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南中生代构造由早期的挤压转为晚期的拉张,确定这种构造转折时期对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花岗岩的多期次侵入往往是不同构造环境的产物,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本文对湘东北望湘花岗岩体不同期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后,认为257~165 Ma,151~144 Ma,135~128 Ma 3个侵入期的花岗质岩石分别在TiO_2,K/Rb,Rb/Sr,∑REE,δEu及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为不同的产出构造环境,分别代表印支期的挤压构造环境、燕山早期的剪切—走滑环境和燕山晚期的伸展—滑脱环境。J_3—K_1(140 Ma±)是挤压—剪切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的转折期,前者表现为岩石圈增厚,后者表现为岩石圈减薄,湘东南大规模金属及铀矿的形成多与岩石圈减薄期花岗质小岩体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
3.
北秦岭商南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的扬子陆翰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新疆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中广泛存在斜长花岗岩,对其形成时代及成因尚存较大争议。岩石地球化学显示该花岗岩具高硅、富铝和钠,低镁和钾特征;轻稀土富集,具Eu的负异常(δEu为0.55~0.78)。岩石富Ba,Th,亏损 Nb,Ti 等。对该苏吉泉东斜长花岗岩的成因研究进行探索,认为该斜长花岗岩是在低压低温条件下镁铁质洋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残留相为斜长石+角闪石±斜方辉石±钛铁矿(无石榴子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苏吉泉东斜长花岗岩可能是处于早石炭世后碰撞背景下的一次构造-热事件产物,而非是蛇绿岩中的浅色岩。  相似文献   

5.
在浙东沿海地区存在一条北北东向线型展布的、规模可观的富碱侵入岩带,岩带由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其岩石地球化学特点是高硅(SiO2>76%)、富碱(N_2O K_2O>8.2%)、低铝(Al_2O_3<12.5%)、贫钙镁(CaO<0.4%、MgO<0.2%)、富集Rb、Th(U)、Nb(Ta)、Zr、Zn和Ga等元素;稀土元素模式曲线具缓右倾“V”字形,铕亏损强烈。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与福建魁歧碱性花岗岩基本一致并类似澳大利亚东南Lachlan褶皱带A型花岗岩。研究表明,该富碱花岗岩带是燕山晚期岩浆演化后期产物,受区域深断裂控制,即可能是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深断裂在拉张条件下由深源富碱岩浆上侵而成。  相似文献   

6.
滇西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岩石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吉琛 《云南地质》1989,8(3):205-212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威远构造钻入基底探井与航磁负异常揭示其基底为花岗岩类,通过对威117井基底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其为正长花岗岩,粒度由下而上逐渐变粗;主量元素具有高硅、高碱、高K2O/Na2O、富钾贫钠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强烈负异常,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向右倾斜的海欧型;其富集高场强元素Th、U、Pb、Nd、Sm与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亏损高场强元素Nb、Eu、Ti、Sc与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威117井基底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属于A2型花岗岩,可能是混有少量地幔岩浆的地壳部分熔融岩浆经高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推断该花岗岩类发育于晋宁运动后澄江期由伸展到裂谷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个旧老厂矿田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个旧老厂矿田是中国著名的铜锡多金属矿产地而倍受关注,本文以个旧老厂矿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条件,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老厂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老厂花岗岩体为一复式岩体,来源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但其具有不同的源区性质。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老厂花岗岩体不同单元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则主要形成于后碰撞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换阶段,这种特殊的构造环境是区内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石高硅(SiO2=72.30%~75.45%),全碱含量高[(Na2O+K2O)7%,平均值为7.77%)],高铝(Al2O3≥14%,平均值为14.51%),ASI1.1,CIPW标准矿物刚玉(C)2.43%~4.75%,稀土总量低(3.68×10-6~16.48×10-6),轻稀土弱富集(L/H为1.71~2.81),δEu值低(0.01~0.21)的特征,确定栗木花岗岩属淡色花岗岩,可进一步命名刚玉淡色花岗岩。同时根据岩石的铕异常、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判别图解,笔者认为栗木花岗岩是在后碰撞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前寒武系或寒武系深层位的泥砂质碎屑岩在相对高压低温的条件下经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大洋斜长花岗岩一般作为蛇绿岩的组成部分,发育规模往往较小,目前世界上不与蛇绿岩共生或有成因关系的斜长花岗岩实例较少,关于不发育蛇绿岩的大规模大洋斜长花岗岩的报道更是少见。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论证西昆仑造山带西北缘发育着大规模由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组成的大洋斜长花岗岩带。以该斜长花岗带中奥依塔克岩体和萨罗依岩体为研究对象,测得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322.8±2.2Ma、319.0±1.7Ma,锆石均具较高的正εHf(t)值(11.06~16.93),模式年龄为320~540Ma(平均值为396.1Ma),大于其形成年龄。岩石具低的Al2O3、高Ca O和Mg O含量,强烈的富钠贫钾,稀土元素总量较低,LREE稍亏损或平坦型配分型式,通过与世界典型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对比,该斜长花岗岩带属于典型大洋斜长花岗岩,但相对具负Eu异常,富集K、Rb,亏损Nb、Ta元素。对该大规模斜长花岗岩的成因研究进行了探索,认为该斜长花岗岩带不是传统的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成因,而是在低压(0.1GPa)低温(737~781℃)条件下镁铁质洋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残留相为斜长石+角闪石±斜方辉石±钛铁矿(无石榴石)。结合区域资料,西昆仑西北缘斜长花岗岩带是在晚石炭世弧后盆地的伸展裂解环境下以乌鲁阿特组(玄武岩夹沉积岩)为代表的早石炭世新生镁铁质洋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浙江洪公铝质A型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I型花岗岩质岩石的浙江洪公岩体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质岩石。该岩体以高钾为特征,K2O 达5%以上,K2O/ Na2O>1.2,准铝-过铝质(A/NKC=0.80 ~1.14);FeO*/MgO比值大(平均14.20),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富含稀土元素(ΣREE=313.09×10-6~523.73×10-6),具有较高的Ga/Al(′104)值(2.92~4.29)和(Zr+Nb+Ce+Y)元素组合值(551.5′10-6~987.4′10-6),而亏损Ba、Sr、P、Ti等;Nd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1.6Ga,反映洪公岩体主要起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区域背景、构造被动定位特点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表明,洪公岩体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四川青川县鹰咀山花岗岩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体的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该岩体SiO2含量变化范围67.50%~70.21%,A/CNK值在0.77~1.05。为硅饱和类型,部分铝过饱和类型,属准铝质至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206.44~412.63×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差别较大(La/Yb=36.59~53.4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弱负Eu异常(δEu=0.67~0.8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与正常壳源钙碱性花岗岩相比,显示出更高的Mg#(多数45)和Sr/Y比值(30.25~64.85),表明鹰咀山岩体为较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可能是底侵的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熔融产物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拉热拉新花岗岩体属于唐古拉-东达山花岗岩带西段羌塘花岗岩区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角闪闪长岩、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Si,K,贫Ti,Mg,Fe,Ca,铝饱和指数ACNK〈1.1,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式呈右倾斜的“V”字型,LREE富集,HREE相对亏损,铕亏损。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为多期次同碰撞的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冈底斯南缘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岩浆岩的成因及与新特提斯洋早期演化的关系,文章对冈底斯南缘汤 白地区斑状花岗岩的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LA-ICP-MS 锆石U-Pb 定年结果显示,斑状花岗岩的结晶年 龄为(190.37±0.87) Ma (MSWD=0.58),形成于早侏罗世。岩体以高SiO2 (75.20%~75.97%)、Na2O (3.39%~4.12%)、 Na2O/K2O 值(1.40~2.00) 和低MgO (0.32%~0.38%) 为特征,属于钙碱性I 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 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U 和K) 和轻稀土(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 和Ti) 和重稀土 (HREEs),表明其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相关的岩浆弧环境。同时岩石具有较低的Mg#值(26.71~41.34,平均值为 35.26) 和与下地壳接近的Nb/Ta 值,指示岩浆主要起源于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前人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南冈底斯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的岩浆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相关岩浆弧环境,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起始时间至少早于本 文报道的汤白斑状花岗岩的结晶年龄(190.37±0.87 Ma)。  相似文献   

