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张华  李淑芹  丁丽  崔巍 《吉林医学》2006,27(6):641-642
目的:健康教育是儿科门诊患儿及家长在输液的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及增加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方法:护理人员遵守护理健康教育原则,学习和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运用护理程序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知识宣教。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患儿及家长了解和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护理知识,熟悉了输液的全过程。结论:护士在患儿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更好地配合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教育过程,把科学的育儿知识及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位患儿的家长.使患儿及其家长掌握增进健康知识,与医护人员建立共同目标,来改变患儿的不健康行为或问题,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转变护士的护理观念,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巩固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效。我院在全院开展了由专职健康教育宣教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在儿科实行了专职健康教育宣教员挂牌上岗,明确了工作目标,收到明显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丽 《吉林医学》2010,(27):4830-4831
目的:提高儿科输液室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方法:完善儿科输液室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实行弹性排班,有效分配现有的人力资源,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进行培训,采取内容及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结果:患儿及家长受到了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有效避免了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避免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方法:完善儿科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实行弹性排班,有效分配现有的人力资源,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进行培训,采取内容及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结果:患儿及家长得到了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有效避免了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避免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输液中心护士分层级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输液室资料。将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的患者及患儿家长100例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患者及患儿家长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比常规整体护理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输液中心护士分层级护理在健康教育中能明显提高患者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  相似文献   

6.
曹宁  么会荣  韩佳恩 《吉林医学》2007,28(2):199-199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直接桥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而护理工作是通过与患者沟通来完成的.从患者的入院介绍到入院后健康教育再到出院前的注意事项以及执行各项护理处置等,而儿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更加需要运用语言技巧,从而提高家长的信任度.儿科护士沟通的对象主要以患儿家长为主,所以儿科护士要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还要讲究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了解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强,健康教育工作愈来愈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门诊儿科病人往往因为家长心情焦急,急于就诊,患儿哭闹引起环境嘈杂等原因而使护士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有了一定的难度,而在患儿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已在治疗中,家长的心情较为平静,而此过程时间较长,和护士接触的时间较多,输液室的护士可抓住这一时机,在治疗的同时或空隙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相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59-326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有计划、有顺序、完整全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路径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健康教育中,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帮助患儿家长全面、详细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标准健康教育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风湿免疫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将200例风湿免疫病主要陪护家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对家长进行随机教育,观察组按标准健康教育途径进行教育.结果:有92%的家长认为健康教育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对照护患儿有很大的帮助,受益匪浅.结论:实施了标准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显著高于未实施标准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对于规范护理行为和提高护士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漆平  徐碧英  凌其英  王青彦 《四川医学》2011,32(12):2039-2041
目的调查儿科监护室患儿家长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指征的认知,为优质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优质护理认知调查问卷,对儿科监护室护士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与患儿家长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存在差并,二者既有共同观点,又有各自独特见解。结论护士对患儿家长优质护理指征的准确把握是提供优质护理提高家长满意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目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护患纠纷,虽然没有达到经济赔偿的地步,但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儿科正常工作。其发生原因是服务观念滞后、护士对患儿病情观察不及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人员不重视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就其发生原因提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护士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技巧、输液前要进行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病情、做好家长健康宣教工作等一系列护理对策,以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2.
徐彬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407-408
目的 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120名住院患儿及其家长采用浙江省护理中心制作的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作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普遍低于全院综合护理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t=2.615,P<0.05).儿科护士对整体护理流程执行欠到位,健康宣教不够细致,及对患儿和家长支持程度低,是导致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结论 儿科护士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文化教育,更新服务理念,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在门诊儿科输液室的实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儿科输液室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科室环境、治疗流程,输液中孩子的照看、疾病的预防及护理等知识的宣教.结果 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患儿家长的预防保健能力,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预防保健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是科室落实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徐天燕  来晓玲 《浙江医学》2023,45(17):1882-1884
目的 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方法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7 月在龙游县 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 248 例患儿及家长(每例患儿对应 1 名家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 理干预)和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每组 124 例。通过护理纠纷发生率、家长满意度、健康教育 评估、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心理韧性评价综合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结果 试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 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儿科护理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检查配合评分、护理配合评分和治 疗配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患儿心理韧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儿 科门诊综合性健康教育的开展,降低了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了家长满意度,对提高儿科门诊护理管理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玉梅 《中原医刊》2004,31(23):47-4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病房的护理实施。方法:多种多样,灵活运用,有书面形式教育、问答式教育、示范式教育、讲课式教育、电化教育、随机性教育等,针对儿科病房的特点展开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患儿主动接受并配合治疗,护理顺应性提高。结论:对儿科病房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密切了护惠关系,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患儿家长的卫生知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密切了护患关系,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日期,明显提高了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扩大了健康知识的宣传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标准健康教育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将160例JIA病主要陪护家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对家长进行随机教育,观察组按标准健康教育途径进行教育.对接受能力较差,年龄偏大的家长,反复讲解,直到其明白为止.结果:有92%的家长认为健康教育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对照护患儿有很大的帮助,受益匪浅.结论:实施了标准健康教育途径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显著高于未实施标准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对于规范护理行为和提高护士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儿科服务的范围是医院周边附近的社区居民及所在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收治的疾病多是常见病,如:婴幼儿高热惊厥、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喉炎、婴幼儿中耳炎、婴幼儿扁桃体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发热待查、轻症紫癜等儿内科常见病。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由于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逐步建立,患者健康意识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等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熟练的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许多儿科护理学科以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等。儿科护理人员要想了解患儿的社会、心理和健康情况,必须与患儿家长经常交谈,交流信息。儿科护士肩负的责任更大,同时对其产生的压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健康教育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及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进行的健康宣教。如何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满足患儿及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刻地体现整体护理内涵和整体护理的连续性,一直是临床和护理部探讨的问题。根据临床实践和总结,我院预防保健科和护理部共同制定了儿科《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格并于2007年1月开始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利于获取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利于掌握患儿的病情信息,利于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利于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本文结合实际,简要分析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儿科输液因其服务对象特殊,家长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等要求不断提高,容易发生护患冲突。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应该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沟通技巧,提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