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明利 《地理教学》2012,(19):13-14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沙漠、沙漠化、荒漠化、沙化、风沙化等是一组在讨论沙漠化问题时经常出现的,相互联系区别的概念。有必要作一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3.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区域   总被引:19,自引:30,他引:19  
王涛 《中国沙漠》2004,24(1):1-9
沙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是我国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由于原生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形成发展的时空范畴不同、成因的主导因素不同和演变的可逆性不同,要求我们在开展沙漠化基本问题的探索、确认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区域,为国家沙漠化防治战略决策的制订和技术措施的执行提供科学依据,使沙漠化防治工程在国家有限经费的投入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作者通过对近50年来野外考察和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总结,指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半干旱地带草原区和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土地退化区,在过去的50年里,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要部分也是在这些区域内。所以,它们是中国北方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区域。根据不同时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和演化的特点,依据其自然地带原则和发展强度原则,将我国沙漠化土地划分为4大区29个亚区,应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6.
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   总被引:43,自引:10,他引:33  
当前,沙漠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文简略介绍了联合国机构、美国、苏联有关科学家对"沙漠化"概念的定义和内容解释,重点从我国的科学实践出发,从时间、空间、分布、成因、景观及发展趋势上探讨了"沙漠化"的内容,提出了"沙漠化"程度的判断指标、指征和辅助指征。对"沙漠化"概念的讨论,可使开发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以使沙漠化土地整治与恢复的实践能获取更为明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本文基于对脆弱性概念发展的简要回顾,结合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脆弱性,提出沙漠化脆弱性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其次,梳理国内外关于脆弱性评价的文献,依据沙漠化系统的特点阐释了沙漠化脆弱性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最后,列举沙漠化脆弱性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中国沙漠化脆弱性评价的未来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9.
走向世界的中国沙漠化防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3,自引:19,他引:24  
王涛 《中国沙漠》2001,21(1):1-3
沙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是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主要类型,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正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根据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的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10.
徐雯 《地理教学》2019,(1):44-46,8
新课标正式颁布后,如何将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了广大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实验模拟等手段,充分考虑了学生地理学习的需求,渗透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分歧由来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陈广庭 《中国沙漠》2001,21(2):209-212
自从Desertification-词引入我国以来,对其概念一直争论不休,尤其含概的范围没有定论,各家所发表的沙漠化国土面积差额甚大,有几倍之巨,使人莫衷一是,也给有关部门决策带来困难,作者认为中国各种风蚀荒漠和荒漠化土地的基本数字是清晰的,只是因为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导致究竟哪一部分算做沙漠化土地有争论,其中,最主要的有偏重自然因素的地质历史和偏重人为因素的历史观点的区别,可以通过有益的讨论,统一对概念的认识,求得一致,另外,作者提出把从17世纪初开始的小冰期,气候干冷,沙尘暴频发作为现代沙漠化过程开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15.
荒漠化概念及其实践意义雏议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周劲松  濮励杰 《中国沙漠》1996,16(2):191-195
根据近年来有关荒漠化会议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对荒漠化概念进行雏议,认为水土流失(水蚀)是荒漠化(即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重视和开展该地区土地退化的研究对于荒漠化理论和社会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天中 《地理教学》2020,(10):22-25
本文结合文献研究和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实践构建了“区域”统摄下的核心概念体系学习进阶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位分析和课标对比分析,初步制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进阶模型。结合本校高二选考地理班学生的学情,以“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一节为例,笔者尝试设计促进学生从水平二向水平三进阶的教学案例,并就学习进阶设计与实施、核心素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董玉祥  刘毅华 《地理研究》1993,12(2):94-102
本文回顾了我国沙漠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新进展、争议问题及最新动向等作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现状、特征与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裘善文  张柏  王志春 《地理科学》2003,23(2):188-192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制约着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该区土地荒漠化具有脆弱性、可恢复性和可逆性的三性特征。采取不同实用技术,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并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荒漠化概念中的"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亚平 《中国沙漠》2003,23(6):709-713
目前国内外关于荒漠化概念存在许多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关荒漠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及防治实践。造成荒漠化概念众说纷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对荒漠化的概念缺乏"度"的规定。因此,作者进行了荒漠化概念中"度"的讨论,提出应该在荒漠化的定义中对作为其本质的土地退化加以某些"度"的规定,并在对荒漠化概念中"度"的解释基础上提出了有关荒漠化定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