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景德镇瓷坯料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乃章  刘阳 《陶瓷学报》1999,20(2):92-98
景德镇瓷坏料通常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瓷石与高岭土所组成。本文研究了以星子高岭土,大洲高岭土,南港瓷石和三宝蓬瓷石所组成的景德镇瓷坯料系统。分别测定了在1050、1180、1260和1310℃下烧成坯体的收缩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及显气孔率,讨论了不同烧成温度下所得瓷胎的性能与坯料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瓷坯配方随着外加矾土的引入,坯中Al_2O_3含量增加,提高瓷坯的耐火度,使产品的烧成软化变形率下降,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本课题的研究为对缺少Al_2O_3含量的坯料如何来保证和满足其Al_2O_3的含量提供了一条较为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废料的成分分析、坯体配方的设计及工艺过程等方面介绍了废瓷在卫生洁具生产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介绍废瓷对浆料和坯体性能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在卫生洁具坯料中大量使用废瓷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技术已建成示范生产线实现产业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陶瓷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废料的成分分析、坯体配方的设计及工艺过程等方面介绍了废瓷在卫生洁具生产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介绍废瓷对浆料和坯体性能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在卫生洁具坯料中大量使用废瓷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技术已建成示范生产线实现产业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陶瓷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全瘠性料高铝瓷的可塑成形。通过坯料可塑性和干燥性能的测定,对有机粘结剂进行了筛选。复合有机添加剂可以赋予高铝瓷坯足够的塑性和干燥强度。因为有机添加物的灰份接近于零,用它们增塑时,不会影响高铝瓷烧结后的结构与性质。  相似文献   

6.
刘聪建 《山东陶瓷》2010,33(2):33-34
对朝鲜土进行了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研究,并用其试制卫生瓷。工艺实验表明,用朝鲜土研制的卫生瓷坯体泥料的工艺性能良好,产品的性能均符合卫生瓷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朝鲜土可用作生产卫生陶瓷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镁质强化瓷用熔块釉新配方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镁质强化瓷所用熔块釉的配方组成及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该瓷种所具有的特点,研制出与镁质强化瓷坯体相匹配的熔块釉配方组成,并投入生产,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高级日用细瓷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窦振宇 《山东陶瓷》2006,29(5):41-42
分析用湿法生产瓷绝缘子过程中产生伞部开裂(以下简称伞裂)的成因,并提出在坯料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将坯料细度适当放粗,以及合理的修坯刀具和走刀路线设计,均可有效降低大型瓷绝缘子的伞部开裂缺陷,从而提高产品的全过程合格率,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利用云南陶瓷原料生产高性能强化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云南瓷土、高岭土为坯体主要原料,通过加入预处理过的工业氧化铝、滑石粉和少量稀土氧化物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坯、釉配方,控制坯体和坯釉中间层的显微组织结构以研制出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高档强化日用陶瓷。强化瓷坯料的工艺性能良好,能用注浆、拉坯、刀压、滚压等方法成形,烧成温度为1340℃。坯体中的晶相总量在40%以上,主要晶相为莫来石和刚玉,部分莫来石为纳米针状晶,且均匀分布在坯体中。材质的抗冲击强度为3.67kJ/m^2,抗折强度为140MPa,热稳定性200—20℃水冷热交换一次不裂,白度75以上,光泽度102.4,釉面维氏硬度6530MPa。  相似文献   

10.
郑怀  胡巨明 《陶瓷工程》1996,30(5):13-16,20
本文以骨灰瓷传统配方为基础,通过在骨灰瓷坯体中添加氧化锆(ZrO2),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锆(ZrO2)和锂辉石,而达到提高骨灰瓷强度、韧性的目的。并对氧化锆和锂辉石在崩灰瓷坯体和釉料中的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热膨胀仪判定建窑黑瓷烧成温度的研究为例,综合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对建窑黑瓷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如何从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中筛选有效转折点的问题及其转折点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有三个转折点,分别为收缩转折点、膨胀转折点和急剧收缩点。其中第一个收缩转折点是判定其古代烧成温度的关键点。(2)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膨胀转折点和急剧收缩点的形成皆与其胎体中大量Fe_2O_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有关。该研究不仅为热膨胀仪测定建窑黑瓷烧成温度的应用研究提供判定依据,也将为科学认识古陶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多个转折点的形成机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Porcelain green bodies that were prepared with a porcelain tile powder as a major raw material, and magnesium oxychloride (MO) and silicon carbide (SiC) as additives were fired at 1000–1200°C. Effect of the additives on the foaming property for porcelain ceramics and its microstructure was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the foaming origin of polished porcelain waste during fi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small amount of the mixture of both MO and SiC added into the porcelain green body causes the body foaming during firing more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addition of either SiC or MO. The foaming of porcelain green body with only SiC is more remarkable than that of the porcelain green body with only MO at the same content and firing conditions. The MO accelerates the foaming of porcelain green body with SiC during firing. In addition, the foaming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A porcelain body traditionally used to produce ceramic art and design objects was re-formulated using additional waste pap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knowledge into the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per-composite porcelain in its green state, for use within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s of ceramic art and design production.Characterisation was made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wo different production methods used by potters, slip casting and free-hand pressing, were used.The presence of the paper fibre, the paper type and the content amount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strengthening developm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relation to the content amount of paper fibre, between the mother porcelain body and the different content amount of paper fibre in the paper-composite porcelain body.  相似文献   

14.
以锂辉石、堇青石、钛酸铝三种线胀系数较低的材料作为添加剂,单独或复合加入到普通瓷器坯料中,研究了加入不同比例的上述材料来降低陶瓷坯料线胀系数、提高产品抗热震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高友良  胡岩 《陶瓷研究》2000,15(2):15-20
对黑龙江某县的陶瓷原料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原料成瓷工艺性能,分析及成瓷坯体配方试验。确定了优化配方,其中,利用当地原料(含长石、石英)的用量,高达90%以上,生产出具有景德镇瓷釉面装饰效果的陈设艺术瓷,从而为我国东北这一边陲贫困县开发具有中国古瓷风格的艺术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广州沙边窑出土的窑具、青釉、酱釉瓷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胎都使用了含铝较高的原料,窑具中杂质较多,而瓷胎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钾.瓷釉中的钙和钾含量相近,同为主要助熔剂,所以瓷釉多为钙碱釉.通过与西村窑同类型瓷器样品成分的比较,发现二者虽具有相似的制瓷工艺,但西村窑产品的胎、釉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九五瓷瓷件在经过金属化炉后,瓷件及釉面经常会出现表面发黑这一缺陷,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分析了所选择的原料、釉方的温度、瓷件的生产过程、金属化炉内的气氛等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这一缺陷的途径,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干压成型方法制备出厚度小于6mm、吸水率小于0.1%的薄型瓷质砖。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所制备的薄型瓷质砖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从生坯压制及烧结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了薄型瓷质砖具有更高致密度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9.
罗丽鹰  蔡海龙 《江苏陶瓷》2010,43(6):14-15,20
通过对几种粘土原料的比较,确定新配方中采用介休洗泥和青草岭洗泥,并采用0.060 mm筛孔径(250目)的细矾土,使得新配方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瓷材料弯曲强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登其 《中国陶瓷》1996,32(2):22-24
本文阐述了福建龙岩土在日用细瓷坯料中的应用研究。确定了龙岩土在坯料配方中的理想使用范围为20~40%,制定了理想的坯料配方,研制成高白度、低吸水率、热性能良好、合格率高的日用细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