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6—2008年广州市越秀区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每年由越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儿童保健医生按《社区卫生服务儿童保健工作常规》中“广州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要求”对辖区户籍7岁以下散居儿童及辖区托幼机构7岁以下集体儿童定期进行体检。结果共调查80858名儿童,肥胖超重所占比例最大,占总调查人数的2.86%(2227/77778),其次为发育迟缓占0.61%(475/77778),低体重占0.41%(322/77778)。3年中婴儿喂养情况较好,母乳喂养率为80.26%(14334/17860),辅食添加率则达到99.90%(10971/10982)。在所调查的儿童中视力异常率和龋齿率均较高,分别为6.35%(5024/79170)和10.40%(8407/80858)。结论越秀区儿童中肥胖超重、视力异常和龋齿仍然是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社区医生在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安全用药知识现状,分析影响居民安全用药知识的因素,为今后政府有针对性制定安全用药促进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安全用药知识知晓率为55.5%。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安全用药知晓率比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高(OR=1.980/2.72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知晓率比工人高(OR=2.128)。月收入5000~9999元的居民安全用药知晓率比月收入低于1999元的高(OR=1.563)。结论政府应针对低文化程度、工人、低收入人群制定安全用药促进计划,以提高广州市居民安全用药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麻疹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疫情上升原因。[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对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2004年~2005年3月8日.温州市市辖区≤14岁人群发病率最高(513/10万)。病例中≤7岁流动儿童占60%,而人群中仅占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估计发病率为8.2/万(95%CI:6.0~10),常住人12估计发病率为1.2/万(95%CI:0.0~2.5)。医院暴露OR=9.5(95%CI:5.1~18);有接触史OR=7.9(95%CI:3.2~20);疫苗接种率病例组12%,对照组45%,疫苗效力85%(95%CI=69%~93%)。[结论]麻疹接种率低、院内感染的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是造成本次疫情传播主要因素。建议应急接种。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4-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意外伤害致死亡病例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越秀区第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资料和2006-2010年越秀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采用DreathReg2005统计软件对2004-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的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4—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1555例,意外伤害死亡率为23.41/10万。死因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意外跌倒(占25.79%)、自杀(占21.29%)、交通事故(占18.14%)、其他(占16.46%)、意外中毒(占11.25%)、被杀(占3.28%)、溺水(占2.64%)、火灾(占1.16%)。0~14岁年龄组死亡以意外跌倒(占16.28%)和溺水(占16.28%)为主,15~59岁年龄组以自杀(占23.97%)和交通事故(占20.22%)为主,360岁年龄组以意外跌倒(占40.23%)和自杀(占18.95%)为主。各类意外伤害的死亡率除了溺水和火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或P〈0.05)。结论应针对意外伤害的死因谱、年龄结构、性别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生存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药品零售机构的购药费用水平及原因等。方法:分层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调研。结果:药品零售机构购药人员中外来人员占25.02%,常住居民占74.98%;消费者在同仁堂药店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其它药店,外来人员在同仁堂和其它药店的人均消费水平都高于本地居民;外来购药费用总额为65.79亿元,占药品零售机构药品收入的25.41%,其中外来人员购药费用比例同仁堂药店为49.47%,其它药店为23.76%;外来人员选择在同仁堂购药,品牌因素的影响明显,选择其它药店则是基于方便;在药店购药的常住居民67.60%拥有医疗保险;但无论是否有医疗保险,大部分都会因为“药店买药方便”而选择在药店购药。结论:外来购药是北京市药品零售机构费用较高的重要原因;名优企业外来购药仍以短期来京人员的偶然购药行为为主;北京市常住居民中医保患者更倾向于医院买药,但零售药店还是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医保患者。建议:充分发挥北京市优质医药资源和传统药品企业优势,为发展健康产业服务;将零售药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或合理引导医保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减轻购药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就医选择意向及选择中医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5~69岁常住居民2008人,运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越秀区居民中选择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和无所谓的比例分别为38.7%、29.6%、22.0%和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较低(OR=1.709、2.227)、个人养生兴趣较大(OR=1.530、2.457)、接受过中医服务(OR=1.565)和中医基础知识水平较高(OR=1.469)者,就医时选择中医服务的比例较高.结论 中医服务已在居民中有相当的接受度,应该在居民中普及正确的中医知识和日常保健常识,提高居民对中医的兴趣.