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多孔吸声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声降噪在人们日常生活、设备安全以及军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多孔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吸声材料。介绍了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多孔吸声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等。综述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对吸声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Porous metals have been developed greatly and swiftly in recent years.In this paper ,main types of these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briefly,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related primarily, with the purpose offering some clues for optimizing the produc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3.
杨梅  王立久 《材料导报》2007,21(F11):418-421
多孔微晶玻璃是一种密度小、质量轻、比表面积大、阻尼性能好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了粉末烧结法、整体析晶-酸浸法、溶胶-凝胶法制多孔微晶玻璃的成孔机理和制备过程。分析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从过滤、保温、载体、分离4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多孔微晶玻璃的用途,展望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赵毅  杨德仁  阙端麟 《材料导报》2004,18(1):83-84,91
通过旋涂法,实现了阳极氧化多孔硅和多孔氧化铝与有机发光材料DBO-PPV的复合.发光特性的测试表明,多孔硅与DBO-PPV复合后发光光谱中出现了在多孔硅和DBO-PPV的光致发光谱中都没有的发光峰,被认为是DBO-PPV向多孔硅发生了载流子的转移.而多孔氧化铝/DBO-PPV复合体系的发光特性兼具有多孔氧化铝和DBO-PPV的特征,PL谱呈现多峰的结构(四峰).多孔氧化铝的纳米孔有效地吸附了DBO-PPV分子,抑制了DBO-PPV分子的聚集,使它的禁带宽度变宽,从而使DBO-PPV的发光峰蓝移,蓝移量为90nm.  相似文献   

5.
静态条件下HP(MA—VAc—MMA)多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HP(MA-VAc-MMA)多孔载体静态状况下固定化厌氧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效果优于活性炭、活性污泥,固定化效果受单体组成、致孔剂、交联剂等的影响显著。当MA/VAC/MMA为4/5/1,用DVB与EGDA混合物为交联剂,PVAC与BAC混合物为致孔剂,用量分别为10%,20%,水解度大于30%,粒径40-60目的多孔共聚物载体,固定化厌氧微生物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藻土多孔微珠和玻璃粉多孔微珠为原料,通过干压成型的方法制备多孔陶瓷坯体,经干燥、烧结后得到多孔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其开气孔率,比表面积,中位孔径,抗压强度和晶相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细菌总数及浊度色度的过滤效果。研究表明,经800℃煅烧的多孔陶瓷抗压强度为(1.91±0.09) MPa,中位孔径为7.4μm,比表面积为2.9 m~2/g,开气孔率可达75%,有利于水通量的提高。对菌落总数的截留效率达到99%以上,过滤后水的浊度,色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其有望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及终端水处理设备中的粗滤内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刻蚀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制备规则纳米阵列结构的方法.本文简述了用电化学刻蚀方法制备InP以及Si规则纳米阵列的方法.SEM图像给出了这些规则纳米阵列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对泡沫金属单向拉伸和压缩性能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材料在弯矩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泡沫金属材料受到弯矩作用而产生破坏时,其承受的名义弯矩大小可表达为多孔体孔率的函数形式,且该数理关系可视为该材料在单向拉压载荷作用下产生破坏时所承受名义应力大小表征的延伸.  相似文献   

9.
高温气体过滤除尘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温介质过滤除尘技术的关键是高温过滤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属多孔材料和陶瓷多孔材料以及新型过滤材料各自的特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其中金属陶瓷复合膜等新型多孔材料因克服了陶瓷材料密封性、抗热震性差以及金属材料制备困难、稳定性差等缺点,成为高温气体除尘材料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进行固相烧结制备Ni-Cr-Fe多孔材料支撑体,再利用人工刷涂的方法将同配比且较细的Ni、Cr、Fe元素粉末悬浮浆料刷涂于多孔支撑体表面,经过真空烧结,制备得到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通过XRD、SEM、能谱等测试手段表征烧结后的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的物相及孔结构性能。结果表明,同质的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膜层完整,结合强度较好,以冶金桥接的方式结合。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透气度将减小,当过渡层的厚度为80μm,表面膜层厚度为30μm时,最大孔径为6μm,透气度为936 m~3·m~(-2)·h~(-1)·kPa~(-1),透气度下降22. 64%。在膜层等厚且过滤精度达到要求时,二阶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透气度的下降率比一阶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透气度的下降率小。过渡膜层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实现了在较高过滤精度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过滤通量。  相似文献   

