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教授认为,高血压LVH的发生发展是在高血压病阴阳失衡的基础上机体阴阳气血不断寻求平衡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反应,尽管其发病的位置在心,但与其他脏腑机能失调、气血水液代谢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高血压LVH的发病机制是阴阳乖戾,气血失和以致痰瘀互结、毒由内生而心脉痹阻,"积"由此而成.故治疗当以育阴潜阳、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为根本大法,创立滋水降火饮以逆转LVH,并随证化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叶小汉  王婷 《新中医》2012,(11):1-3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是发生多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认为LVH是机械因素、神经体液因素及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病理改变主要是心肌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LVH的中医基本病机是痰浊、血瘀、阴阳失调。结合现代医学对LVH的认识以及中医病因病机,创新性提出高血压LVH局部微观表现与中医学"积证"相类似,把高血压LVH归于积证范畴,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软坚散结法来防治高血压LVH,并由此创立了心脉康方,创新了高血压LVH的中医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对高血压所致心脏损害的辨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炳耀  李俊  何剑平 《新中医》2003,35(11):7-9
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因素可归纳为分子机制和动力学影响;高血压属于中医阴阳失调、气血违和的表现,高血压的病理特征为“血郁于上”、“血郁生风”,而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属“久郁致瘀”,这也是中医“久病入络”的体现之一。从“高血压证”整体辨治、平衡阴阳调和气血、防以行血治以化瘀、中西药结合等方面探讨如何保护由高血压导致损害的心脏。  相似文献   

4.
咳嗽晕厥症发病机理为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临床可分为虚证和实征两大类:实者以痰、瘀肝火发病为多见;虚者以脾肾阳虚、肺肾阴虚为主要表现。治疗宜化痰开窍,活血化瘀以平气血之逆乱,调整阴阳之偏胜而顺接阴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络破血溢而发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经络气虚、阴阳失调,在标为风火相煽,气血瘀阻。应以补阳经为主,泻阴经为辅,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国医大师张磊以三通疗法治疗抑郁症经验。三通即气血通、肠腑通、阴阳通,从人体三通层面阐述抑郁症发病机理,浅析三通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运用。以疏利法通利气血,运通法通降肠腑,燮理法交通阴阳,三法一体,从而使人体气血运而无阻,肠腑通而得顺,阴阳动态而和,以此来对抑郁症进行论治,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其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特殊性。中医注重整体观念,注重气血阴阳的调和,"阴平阳秘"以及"天、地、人"合一的学术思想,认为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内气血运行、阴阳消长关系密切,而老年高血压患者气血阴阳失调,脏腑精气亏虚,这就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青年人不同。以老年高血压病的独有特点为主线,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西医生理病理以及中医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46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与62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进行比较,以探讨肥胖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肥胖组患者的IVSd、LVPWd、LVM、LVMI,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且较非肥胖组有更高的LVH检出率;同时高血压肥胖组以痰湿壅盛证较多(58.7%),其次是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而非肥胖组则以肝火亢盛证较多(51.6%),其次是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提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肥胖患者时,要注意健脾利湿化痰。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理学特点探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提出肝肾阴阳失调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气血逆乱是其病理改变,以及中风为其最终结果的发病机理。其中脉络瘀阻、血供失衡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充分认识血瘀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痛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迁延,经久不愈,易反复发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免疫发病机制及其和遗传、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而免疫、遗传的影响和中医的气血阴阳,尤其是脾肾肝及肠腑的气血阴阳关系密切。因此,文章试从气血水的相关理论阐释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难治型溃疡性结肠炎以浅示。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把高血压分为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病因虽有饮食劳倦,内伤情志,素体肥胖或遗传等不同,但总属五脏(肝,心,脾,肺,肾)阴阳失调,痰浊内生,水饮内停,日久成瘀,痰浊,水饮与瘀血互结,壅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21,(3):289-292
总结介绍陈伯钧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经验。陈教授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阴阳气血失衡、夹风火热毒痰瘀水之邪是高血压危象的总病机,提出"急缓分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确立了"重治肝肾,调平阴阳,疏和气血,兼祛邪"的治法,并注重高血压的防治未病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张建夫教授认为癫痫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抵抗力降低,感受外邪侵袭所致。以调节气血阴阳,补偏救弊,恢复气血阴阳的相对平衡,作为治疗癫痫的基本原则。并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研制了抗痫1号及抗痫2号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樊改英 《光明中医》2012,27(4):779-781
随着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的西式化使高血压发病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和普遍化,且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危害性和严重性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高血压在中医的古今医学著作中没有此病名,其症状和发病类似于中医的头痛、中风、眩晕病证.中医虽然没有此病名,但是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肝、肾、心、脾相互间的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又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血压的中医病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鹏  黄慧琳 《中医研究》2009,22(1):15-15
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一系列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西医临床研究及病症常见表现,结合中医的基础理论认为: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病机应为气血上升,外达受阻,阴阳相争,阳不胜阴而发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一般指发病2周以内,病因不外乎“风、火、痰、瘀、虚”五端,而认为缺血性中风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  相似文献   

17.
论活血化瘀药在老年病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病瘀血的形成因素及病机特点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人进入老年后,一方面真元之气渐衰,脏腑功能渐虚,阴阳气血不足,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另一方面,由于长年累积的各种劳伤,进一步加重了脏腑功能的衰退,阴阳气血的虚损。而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是老  相似文献   

18.
牛黄降压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抗高血压的药物发展较快,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在逆转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和血管重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咳嗽、过敏反应等),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中医学根据高血压的发病特点,着眼于调整机体的阴阳与气血的平衡,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具有优势。本研究以尼群地平作对照,评价纯中药牛黄降压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蔡光先教授论肺癌病因病机治则及用药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光先教授认为,肺癌发病机理为正虚邪实,正虚不仅正气亏虚,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邪实是指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指出,应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我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为治疗原则,力求分阶段辨证论治,遣方精度,用药灵活,根据本病因虚而得病,由虚而致实的特点,重用黄芪,应防毒邪留恋,做到驱邪务尽。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本病主要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不洁、劳倦虚损等诸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瘀交阻而发。因此,在进行护理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