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相关生长发育因素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以丰富汉语阅读障碍病因学研究,为阅读障碍的早期鉴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潜江市9所普通小学6350名3~6年级学生,依据阅读障碍的诊断标准,筛选出阅读障碍儿童(研究组)与非阅读障碍儿童(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男生(74.9%)比例高,出生时新生儿窒息比例高(7.7%),儿童病史中脑外伤/脑部疾病比例高(2.1%)(P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男生(OR=2.9)以及有脑外伤/脑部疾病(OR=5.3)、癫痫(OR=6.7)、视听觉障碍(OR=2.7)疾病等是发生阅读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尽量减少危险因素接触,关注高危儿童(高危出生史、疾病史、家族史)。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7年1月对贵阳市所辖10个县、区1995年出生儿童的建卡情况进行了调查,流动儿童卡片占总卡片数的17.40%(481/2764),其中城区流动儿童卡片占38.08%(353/927)。≤7岁流动儿童麻疹疫苗(MV)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零剂次免疫分别占36.83%(193/524)和25.36%(107/422),其中城区分别占51.23%(146/285)和26.64%(65/244)。1997年10月对居住≥3个月和<3个月的流动儿童MV免疫状况进行了调查,零剂次免疫分别占29.84%(2679/9086)和43.64%(1670/3827)。1997年12月OPV第1轮强化免疫中,4岁以下流动儿童服苗人数占总服苗人数的15.55%(30598/196735),其中城区占40.35%(22526/55822)。流动儿童中零剂次免疫占23.58%(7214/30598)。通过查漏补种和MV普种,经调查MV、OPV、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接种率均达86%,MV≤7岁儿童普种率达95.42%。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乘车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2月27—31日,通过网络对6所幼儿园的3 264名3~6岁幼儿家长进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乘车行为的网络在线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 143份,有效率为96.29%。儿童安全乘车行为比例为38.56%,非安全乘车行为占61.44%,其中车用安全带占31.88%,家长怀抱占21.16%,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占8.40%。独生子女家庭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乘车行为比例(43.75%)高于非独生子女(34.05%),知晓安全座椅立法家长(47.66%)高于不知晓家长(20.88%),儿童安全乘车正确认知(47.58%)高于错误认知(28.54%),高频次佩戴安全带家长(41.25%)高于低频次(1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OR=1.376)、家庭年收入≥24万元(OR=1.368)、知晓安全座椅立法(OR=3.325)、对儿童安全乘车正确认知(OR=1.991)、高频次佩戴安全带(OR=5.231)的家长是影响儿童安全乘车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的应对方式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在广州市越秀区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218例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因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情况、应对方式,采用单因素结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218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患糖尿病者24人(占11.0%),单纯高血压145人(占66.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49人(占22.5%);研究人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为9.2%,其中单纯糖尿病、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分别占8.3%(2/24),6.9%(10/145),16.3%(8/49);积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1.58±0.58)分/条目,消极应对每个条目的平均得分为(1.12±0.51)分/条目;在控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后,消极应对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成正相关(OR=4.446)。结论在广州市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消极应对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将应对方式纳入今后的干预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工作效率低下是否有关联。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查找,确认了12个健康危险因素并对密歇根大学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估问卷进行了修改,用于某市交响乐团员131名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其员工进行了躯体健康检查。结果12个健康危险因素中,压力大占69.4%,其次分别为自我感觉健康差(60.3%)、吸烟(57.0%)、身体活动少(43.8%)、血压高(38.8%)和超重/肥胖(37.2%)。女性比男性(Z=-2.117,P=0.034)、年龄≤38岁的员工比年龄〉38岁的员工(Z=-2.748,P=0.006)、学历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比学历在大学以下的员工(Z=-2.151,P=0.032)的工作效率低下等级要高。压力大和生活满意度差与健康相关工作效率低下有关(压力大,OR=7.045,95%CI:1.627~30.507;生活满意度差,OR=7.229,95%CI:1.455~35.921)。结论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相关工作效率低下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南海区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感染、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2年6月份上报的南海区手足口病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病例中,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0例年龄≤3岁的散居儿童为病例组;按近1:2比例,选择与病例出生日期相近、住址为同一街道社区、近1年未曾患手足口病的散居儿童,共101人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人口学情况、居住地及外出情况、家庭及邻里情况、发病诊疗情况、接触史、活动史和卫生习惯等。