11.
泡沫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在很多场合都可用作轻质结构材料.在简要介绍该类材料用途的基础上,指出了多向载荷研究对于泡沫金属应用的实际意义,分析了以往工作在该类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不足,以期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在该方面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研究该类材料在多向载荷作用下有关数理关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多孔材料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应用和性能研究均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关于多孔材料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理论中,著名的经典性模型--Gibson-Ashby模型一直受到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同,迄今仍然是众多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广泛应用的理论基础.对该模型尚存在的若干不足和问题进行了一些补充思考和分析,发现其中有些缺陷甚至可以打破该模型原来表现出来的"完满性".在总结陈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引荐了可以克服或弥补上述模型不足的另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13.
铝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流体流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铝熔体在多孔介质间隙(简称多孔介质)中渗流模拟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建造了用于铝液和模拟液在外加压力下进行单向渗流的两套试验装置模拟试验揭示渗流时铝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若干规律实践表明理论模型与试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7.4Na2O-29.4B2O3-63.2SiO2-1TiO2(wt%)为玻璃组成,通过热处理、酸溶液浸析的方法制备了平均孔径为91.4 nm、比表面积为13.786 m2/g、孔容为0.3150 cm3/g的无裂纹多孔玻璃基片(20×20×1.5mm),采用压汞仪等测试分析了酸浸析浓度、酸浸析时间及酸浸析缓冲剂对多孔玻璃孔结构和基片碎裂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多孔玻璃的显微结构,发现以0.5 M HCl/24h及饱和Na2B4O7为酸浸析缓冲剂,可有效防止多孔玻璃碎裂,提高成品率,可为大孔径的片状多孔玻璃的发展和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孔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黎青  陈玲燕 《材料导报》1995,9(6):10-13
综述了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介绍了多孔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硅的工艺,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成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刘培生  黄林国 《功能材料》2002,33(1):5-8,11
本文概述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典型和特点,着重介绍了该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以期提供一些优化组合生产工艺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多孔材料的密度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常用排水法,但在测试多孔材料(这里的孔隙是指肉眼看不见的微孔隙,如粉末冶金过滤器、含油轴承等)密度时却存在水不断渗入,称量很难达到平衡,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为了避免水进入多孔材料的微孔中常用某些物质作防水膜,这些防水膜对密度测试的精确性有着不良影响,本文介绍了不同防水膜,允许水充分渗入多孔材料并测出渗水量,用以修正排水法测试密度的计算公式,以期更精确地测定多孔材料的密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易操作,精度高,可在多孔材料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B4C/Ni多孔复合材料。对制得的试样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和抗压强度的测试,并摘要计算得出了试样的孔隙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孔隙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抗压强度随孔隙度的下降而增大;并且复合材料中镍含量越高材料抗压强度越大。根据后续浸渗金属液体的要求,此多孔复合材料要达到高孔隙度、较高强度和较高硼含量等指标。所以综合分析结果和后续要求最终确定了最佳体积百分含量为碳化硼15%、镍55%、造孔剂碳酸钠30%和最佳烧结温度800℃。  相似文献   

20.
廖润钱  钱海霞  曾燮榕  谢盛辉 《材料导报》2018,32(Z1):54-62, 67
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多孔化制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活性位点、便于物质传输的双连续结构等特点,在环境保护、能源、精细化工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几种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二氧化钛、铋系半导体、氧化锌、氧化亚铜等)在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多孔氧化物的制备工艺、生长机理、光催化性能,最后对多孔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