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引言南水北调西线的研究,断续历时35年。目前,黄委提出的初步意见,其要点是;①最大可能调水量为200亿m~3(即通天河100亿m~3,雅砻江50亿m~3,大渡河50亿m~3):②主要用抬抽结合的引水方式,即需建200~300m的高坝和扬程300~500m的巨型泵站枢纽三处。穿越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隧洞长度一般不超过30km;③调水效益十分显著。从有关南水北调和西线调水的规划资料[1]—[6]来看,西部调水的规模与方式,尚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做了一些工作,兹提出以下建议,供超前期规划研究参考。二、调水规模应扩大南水北调、引江济黄有东、中、西三线,初步形成的布局设想:东线每年调水300亿m~3;中线初期100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荃 《人民黄河》2001,23(10):23-2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形成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支流联合引水40亿m^3的总体布局,第一期工程为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调水40亿m^3,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线路总长260km,在2010年左右开工,以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的研究,断断续续历时35年。目前,黄委提出的初步意见的要点是:(1)最大可能凋水量为200亿m~3,即通天河100亿m~3、雅砻江50亿m~3,大渡河50亿m~3;(2)主要采用抬抽结合的引水方式,即需建200~300m高的高坝和扬程300余米的巨型泵站枢纽3处。穿越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隧洞长度一般不超过30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上游。阐述包括向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和缺水的黄河调水的必要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历经半个世纪的研究;以及工程方案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分析论证了三大自流引水线路和两大抽水引水线路的优劣,并对3条自流引水线路进行了比选,推荐出优化的引水线路.  相似文献   

6.
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分析论证了三大自流引水线路和两大抽水引水线路的优劣,并对3条自流引水线路进行了比选,推荐出优化的引水线路。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进行总体规划设想的一部分。规划拟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引水入黄河,计划调水200亿m~3,其中从雅砻江调水40~50亿m~3。国家计委“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从国家全局看是很必要的,我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雅砻江先调水对四川水电开发影响的初步研究。雅砻江调水对四川水电开发的影响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向有关领导机关作一些如实的反映,可供全面决策时参考。本文以长须坝处调水45亿m~3、2030年为设计水平,采用多分区电力规划模型(IRELP/I.1)及跨流域补偿调节优化设计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探讨先从雅砻江调水对四川水电开发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涉及调水后北方所获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认识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年调水160亿~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人黄河上游.远期还可从澜沧江、怒江调水160亿~200亿m3.仅第一期工程输水到受水区的末端线路长达3 672 km.调水工程区海拔3 000~4 500 m,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受水区为我国西部六省区,一般黄河水低地高,配套工程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规模宏大、建设难度大、效益显著等特点,与国内外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相比,规划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谓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对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解决黄河下游断流问题,遏制河道不断抬高等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引黄入洛隧洞工程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黄入洛隧洞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引水口工程的配套工程,通过水工隧洞洞线布置方案比选,确定由已建成南岸引水口出口分水枢纽自流总干进水闸进洞,经长为19.515 km的城门洞形隧洞(纵坡1?2 000)引水至文家沟分水枢纽。该隧洞工程长度长、埋深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超前灌浆、新奥法等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多年平均引水量7.70亿m~3,渠首设计流量38.0 m~3/s,输水线路全长269.672 km。本文简述了工程总体布局、输水线路和输水方式及工程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点。对长3.7 km土洞,夹河套段选择长72.149 km倒虹吸型式,穿越中华山采用长13.84 km TBM隧洞方案,深挖明渠和浅埋隧洞调整为暗涵,以及长联高架渡槽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推荐。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东山县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并于2016年3月29日成立福建水投集团东山龙潭引调水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承担东山县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建设、维护、运营。东山县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位于诏安县、东山县境内,从诏安县龙潭水库引水至东山县红旗水库。工程枢纽由进水口、输水隧洞、输水管道、管道附属建筑物及加压泵站、调流调压房等组成,线路总长29.623 km,由4段隧洞(长11.543 km)、5段管道(长17.842 km)和1段暗涵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3,经输水隧洞穿越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人黄河上游。由于工程区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西线工程涉及一些世界前列的关键技术。因此,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全面安排,突出重点,以做好南水北调西线规划。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荃  胡建华 《人民黄河》1999,21(2):25-2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过十年超前期规划研究,提出通表河歇马-直门达,雅砻江宜牛-仁青里,大渡河灯塔一斜尔为引水河段,黄洒贾曲口以上为受水河段,通过大量方案比较,以通天河歇马,治家,同加,联叶,雅砻江县温波,长须,大渡河斜你 坝址较好,并以此选手要 线路方案为基本方案作进一步比较,提出通天河同一雅-黄自流,雅砻江长-恰自流,大渡河斜-贾抽不为代表性方案,通过规划工作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位于黄河中游北干流上的第一个梯级开发枢纽工程——万家寨水利枢纽,是以供水为主,兼发电、防洪、防凌,具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黄河在万家寨年水量为249亿m~3,每立方米含沙量仅6.9kg(到三门峡时含沙量达39kg)是黄河北干流含沙量最小的河段。枢纽大坝长438m,库容为8.96m~3,最高水位980m。向山西供水工程从水库948m高程处引水,到偏关下土寨为总干渠,全长43.5km,引水流量为48m~3/s,年引水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各河段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预测,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雅砻江调水入黄河的可行性及可调水量规模。分析认为从雅砻江调水45亿m3入黄河是可行的,对流域用水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线南水北调,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年调水量200亿m~3。初步分析认为,对长江上游各引水点以下干支流的工农业用水、航运及漂木影响不大,但将减少长江上游规划发电量的10%。且损失的电能主要发生在枯水期。因此,如何使调水后引水点下游枯水径流得以补偿,应在西线调水的规划中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 探索阶段(1952—1971年) 根据我国北方水少土多的特点,在建国初期编制黄河流域规划时,工程技术人员就设想从南方调水,并提出将长江水调到西北和淮河、黄河、海河的南水北调设想,1952年8月黄委会组织查勘了从通天河引水入黄河的线路,编写了《黄河源及通天河引水入黄查勘报告》,这是建国以后最初的调水之梦。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在听取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从长江引水接济黄河的设想汇报后说:“南方水  相似文献   

18.
在充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各河段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预测,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雅砻江调水入黄河的可行性及可调水量规模。分析认为从雅砻江调水45亿m^3人黄河是可行的,对流域用水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雅砻江,再从雅砻江引水至黄河上中游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研究工作以调水145亿m~3作为分析计算方案,通过理论上对经济效益内涵的探讨,给出了西线工程城镇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增加电能等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方法,优选了其中的计算参数,其成果已运用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之中。分析计算成果表明,调水效益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5 ̄6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设计专题审查会议。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利用雅砻江下游河段119km长大河湾的天然落差,通过长引水隧洞,截弯取直,获得水头约310m。工程枢纽主要由首部拦河闸坝、引水系统、尾部地下厂房三大部分组成。电站总装机容量4800MW,额定水头288m,多年平均发电量242.3亿kW·h,保证出力1972MW。该工程有4条长达16.7km的引水隧洞,且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大埋深、长引水、高地应力和高外水压力的隧洞,安全监测设计的重点为长引水隧洞的施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