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髋关节外侧切口,直视下复位,C形臂X线机监视下选择最佳髋螺钉进钉点后钻入导针,扩髓、攻丝,置放髋螺钉及钢板螺钉。本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21~89岁,平均60岁。结果 50例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8个月。复位及内固定满意率88.0%(44/50),愈合率为96.0%(48/50),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为68%(34/50)。并发髋内翻为6.0%(3/50),其中2例为髋螺钉钉位不正、1例复位不良。骨不连为4.0%(2/50),均为反斜形粗隆间骨折,DHS固定失败螺钉折断后骨分离所致。1例髋螺钉钉位不正,经早期再手术换钉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 正确掌握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为减少卧床时间,提高疗效,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手术治疗[1].我院1998年6月~2004年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Ⅰ~Ⅴ型骨折5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因手术或合并症死亡,骨折全部愈合。发现髋内翻1例,髋螺钉松动、脱出1例,下蹲困难1例,无螺钉穿透股骨头。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积极手术治疗。选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靠,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122例闭合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121例获随访6~12个月,1例高龄患者术后1个月死亡;2例出现主钉切割,3例在骨折愈合后出现退钉;5例髋内翻、肢体短缩,但均在2 cm以内。结论采用DHS内固定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把应握好前倾角和颈干角度,侧板长度选择准确,复位主要骨折块,术后做好早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至2004年7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Ⅰ~Ⅴ型骨折48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岁。结果获得平均1.2年随访者46例。采用K uderna疗效评定:优18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骨折骨性愈合44例,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4例。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DHS加子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旋转移位的问题。方法采用DHS加子钉(细中空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经临床治疗62例。59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满意。3例发生髋内翻畸形,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结论DHS加子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间骨折能在失状面上防止骨折旋转移位,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从1997年 4月~ 1999年 8月用DHS内固定治疗 2 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 ,平均随访 1年 3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完全随访 ,骨折愈合 ,无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 ,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6% ,疗效肯定。结论 :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X线饥拍片或C型臂监视下,采用95°~135°DHS钢板螺钉对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内固定治疗。结果70例骨折愈合,无并发症产生.骨折疗效评定.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DHS是治疗般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用DHS治疗,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优39例,良25例,差5例,优良率92.75%。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目的 报告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股骨 隆间骨折(A1 16例,A2 12例,A3 4例)采用DHS治疗。结果 经4 ̄11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诊,疗效满意。结论 认为加压螺钉的位置应是在正位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位于股骨距稍上的水平,侧位位于有颈的中轴线上。强调术前准确复位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髋膝踝关节的早期被动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孙富 《临床骨科杂志》2011,14(4):462-46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不能防止术中、术后股骨颈旋转.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院采用DHS结合防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闭合置头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以老年人居多,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我科1998~2002年10月采用经皮闭合置头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失败病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分析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手术失败的原因,为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借鉴。方法 对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用DHS治疗手术失败的26例股骨转子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骨折类型、骨骼质量、髋螺钉的位置及骨折复位的质量,分析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结果在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移位、断裂的26个失败病例中,A3型骨折占69.2%(18/26),A2型骨折占26.9%(7/26),Al型骨折占3.9%(1/26)。骨骼质量差(singh指数<4)的占53.8%(14/26);骨折复位差(移位超过4mm)的占50.0ck,(13/26);髋螺钉位置差(TAD>25mm)的占53.8%(14/26)。结论 病例选择不当、骨折复位不良、髋螺钉位置不佳以及骨骼质量差均是DHS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手术失败的原因。正确的手术指征和精确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比分析InterTAN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2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InterTAN组40例,PFNA组40例,DHS组4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由小到大依次为PFNAPFNA>D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质量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455)。至末次随访时,InterTAN组和PFNA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而DHS组中,4例骨不愈合。随访过程中,InterTAN组发生1例螺钉退出;PFNA组发生4例螺旋刀片切割或退出、2例髋内翻;DHS组发生6例螺钉退出、3例钢板断裂、4例髋内翻。DHS组晚期并发症率显著高于InterTAN和PFNA组(P<0.05)。[结论]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优于DHS内固定,而InterTAN的优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6年3月~2002年3月用DHS共治疗患者29例.骨折按Evans分型,本组Evans ⅠA2例,Evans ⅠB 10例,Evans ⅡA 3例,Evanslib12例,Evans Ⅲ2例.结果 2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6例,良9例,中3例,差1例。结论 如能及时手术良好复位,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AO分类(A1型16例、A2型14例、A3型12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得到随访,随诊6~18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满意。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1,自引:11,他引:91  
目的通过对DHS失败病例结果的分析,得出一种单纯的影像学骨折分类方法,来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阐述骨质疏松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998年6月~2003年6月3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病例,骨折按(BoydGriffin,Evans,AO法)标准分类,骨质疏松按Singh标准分度,根据术后X线片评定复位的成败,即内翻角>100°,股骨头穿孔,螺钉穿出超过20mm或金属物断裂认定为手术失败.结果总共发现97例失败病例,4例为稳定性骨折,93例为不稳定性骨折(Evans分类法),不稳定性骨折伴骨质疏松的病例手术失败率超过50%.结论应用Singh和Evans分类法对术前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和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分类,可以精确地预测术后内固定的成败.对于Evans分类法属于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并伴有Ⅲ级以上骨质疏松的病例,DHS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而应采用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CNKI、Medline、CBM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比较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至少2位系统评价员做独立的文献筛查、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请第3位评价员裁决。所得数据通过RevMan5.0统计软件完成Meta分析,比较PFNA组与DH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结果共纳入了16篇文献中的1 04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DHS组相比,PFN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但是在术后死亡率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时,PFNA内固定可以明显短缩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PFNA内固定在术后死亡率方面优于DHS,对于PFNA的长期疗效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HS)、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0-02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自2010-03—2013-05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86例均获得6~24(16.35±3.15)个月随访。与DHS组相比,InterTan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更早,但手术时间更长、X线透视次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DHS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