。  相似文献   

9.
索也兵杜玉成  武海燕 《矿冶》2004,13(4):76-79,53
介孔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一及结构有序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催化剂载体、吸附材料及分离介质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综述了以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sol gel)法制备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介孔材料的控制过程,影响因素及制备非硅体系介孔材料的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表征过渡相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隙发育特征,以山西省文水地区山西组与太原组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对页岩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利用低温氮吸附实验对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加以表征。扫描电镜下页岩孔径多小于1μm,有机质孔含量不多,粘土矿物晶间孔、黄铁矿晶间孔等矿物基质孔较为发育,粒间孔少见。低温氮吸附实验表明,山西组页岩BET比表面积与总孔体积平均为5.4762m~2/g与0.0088cm~3/g,太原组页岩分别为6.7462m~2/g和0.0102cm~3/g,孔径小于10nm的微孔是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中孔孔隙体积在总孔体积中占明显优势。BJH孔径分布曲线可分为两类,一类于2.5nm,4nm,10nm处有明显峰值;第二类除具有前者三个峰值外,于90nm处有相对较弱的峰值出现,该类样品同时具有相对较低的比表面积与总孔体积。  相似文献   

11.
以MOF-5为模板,采用浸渍法和焙烧法制备了一种Ti/ZnO/C复合材料,并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技术等多种方法对Ti/ZnO/C的结构、形貌、成分、光谱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ZnO/C是一种介孔材料,BET比表面积为123 m2/g,孔径为2.56 nm。C的复合使ZnO的禁带宽度从3.25 eV降至2.88 eV,极大地增加了ZnO的光响应范围。Ti4+的复合可抑制ZnO晶粒长大,增加ZnO的表面羟基数量。研究了Ti/ZnO/C对四环素(TC)、土霉素(OTC)和强力霉素(DC)的降解性能,并与ZnO和ZnO/C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Ti/ZnO/C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材料,TC、DC和OTC的降解率分别为99.2%、95.1%和84.7%。  相似文献   

12.
制备复合纳米TiO2/凹凸棒土为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SEM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土进行表征,并用复合纳米TiO2/凹凸棒土处理化肥废水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沸石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以天然沸石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SEM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造纸废水pH为4.0、光照时间8.0h、光催化剂用量50g/L的条件下,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82%.光催化剂重复利用四次,其光催化活性变化不大.通过对造纸废水光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拟合.得出其光降解反应为准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张士秋  王维清 《金属矿山》2017,46(5):181-184
为了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标,以攀钢含钛高炉渣为原料、MnO2为改性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UV-Vis吸收光谱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模拟废液pH、催化剂用量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降解Cr6+的影响。结果表明:800 ℃下煅烧2 h所得的含钛高炉渣光催化材料中出现的锐钛矿型TiO2对紫外区域有较好的光响应。在溶液pH=1.62,光催化剂用量为0.40 g/L,光照时间为60 min情况下,Cr6+浓度为10 mg/L的模拟废水中Cr6+的降解率为89.17%。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硝酸钇和二乙醇胺为改性剂原料,凹凸棒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凹凸棒土负载的Y-N-TiO_2/凹凸棒土光催化剂,通过IR和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光催化剂降解诺氟沙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N掺入了TiO_2晶格,其中部分TiO_2进入了催化剂载体凹凸棒土的层间并通过化学键与其成功复合。500℃焙烧的催化剂中锐钛矿型TiO_2比例相对较高,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2g/L,溶液pH值为6,在可见光或太阳光下反应2h后,该催化剂对25mg/L的诺氟沙星降解率分别达89.6%和91.3%。此外,该催化剂易于回收,再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改性膨润土负载TiO2光催化剂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以改性膨润土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自行设计的光催化反应器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光催化剂用量、酸化时间、通气量及双氧水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剂降解苯酚废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改性膨润土负载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TiO2对苯酚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7.
蒋月秀  潘文杰 《非金属矿》2011,34(3):61-63,67
以广西宁明膨润土为基质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微波辐射下制备了金属离子掺杂的TiO2/膨润上复合光催化剂并用于降解糖蜜酒精废液,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条件、糖蜜酒精废液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及糖蜜酒精废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糖蜜酒精废液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铁离子掺杂的TiO2/膨润土光催化剂对糖蜜酒精废液降解效果最好,当F...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钛/煅烧高岭土复合粉体材料的紫外光透过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煅烧高岭土和四氯化钛为主要原料,用水解沉淀法在煅烧高岭土表面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了一种无机复合型抗紫外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325nm、350nm、375nm、400nm紫外光下复合材料的透光度.结果表明,TiO2包覆量、煅烧温度、钛盐水解pH值、硫酸铵用量等对TiO2/煅烧高岭土复合粉体材料的紫外光透过性能有重要影响;制备的TiO2/煅烧高岭土复合粉体材料的紫外光透过度低于6%,接近商品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19.
以无水MgSO4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在NH4HCO3溶液中合成纳米片状氧化镁,用于吸附含镉废水。采用TGA、XRD、SEM、BET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得的氧化镁具有不规则片层堆叠而成的孔隙结构,且活性位点较多,纯度较高。该氧化镁对水溶液中Cd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平衡状态下,氧化镁对Cd2+的最大吸附量达到801.16 mg/g。动力学拟合分析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FT-IR分析揭示了Cd2+在氧化镁上的吸附机理,这主要是由于Cd2+在氧化镁表面发生沉淀。该纳米材料对水溶液中Cd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未来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污染控制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