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巍  余良主  王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364-1367,1371
目的: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药物对肝损伤的保护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1周白酒胃灌注模型组(1周组),2周白酒胃灌注模型组(2周组),4周白酒胃灌注模型组(3周组)和8周白酒胃灌注模型组(4周组)。阴性对照组胃灌注生理盐水3d,1周组、2周组、4周组和8周组分别给于白酒胃灌注1周、2周、4周和8周。实验结束后,收集肝脏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AST、TG活性及肝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周组ALT活性(89.73±15.06)高于阴性对照组(78.59±11.62)升高(89.73±15.06 vs.78.59±11.62,P<0.05)外,模型1周和2周组ALT、AST和TG活性无明显差异;模型8周组AST和TG活性升高(166.49±15.73 vs.154.07±9.38;0.93±0.21 vs.0.71±0.19;均P<0.05),而ALT活性显著上升(112.36±9.84 vs.78.59±11.62,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1周和2周组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差异;模型4周组SOD活性显著下降(98.41±12.60 vs.127.52±13.09,P<0.01),而MDA含量升高(6.05±1.47 vs.4.62±1.24,P<0.05);模型8周组SOD活性降低(109.76±23.05 vs.127.52±13.09,P<0.05),而MDA含量无变化。显微镜下显示,4周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而8周组大鼠则出现典型的酒精性肝纤维化表现。结论:采用酒精浓度为45%的白酒灌胃,观察到大鼠不同时期酒精性肝损伤的改变,可将该模型运用于护肝药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对预防酒精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受试组灌胃牛初乳冻干粉(350mg/kg)30d,第30天时,与模型组同时灌胃50%乙醇(12mL/kg),对照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且不服用酒精,禁食12h后处死小鼠。取左叶肝测试生化指标,并取样固定后制作肝病理切片。结果受试组与酒精模型组谷胱甘肽(GS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高,差异显著(P<0.05与P<0.01),但受试组甘油三酯(TG)较模型组高,有待研究。肝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肝脂肪变性损伤评分值较对照组高达4.5倍,而牛初乳冻干粉受试组与对照组评分值相似。结论牛初乳冻干粉具有预防酒精肝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氧化应激的产生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被普遍认为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Nrf2是目前发现的抵御外源性刺激和毒物的抗氧化应答反应的核心途径之一,在许多药物或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解毒中具有重要作用,Nrf2的缺失或激活障碍,会加重氧化应激状态、破坏细胞内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稳态,导致细胞毒性、功能障碍、凋亡,甚至死亡。本文对Nrf2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乙醇所致酒精性肝损伤的抑制作用,探讨可能机制。②方法用50%乙醇灌胃造成肝损伤模型,同时用高(0.08g /kg)、中(0.04g /kg)、低(0.02g /kg)剂量白藜芦醇灌胃干预,设正常和模型对照组,连续灌胃10天。检测指标:小鼠一般状态,测定体质量,肝重与肝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③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降低,血清 ALT及 AST活性显著升高,肝匀浆 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有所升高,血清ALT及AST活性显著降低,肝匀浆 MDA明显降低,SOD含量升高,并呈明显量效关系;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明显气球样变性、坏死和明显炎细胞浸润,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肝细胞坏死病变程度。④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肝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复制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300~340g,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酒精肝损伤模型组按10mL.kg-1给予56°白酒灌胃,喂饲基础饲料,连续灌胃3周。实验期未,空腹12h,20%乌拉坦麻醉后,心脏取血制备血清及10%肝组织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并取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酒精模型组血清ALT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肝脏病理切片提示酒精模型组肝脏发生炎症甚至坏死。结论每日灌胃56°白酒10mL.kg-1连续3周,可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
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复制经典的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工具。方法根据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配方配制含酒精和不含酒精而热卡相同的液体饲料。23只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5)、无酒精液体饲料组(n=9)、酒精液体饲料组(n=9)。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常规饲料,无酒精液体饲料组与酒精液体饲料组分别定量给予相应液体饲料自动饮服。8周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肝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活性、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酒精液体饲料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TG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较正常对照组和无酒精液体饲料组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同时抗氧化物质减少;酒精液体饲料组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等病理改变严重。结论自行配制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可成功复制出早期酒精性肝损伤病理改变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小鼠急性、亚急性、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差异,探讨稳定、可靠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复制方法。方法:以CCl4油溶液(油为食用植物油)为材料,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灌胃等给药方式,固定给药时间,观察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考察肝损伤模型复制的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果: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急性肝损伤,使血清ALT明显升高,但只有高剂量才能升高AST;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亚急性肝损伤,CCl4中剂量组不仅可使血清ALT明显升高,还能升高AST;灌胃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慢性肝损伤,CCl4各剂量组不仅可使血清ALT明显升高,还能升高AST,作用稳定,且呈浓度依赖性。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急性、亚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坏死严重,组间没有明显区别;而慢性肝损伤模型出现肝细胞变性、部位肝组织坏死,浓度间呈现不同趋势。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模型复制稳定、病理特征明显,更有利于用于考察药物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舒丹  厉有名  虞朝辉 《浙江医学》2002,24(9):524-525,530
