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估DRGs付费改革对胆结石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调取某三甲医院2018年2月-10月及2019年2月-10月出院的全部胆结石患者病例,经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匹配后,再进行双重差分(DID)回归分析,评估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的效果。结果 PSM-DID法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未纳入DRGs付费的胆结石住院患者,按照DRGs付费的胆结石住院患者总费用下降了37.43%(P<0.05),药品费下降了55.91%(P<0.05),耗材费下降了77.32%(P<0.05),住院天数缩短了28.13%(P<0.05)。结论 DRGs的实施对胆结石患者控费效果显著,医院需加强成本管控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河南省某三甲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实施的效果,为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河南省某三甲公立医院2019~2020年患者病案首页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以及双重差分法分析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住院次数等指标,评价按病种付费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 按单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后,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38399.31元降到了31302.56元(t=13.898,P<0.001),平均住院天数下降0.94天(t=14.661,P<0.001),再入院率减少12.18%(t=6.729,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费用体系中有明显变化的是耗材费(t=-199.295,P=0.000)、药费(t=9.429,P<0.001)、检查化验费(t=-18.292,P<0.001)、手术费(t=63.759,P=0.000)、治疗费(t=-40.413,P<0.001)以及其他费用(t=56.984,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费有小幅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政策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对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提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2017年医保年度的涉及恶性肿瘤病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双重差分法对相关医疗管理指标及病种结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期间,恶性肿瘤相关疾病住院费用复合增长率(CAGR)为17.44%,本地医保住院人数、住院人次、人均住院次数高于其他患者;次均费用、次均耗材费净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次均药品费用下降,个人负担费用增加;分值分段中>100的人次占比最大,为54.17%,0~100分值段CAGR最高,占77.52%,居中的300~400分值段呈负增长(CAGR-9.40%);涉及恶性肿瘤的病例结算病种700种中仅104个病种按恶性肿瘤病种结算,其中97种人次占比低于1%;本地医保全部病种结算费用为该病种平均值的75.87%.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控制恶性肿瘤相关疾病住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影响有限;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加强了定点医院诊疗行为的选择性,存在诱导住院、分解住院、改变诊断排序的可能性;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病种分值计算方法应进一步优化,建议借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办法测算的标准费用作为分值计算依据,减少病种数量,并为推行DRGs收付费做好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徽省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信息系统,随机在皖北、皖中、皖南各抽取3县,共计9个县,获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全部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清单共计3 365例,采用描述性统计、结构变动度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总体呈下降趋势,皖北总体波动下降、皖南逐年递减、皖中波动上升;药品费和材料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就诊层次、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地区和年份等。结论:实施按病种付费可有效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增长;政策实施要关注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应着重控制药品费和材料费的占比;同时应努力促进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和分级诊疗的实施、合理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手术指征等,从而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某县级医院脑梗死按病种付费患者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度分析,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优化调整医疗费用结构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收集安徽省某县级医院2016-2019年按病种付费住院信息,以脑梗死患者住院数据为例,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院脑梗死患者药品费、化验费...  相似文献   

6.
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病种付费作为一种医疗保险结算方式,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运行已有一段时间,其在一定范围内的实施效果已得到体现。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归纳按病种付费国内外实施现状以及实施效果,探讨分析按病种付费有效实施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比较中医优势病种在中医类医院和综合医院治疗的次均住院总费用的差异,探讨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中医优势病种的费用特点。方法:数据选自北京市58家医院中出院时间在2016-01-01—2019-12-31的优势病种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对提取的住院患者基本数据进行混杂消除。结果:共收集 605 688例优势病种住院患者数据,结果发现中医优势病种整体上在综合医院的次均住院总费用高于中医类医院,中医优势病种在中医类医院的费用结构体现了中医诊疗的特点。结论:未来要积极推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充分考虑各病种特点,将费用结构调整重点放在医疗行为的调整和中医药优势的发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中医住院按病种付费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及权重,为中医按病种付费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法初步构建指标池,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中医住院按病种付费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层次分析法结果显示指标一致性程度较高。结论:初步构建了中医住院按病种付费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中医住院按病种付费管理的绩效评价,但仍需在今后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对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及天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某大型三甲医院2017年7月15日-2019年3月31日脑血管疾病(ICD编码为:I60-I69)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费用信息。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药品费用、西药费用、中药费用进行净效应评估,并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DRGs分组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的住院费用情况,评价DIP的实施效果。[结果]DIP实施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较实施前下降1657.87元。