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9月~2012年4月,我院对16例足踝部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交腿隐神经皮瓣修复术,双下肢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手术前后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7~67岁。病因:车祸伤14例,重物压砸伤1例,脉管炎1例。缺损部位:  相似文献   

2.
1992年MASQUELET 等提出表浅感觉神经血管轴岛状皮瓣的概念,并临床应用成功.1996年国内王和驹等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04年至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缺损1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以胫后血管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桥式连接,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9例,切取面积(15 cm×10 cm)~(35 cm×15 cm)。结果: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肢血运及患肢外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可切取面积大且血运好,是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王中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20-1321
目的:研究并分析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8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共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患者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者运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优24例,良13例,优良率82.22%;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10例和68.89%,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对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而言,运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十分安全、有效、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小腿及踝足部外伤 ,造成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局部无可供旋转的皮瓣或无可供吻合的动脉时修复更为困难。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使用T型Bastiani外固定架配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皮肤缺损 2 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31岁。小腿部挫伤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小腿下部及踝部皮肤坏死螺钉外露 3例 ,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皮肤挫伤术后皮肤坏死钢板外露 4例 ,踝部及足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挫灭伤 11例 ,小腿下段皮肤外伤溃疡形成 3例 ,跟腱及跟骨部位软组织缺损 3…  相似文献   

7.
张东旭  牛东星 《医学文选》2000,19(5):665-666
足踝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畸形常伴有肌腱和骨外露 ,治疗较困难。 1996年 3月~ 1999年 9月 ,我院应用小腿后内外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此类创面共 15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10~ 42岁。车祸碾压伤 4例 ,外伤性瘢痕畸形 11例。足外踝创面 4例 ,足内踝创面 3例 ,足背创面 5例 ,足跟创面 3例。合并骨、肌腱外露及部分缺失 11例。平均病程 31天。皮瓣最大面积16 cm× 12 cm ,筋膜蒂最长 7cm,宽 5 cm。1.2 手术方法1.2 .1 皮瓣的设计 皮瓣的上缘为胫骨内髁与腓骨头间的水平线 ,下缘…  相似文献   

8.
9.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踝部软组织薄弱,缺损后很难自愈.我院自2003年起采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各种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对13例足踝部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全部随访5~24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良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小腿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用于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进行小腿腓肠肌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的21例足踝部皮肤受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12个月回访,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中切取皮瓣活性良好,边缘渗血活跃,皮瓣血管保留良好,血运丰富。术后9例出现皮瓣肿胀,5例出现静脉淤血,以上患者均于出院前好转,20例患者为Ⅰ期愈合(95.24%),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经过治疗后Ⅱ期愈合。患者术后1年随访显示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无明显不适;患者对皮瓣外形较为满意,术后可正常穿鞋行走。结论:采用小腿腓肠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组织损伤,皮瓣成活率高,术后效果良好,小腿腓肠肌神经营养皮瓣可以作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及其皮瓣血供特点,探讨吻合或不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具新鲜尸体(16侧)下肢进行腓肠神经腓动脉营养血管美蓝灌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切取皮瓣约5cm×6cm~8cm×16cm。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筋膜皮瓣修复21例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并肌腱外露、足跟软组织缺损、跟腱断裂的患者,其中16例不吻合小隐静脉,5例吻合小隐静脉。结果:21例中19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6例未吻合小隐静脉者中,2例部分坏死,3例创面感染病例皮瓣覆盖后,脓性渗出增加,经再次清创后治愈,11例成活。5例吻合小隐静脉者,皮瓣质地优良,皮瓣完全成活,足踝部外形与功能均改善。结论: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血管筋膜皮瓣供区稳定可靠,变异少,不需要牺牲主要血管,且操作简便。皮瓣切取时出现静脉回流障碍时,宜采用吻合小隐静脉的皮瓣修复,是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闻红贵 《吉林医学》2012,33(33):7275-727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逆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远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3例出现感染皮瓣与基地脱落(清创后重新缝合后成活),其余皮瓣均1期成活。随访发现,所有皮瓣色泽红润,皮肤组织弹性良好,耐磨,未出现瘢痕萎缩,无溃疡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逆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及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患者适应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小腿及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是骨科一大难题。传统的交腿皮瓣由于病人痛苦很大。已逐渐淘汰,此后应用各种带血管蒂皮瓣如腓动脉,胫前动脉、足底动脉皮瓣等,但均需牺牲一条主要动脉,且要吻合血管,操作难度大,无法推广。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了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之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胫前等处皮肤缺损。自2002年7月始我们应用该皮瓣治疗8例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认为该皮瓣旋转角度大、蒂长、易成活,是修复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种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内踝上皮瓣、外踝上皮瓣、足底内侧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带旋髂深血管髂骨游离皮瓣、游离的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结果55例皮瓣中完全成活48例,部分坏死7例,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比较柔软,带蒂皮瓣比较薄,相对容易恢复保护性感觉。游离皮瓣一般外形臃肿,恢复保护性感觉差。结论小腿远端及足踝创面修复的皮瓣种类日渐增多,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来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崔彩清  张海清 《右江医学》2012,40(5):672-673
目的评价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最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联合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6处。修补足部较远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远端做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 16例16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39个月,无并发症,其中有3例外形臃肿,二期做了整形手术;其余外形满意,无溃疡发生;有痛触觉,两点辨别觉4~9mm;患肢步行正常。结论通过把穿支血管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作为皮瓣的联合蒂的皮瓣逆行转位,完成转移点下移,皮瓣仍能完好成活而且功能良好;同时满足了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需要;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跟部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清创后再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创面大小3.0cm×6.0cm~5.0cm×8.0cm,切取皮瓣面积4.0cm×7.5cm~6.0cm×10.0cm,蒂宽约4cm。结果 6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所有患者获随访3月至2年,皮瓣色泽好,外观满意,大部分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良好,足踝功能恢复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大,风险小,可满意修复踝部及足跟足背创面,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治疗足踝部复杂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采用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治疗的足踝部复杂创面20例,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术后2天发生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换药植皮术后成功处理,跟踪随访2年,20例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均比较良好,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水泡、溃疡等不良反应.结论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治疗足踝部复杂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谢逸波  李培浩  樊滔  罗杰民 《广东医学》2014,(16):2566-2567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逆行、顺行转移修复对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分小水泡形成,1例远端1 cm真皮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患者体位舒适,术后皮瓣无牵拉坏死现象发生。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修复对侧小腿创面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患者体位舒适,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的创伤,常导致皮肤软组织的缺失,严重的常合并有骨外露,临床上不易修复.以往多采用交腿皮瓣治疗,住院时间长,需二次手术且皮瓣臃肿无感觉.自1992年Masquelet等首先报道了小腿表浅感觉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以来,我科采用腓肠神经、隐神经及其伴行的滋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效果满意,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