15.
新疆西准噶尔恰其海后碰撞花岗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恰其海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的丰县,其岩体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岩性主要为肉红色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其次为黑云母花岗岩;其岩石地球化学判别为A2型花岗岩,即侵位于板块主碰撞后或后碰撞期的张性构造环境中。恰其海碱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的结果为(290.7±9.3)Ma(1σ),为早二叠世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显示恰其海区域就此进入后碰撞阶段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密大黑山地区双庆铜矿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少数为英云闪长岩,SiO2含量平均为74.18%,K2O/Na2O值平均为1.52,相对富钾,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酸、碱度与同类岩石平均值相当,而镁铁组分低于平均值,显示岩石偏酸性,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花岗岩特征类似。Al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2.83%,A/CNK平均为1.05,呈轻微铝过饱和。岩石总体上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为202.12&#215;10^-6,(La/Yb)N=6.32-19.57 1,(La/Sm)N=3.54-4.88 1,为轻稀土富集型。δEu=0.29~0.5,为明显的铕负异常。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岩石属S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相当于碰撞挤压环境花岗岩类。锆石颗粒U-Pb测年结果显示,源岩的岩浆成因锆石形成年龄为1058 Ma,相当于中元古代。本文指出该岩体为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碰撞后期长城系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在该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本文对其进行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潜山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28.6和243.7 Ma,为三叠纪岩浆活动产物;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硅(w(SiO2)为54.94%~79.71%),中等质量分数的碱(w(K2O+Na2O)为3.53%~6.43%)、铝(w(Al2O3)为9.82%~18.23%)、钙(w(CaO)为1.24%~9.55%)和镁(w(MgO)为0.37%~2.28%)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9~2.13,兼有准铝质和过铝质花岗岩;岩石整体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 Ta、Nb、Ti 等高场强元素,中等—弱的Eu负异常(δEu为0.50~0.85)。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岩为准铝质I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形成于壳内沉积物的部分熔融。综合分析认为该花岗岩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与华南、印支块体碰撞后的反向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传统意义的A型花岗岩在化学成分上可分为碱性A型花岗岩(简称AAG)和铝质A型花岗岩(简称ALAG)两类, ALAG为A型花岗岩的一个亚类。随着华南地区花岗岩研究的不断深入,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越来越被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ALAG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判别方式,分析了华南印支期ALAG的物质来源、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发现其来源于华夏地块古老变质沉积岩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可能混染当时的基性地幔组分;构造环境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形成于后造山阶段,但应也受到了印支地块与华南陆块的后碰撞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