利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别对手足口病的4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60名患儿,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1.37±0.61)岁;对照组101名儿童中,男性56人,女45人,平均年龄(1.30±0.90)岁;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外出后很少洗手(OR=3.622)、共用擦手巾(OR=30.086)、最近2周去接种疫苗场所(OR=6.763)、最近2周去村内活动场所(OR=10.692)、常去超市封闭儿童中心玩(OR=11.389)、主要看护者文化程度低(OR=17.028)的儿童患手足口病的风险更大。结论被调查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主要与日常卫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家长应注意消除或减少客观条件的隐患,为婴幼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贫困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及低保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49户低保家庭的0~3岁儿童看护人进行普查,另根据低保家庭儿童年龄和性别在相应居住社区按1∶2比例群组匹配法随机抽样98名非低保家庭0~3岁儿童看护人,共147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及儿童保健服务等信息。结果广州市越秀区非低保家庭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为76.53%,低保家庭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仅为44.90%;低保家庭儿童在18月龄及30月龄的平均身高及平均体重均低于非低保家庭儿童;影响0~3岁儿童是否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为是否低保、看护人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及是否知晓免费儿童保健服务政策。结论广州市越秀区0~3岁儿童、尤其是低保家庭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有待提高,应加大经济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免费儿童保健服务政策的宣传,提高0~3岁儿童规律接受保健服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居民对凉茶的认知情况、饮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居民正确饮用凉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现居住于广州市和肇庆市的居民,用社区街头拦截和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对抽中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对凉茶属性、主要成分的认知,凉茶的饮用状况及饮用习惯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凉茶饮用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54名居民,其中广州1005人(占46.7%),肇庆1149人(53.3%)。男性957人(占44.4%),女性1197人(55.6%);以12—19岁组人数最多(522人,占24.2%);籍贯以广东为主(1781人,占82.7%)。调查对象中98.7%(2127/2154)知道1种及以上的凉茶,49.2%(1047/2127)认为凉茶属于中草药。43.7%(942/2154)知道6种及以上凉茶成分。99.1%(2108/2127)知道任1种凉茶的调查对象曾喝过1种或以上凉茶,其中,有799人(37.6%,799/2127)具有较为固定的凉茶饮用习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0~39岁(OR=1.47)、40—49岁(OR=1.58)、t〉50岁(OR=1.70),籍贯为广东(OR=2.92),现居广州(OR=2.97),知道凉茶成分的种类1~5种(OR:2.28)及t〉6种以上者(OR=3.40)具有饮用凉茶习惯的可能性更大(P〈0.05或P〈0.01)。结论凉茶在广东2城市居民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年龄、籍贯、现居地和对凉茶成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凉茶饮用行为的因素,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宣教及干预,以促进凉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农村地区家庭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对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增城市某农村地区抽取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和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呼吸道症状与生物燃料使用的关系,分析中控制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室内通风情况和厨房使用通风设备情况等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66户家庭,645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其中478人(74.1%)做饭使用生物燃料,167人(25.9%)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生物燃料组过去半年下呼吸道症状(含干咳、咳痰、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1.5%(246/478),清洁能源组发生率为41.3%(69/167)。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生物燃料组发生过咳痰(OR=1.90,95%CI:1.23~2.93)、气喘(OR=6.71,95% CI:1.74~25.85)、胸闷(OR=2.41,95%CI:1.02—5.72)和呼吸困难(OR=5.99,95%CI:1.23~29.28)的风险高于清洁能源组。下呼吸道症状发生风险与生物燃料使用的频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每天都使用生物燃料组相比清洁能源组,出现过和经常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的风险分别是OR=1.72(95%CI:1.14~2.59)和OR=4.10(95%CI:1.40-12.04)。结论广州市农村地区室内生物燃料的使用可能影响居民呼吸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薛城区0~7岁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枣庄市薛城区分层随机抽取7个乡镇的21个村,对2600名0~7岁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调查。