目的:复制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情况。方法:每日予大鼠以1.5ml/100g的剂量灌食56度的白酒,4、8、12周后观察肝脏变化情况。结果:每日予大鼠灌食56度白酒1.5ml/100g可在4、8、12周时出现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各种表现,如脂肪变性、炎症改变及肝纤维化等,这些表现以12周时为甚。结论:每日灌食56度白酒1.5ml/100g可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研究酒精性肝病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40%及50%的酒精,分别灌胃4周,共8周。8周后测定大鼠血清ALT、AST、TG、TCH;第4、6、8周各解剖1只模型组大鼠,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学改变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8周后,对照组大鼠的肝指数为(2.77±0.26),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为(3.63±0.75),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ALT、AST、TG、TC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肝脏组织有炎症、坏死、脂肪变性。结论酒精灌胃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稳定,病理改变与临床类似,可为临床酒精性肝病的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饮酒对肝脏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过量饮酒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据统计,三分之二的酗酒者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纤维化,严重的可发展为肝硬变或肝细胞癌.为深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理机制,筛选有效预防和治疗本病的药物,选择一种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十分重要.它必须与人类酒精性肝病特征相似,病变有一定发展过程,即明显分期,形成率高,死亡率低,造模方法简便易行,造模停止后病变逆转缓慢,便于药物干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多种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且造模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本文作者就国内外这方面研究近况作简要介绍,为今后建立更有效的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新 《中外医疗》2015,(3):124-125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对于酒精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门诊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酒精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以饮食干预联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0例以单纯的硫普罗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γ-GT指标分别为(60.3±48.1) U/L、(78.2±42.2) U/L、(71.4±31.3) U/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ALT、AST、γ-GT 的(71.2±50.3) U/L、(91.3±50.4) U/L、(80.2±32.1)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IL为(17.6±14.7)μmol/L与对照组患者TBIL的(17.8±15.5)μmol/L差别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患者的临床治疗,以评分标准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评分的优良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优良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联合硫普罗宁对于酒精肝的治疗效果显著,适用于我国患有酒精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饲料及药物进行3种不同的建模方式,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特点,为NAFLD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昆明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9只).实验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活动情况、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等变化情况.结果 相比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体质量增高最显著,高糖高脂饲料组次之,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种模型肝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血糖、血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肝脏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均出现肝脏脂肪变性,其中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肝脏脂肪变性最严重,为最优建模方法.结论 不同处理方式都可制备NAFLD模型,但肝脏损伤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酒精性肝损害不同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超声检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各项生化指征证实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条件,临床除外其它肝病及显性心脏病者为研究对象。设A、B两组,A组为病变组,依据病变程度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B组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病变组肝动脉、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流速(Vmea)、血流量、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与正常组对照。综合分析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酒精性肝病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A、B两组入肝血管血流参数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I、PI与之呈正相关。