疑难病例组的住院总费用下降5946.90元,药品费用下降596.45元,西药费用下降521.18元;手术组的药品费用下降1555.22元、西药费用下降1683.14元;非手术室操作组的住院总费用下降8594.75元,住院天数下降6.74天,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强化医疗机构的自主管理。在医保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保证门诊等支付方式改革的协同性,警惕住院费用转移;在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病案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控制病人住院费用和住院日的效果。方法利用病案首页关键信息与医保结算费用,对按病种分值付费实施前后的住院费用、住院日、费用结构、城乡或职工医保病人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病种分值付费后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均比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费用结构中药品费、耗材费、其他费均下降,技术劳务费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可有效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促进结构费用优化,但在职工医保病人控费方面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分析DRG付费对中医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疗效价值付费"下的中医优势病种DRG付费方案,体现中西医治疗"同病同效同价",使中医药价值得以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收集临床医学及其他相关医学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从总体水平、3种健康类型、15种患者类型以及最优服务量决策4个方面,以医学生在不同医保支付方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量的决策模拟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医生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支付方式下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量具有显著差异,按项目付费使得医生提供过多的医疗服务数量,而按病种分值付费能够有效规范医生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做出更多适合病人的最优决策。建议继续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应更具灵活性;医生薪酬标准多元化,健全医生激励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测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产科疾病按病种付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现场调查为基础,测算产科常见疾病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及参考值范围,探索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沧州市8所医疗机构的300名产妇的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中位数和P25和P75测算出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参考值范围,利用秩和检验、秩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将各种疾病医疗费用的P75作为费用控制上限;药品费用比重低于国家控制上限;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个数、入院时情况等是影响住院费用的关键因素。结论: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住院天数和术前住院天数,完善病案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按病种付费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分析了按病种付费在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背景与现况。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部分地区积极探索了单病种定额或限额付费,虽然比较简单,但在现实条件下具有可操作性;城市医疗机构单病种定额付费做的研究和尝试比较多,包括病种、成本、费用标准、质量监控4个方面,但是在可操作性方面比较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对心血管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DIP政策实施前后收治的64 970份心血管病种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分析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广州医保、其他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的影响。结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广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49 060.62元下降到46 984.24元(t=-6.924,P<0.001),自负金额减少2 104.67元(t=-10.654,P<0.001),住院天数下降0.40天(t=-8.824,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医保支付方式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在两个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费用结构中有明显变化幅度的分别是综合医疗服务费(t=53.403,P<0.001)、诊断费(t=50.198,P<0.001)、治疗费(t=22.804,P<0.001)、西药费(t=-12.488,P<0.001)、血浆和血浆制品费(t=-7.93,P<0.001)、耗材费(t=-17.901,P<0.001)以及其他费用(t=-115.07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耗材费,同比减少5.53%。以“风险级别”为分层标准对人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双重差分法分层分析,政策效果仅发生在人均住院天数中“中低风险级别”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优化费用结构,但仍需加强控制重点费用类别,并未能充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和达到促进分级诊疗目的,需提高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州市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差异.方法:以某大型三甲医院2016-2019年286833例DRG 入组病例住院费用为研究样本,通过广义线性模型,校正CMI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不同病组(ADRG)的住院费用变化趋势是否一致.结果: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广州市医疗保险病例住院费用中...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博弈论角度对按病种付费政策进行分析,认为单病种定价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而导致医院和患者的部分效益受损,使社会总效益无法达到最大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要建立"按病种付费"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分析论证了建立按病种付费机制的必要性,研究制定了病种分性、医院分级、治疗方法分类、疗效分等的“按病种付费”机制框架,探索了“按病种付费”标准的制定与调整方法,“按病种付费”制度实施遇到的新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行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试点改革,有助于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优化中医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南京市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的可行性分析,从病种选择、疾病编码、支付标准探索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的实施途径。结论按中医特色病种付费试点改革需要在中医特色病种优势发挥、按病种付费支付明确和中医临床路径执行规范的基础上,完善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稳步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助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RBRVS、DRGs和按病种付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按病种付费模式给出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RBRVS和DRGs的关键构成和计算方式进行梳理。结果:我国的按病种付费存在以成本代替费用、各类成本统一处理、较难区分病种难度和风险的缺陷。结论:RBRVS和DRGs系统中人力成本与非人力成本分类处理、设置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等,对我国按病种付费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