[结果]2600名0~7岁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为(80.38±19.62)分,其中,得分为优的占17.97%,良的占33.11%,一般的占35.09%,差的占13.8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家长住在农村(OR=13.151)、农民(OR=5.894)、经济收入低(QR=5.020)、年龄较大(OR=3.340)、文化程度低的、儿童是女性、年龄较大、多胎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结论]薛城区0~7岁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不同人群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就医行为和购药模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疾病的态度和患病后诊疗的情况,分析影响诊疗情况的人15学和社会经济学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结果居民患病后首先采取自行买药治疗比例最高,占62.15%(266人);到医院看病和不采取措施分别占32.48%和5.37%。选择在居住地附近药店购药的居民占74.30%;选择在医院买药的有16.12%。结论调查人群患常见急性疾病后就医比例较低,自行购药治疗者占多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口学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2年广州市户籍居民的平均寿命及主要死因的去死因寿命。方法2012年广州市越秀区和荔湾区户籍人口信息和死亡监测资料分别从2个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按照蒋庆琅建立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共分析越秀区和荔湾区户籍人口1882888人,其中男性941876人(占50.02%),女性941012人(占49.98%)。共发生死亡13460例,其中男性7616例(占56.6%),女性5844例(占43.4%)。总人群死因顺位前8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03.94/10万)、心血管疾病(165.49/10万)、呼吸系统疾病(147.22/10万)、脑血管疾病(89.54/10万)、损伤和中毒(22.99/10万)、消化道疾病(21.88/10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20.29/10万)以及感染性疾病(8.13/10万)。总人群的平均寿命为81.80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9.24、84.49岁。男性中主要去死因寿命损失顺位为恶性肿瘤(3.82岁)、呼吸系统疾病(2.58岁)、心血管疾病(2.42岁)、脑血管疾病(1.17岁)、损伤和中毒(O.46岁)、消化道疾病(0.32岁)、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0.25岁)以及感染性疾病(0.22岁)。女性中的主要去死因寿命损失顺位为心血管疾病(2.97岁)、恶性肿瘤(2.63岁)、呼吸系统疾病(2.05岁)、脑血管疾病(1.28岁)、损伤和中毒(0.40岁)、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0.33岁)、消化道疾病(0.30岁)和感染性疾病(O.08岁)。结论广州市居民的平均寿命呈增加趋势,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居民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校园暴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现状,探讨校园暴力行为学校水平和个人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14所公办小学和6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4~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1年来校园暴力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学生为第一水平,学校为第二水平,拟合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5834名小学生,平均年龄(11.49±1.17)岁,男、女生分别为3281、2553人,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分别为4234、1600人,分别占72.60%、27.40%。在近1年里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率为72.51%(4230/5834);在施暴类型中,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为71.94%(4197/5834),其次为躯体暴力为44.31%(2585/5834);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6.10%(3220/4234)、63.10%(1010/1600);男、女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5.59%(2480/3281)、68.55%(1750/2553)。公办性质学校(OR=2.20)、健康教育不足(OR=1.73)、男生(OR=1.27)、学习成绩一般(OR=1.29)、打网络游戏(OR=1.93)、父母当面吵架(OR=1.56)和打骂的教养方式(OR=1.60)均是施暴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普遍,学校有关部门应针对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5~12岁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抽取沧州地区5~12岁儿童及其监护人,通过问卷方式对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发生遗尿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 054份,其中符合遗尿症诊断标准的儿童为181例,遗尿症患病率为5.93%。181例遗尿症的儿童就诊率为17.68%(32/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399)、年龄(OR=2.487、2.252)、家庭年收入(OR=1.398、1.523)、家庭儿童人数(OR=1.303、1.972)、遗尿症家族史(OR=1.456)、尿路感染史(OR=3.546)、便秘(OR=2.268)、膀胱功能异常(OR=1.77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OR=3.762)、睡眠呼吸障碍(OR=1.605)及睡前水分摄入多(OR=2.881)是5~12岁儿童出现遗尿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5~12岁儿童检出遗尿症的比例较高,且该地区遗尿症儿童就诊率较低,该疾病与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及合并症等诸多因素有关,应组织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