结论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酒精性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动态检测肝脏流入道血流参数变化对本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产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国产四类新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120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GSH 1200mg加入10%GS 250ml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30天。对照组60例,以意大利Laboratorio Farmaceutico C.T.s.r.l 生产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GLT)为对照药,用药剂量、途径、疗程同GSH。观察指标 肝功能、血脂、消化道症状和体征。结果:治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清ALT、AST复常率分别为75.0%(45/60)、75.44%(43/57)和76.67%(46/60)、76.27%(45/59)( P均>0.05)。治后1月随访GSH治疗组显效率65%、有效率10%,对照组显效68。33%、有效10%,两者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黄疸消退。个别病例皮肤搔痒,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注射用GSH治疗酒精性肝病,对肝功能恢复及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由于长期酗酒引起肝脏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LD的相关机制并未研究透彻,需要通过改进目前现有的动物模型或建立一种新的更全面的ALD动物模型去模拟人类ALD。ALD的实验动物模型,特别是啮齿类动物,已被广泛用于模拟人类ALD,理想的酒精性肝病啮齿动物模型将有效地模拟酒精对人类肝脏的方方面面。但到目前为止,常用的动物模型都存在一定缺陷,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人类ALD。本文对ALD发病机制、ALD啮齿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科研人员建立ALD啮齿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and obesity-caused 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re in a rising trend. ALD has become the second popular disease following the viral liver disease. A total of 90 % intaken alcohol were metabolized in the liver; long term alcohol consumption would induce liver cells to fat degenera tion, necrosis or even regeneration, and ultimately lead to ALD.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s usually concealed and can gradually develop into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HCV infection plus alcoholism or ALD concurrently infected HCV ca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iver disease such as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epidemiology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two diseases, mechanisms of action, prognosis and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C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左凯  孔丽  李凯述 《中原医刊》2011,(23):32-3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铗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7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应用肌苷注射液、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21d。治疗组93例在此基础上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 构建小鼠 NAFLD 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 4 周)、AAV-Vehicle 组(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 AAV-Vehicle)和AAV-PTHrP组(注射PTHrP 过表达腺相关病毒)。实验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收集小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油红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评估小鼠肝脏损伤及脂肪代谢水平。250 μmol/LFFAs诱导小鼠正常肝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24 h构建NAFLD细胞。根据有无PTHrP处理分为PTHrP组、对照组。油红及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程度;CCK8试剂盒检测PTHrP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动物实验:对比AAV-Vehicle组,AAV-PTHrP组小鼠体重下降更为快速;AAV-PTHrP组小鼠肝脏谷草转氨酶(P<0.05)、谷丙转氨酶(P<0.05)、甘油三酯(P<0.01)、游离脂肪酸(P<0.05)水平,NAS评分以及SA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 P<0.05),肝脏脂滴堆积更为明显。细胞实验:同时加入PTHrP,小鼠及人NAFLD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更为明显(P<0.01),且细胞活性下降(P<0.05)。结论 PTHrP可能通过促进肝细胞脂滴沉积,加重MCD诱导的小鼠NAFLD。  相似文献   

19.
钱建德  何立杭 《吉林医学》2011,(32):6784-678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醇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组三组,每组各20例,疗程均为20 d。复方甘草酸苷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d;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d;联合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120 mg/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8 g/d。结果:治疗后,三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复方甘草酸苷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比两药单用对乙醇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4周,B组(模型组)给予高脂脂饲料喂养4周;4周内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4周后取材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肝脏HE染色病理学检杏,并计算肝指数.结果:模型组肝指数、TG明显高丁埘照组,AST、AL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学检查证实模型组肝脏呈轻巾度脂肪肝变性.结论:成功建立适用于脂肪肝供肝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