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地黄饮子为主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出血术后肢体、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53例)予地黄饮子为主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予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以地黄饮子为主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出血术后肢体、语言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对实施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偏瘫肢体肌力恢复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观察组下床锻炼时间和出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采取心理干预、肢体功能锻炼、针灸治疗等干预措施,可尽早恢复偏瘫肢体肌力,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天数和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不同手术时机对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本文对应用微创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的3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2-2005年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入院时均伴有一侧肢体偏瘫。依据发病距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9~7岁,平均(56.28±9.04)岁;右侧瘫8例、左侧瘫6例;发病距手术时间<6h。B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3~84岁,平均(55.07±10.12)岁;右侧瘫12例、左侧瘫13例;发病距手术时间6~48h。表1两组术后3个…  相似文献   

4.
连续4次脑出血一例姜美子吴光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中图法分类号R743.34患者,男,63岁.该患于1993年7月6日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楚,即到我院做头部CT,示左侧丘脑出血,出血量为.3...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致舞蹈病较脑梗塞引起者更为少见 ,现将我院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 1:男患 ,5 1岁。因突然头痛 ,右侧肢体瘫痪 0 5h于1999年 4月 2 8日入院。 6a前曾因左侧肢体瘫痪在本院诊断为“脑出血、高血压病” ,经治疗后生活完全自理。检查 :Bp 2 0 /15 ,嗜睡 ,完全运动性失语 ,颈软 ,双眼球向左侧共同偏视 ,右侧鼻唇沟变浅 ,伸舌不能。右上下肢肌力Ⅰ级 ,右侧Bwbinskj征阳性。血糖及抗“O”正常。脑CT示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出血量约为 45 3ml,右侧壳核区有一棱形软化灶。治疗后意识转清 ,入院第 5d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86例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患者进行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对其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3.72%、并发症发生率为6.99%,同对照组患者的67.44%和23.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84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肢体抽搐半天”于2010年9月14日入院。患者于中午进餐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继而出现四肢抽搐、意识障碍,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1rain后抽搐停止,神志转清,但仍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外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侧颞叶、顶叶梗死,脑萎缩,来我院就诊,以“脑梗死、高血压痛”收入内科病房。  相似文献   

8.
夏清 《安徽医学》2018,39(3):375-376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3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无力8个月"于2017年12月4日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患者2017年4月3日凌晨上厕所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致跌倒,伴昏迷,家人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急诊头颅CT提示左侧丘脑出血,量约20 mL,遂收住神经内科抢救治疗.4日复查头颅CT示出血量增加致50 mL,中线移位.家人要求转至省立医院,并于当日急诊行左额颞叶开颅血肿清除术.5月4日入住我院高压氧科,经治疗后,患者右侧偏瘫,可持拐步行,简单言语表达,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12月4日患者因右侧肢体活动无力8个月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于2008年5月8门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入院。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脑出血(20.78ml),经住院治疗、脱水降压对症治疗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鲍捷 《包头医学》2009,33(2):99-10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护理的最佳方案。方法:自2006年3月~2008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智瞳孔变化,做好呼吸道、引流管、口腔、皮肤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48例患者术后1~6个月,7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再出血,18例致残,23例痊愈,病死率14.6%。结论:通过护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顾兴忠 《大家健康》2014,(7):226-226
目的:总结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常见问题与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9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观察至出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总结术后护理体会。结果:90例患者经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和护理治愈40例,好转43例,死亡2例,住院时间7-45天,平均住院14天。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它能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高血压病史6年,2004年12月因突发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瘫痪、很快进入昏迷0.5h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检:血压260/140mmHg(1mmHg=0.133kPa),昏迷,GCS5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双肺有痰鸣音,右侧肢体疼痛刺激屈曲,左侧肢体疼痛刺激无反应、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急诊颅脑CT检查: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46ml,血肿破入脑室系统,侧脑室、第3、4脑室见积血,中线向左移位〉0.5cm,环池受压变窄。立即行降血压和降颅内压治疗,拟急诊行小骨窗开颅右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急诊术前准备,入院15min内即送入手术室。  相似文献   

13.
病例1,患者男性,78岁。主因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活动无力2小时于2004-4-21收住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80/100mmHg,处于浅昏迷状态,双眼球向左侧凝视,双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疼痛刺激无反应,左侧肢体疼痛刺激可抬离床面,右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侧Babinski征阳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0岁,主因膝部感觉障碍2个月,左上肢及躯干麻木1个月,无力、小便困难2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原因出现右侧膝部发热,左侧膝部发凉,1个月前洗澡时,发现左侧躯干及左上肢麻木,同时右膝部麻木,右脚心抽搐,小便急,入院前两天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有时排尿困难而来院。既往史:半年前曾患带状疱疹。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4/10kPa,神清语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在病情稳定后2~5d康复治疗,并与在病情稳定后10.14d进行康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肌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肌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均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早期康复(病情稳定后2~5d)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16例穿刺引流3~4d后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瞳孔、意识恢复正常;22例5~7d出血停止,偏瘫肢体肌力大部分及语言功能恢复出院,平均住院37d;4例因出血量较多致呼吸衰竭者于穿刺引流24h~6d死亡。3个月后随访,14例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可自理:19例肢体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需他人协助料理;5例日常生活完全需他人料理。结论:对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科学合理的精心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偶可发生颅内血肿。但发生在对侧硬脑膜下者更属少见。我院曾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例1:男患,68岁。1个月前不慎跌倒,4d前出现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于1997年11月6日住院。查体: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肌力级,右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头颅CT扫描示左侧额、颞、顶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术中见陈旧性血200ml,术后1d症状缓解拔管,引流量约100ml。术后7d出院,2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头颅CT扫描示右侧额、颞、顶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术后症…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脑梗塞治疗过程中再发生脑出血的原因较多 ,我科于 1998年 2月~ 1999年 8月 ,因大面积脑梗塞收治过程中发生脑出血者有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患者男 ,60岁 ,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5年。查体 :血压 2 0 /12kPa ,言语不清 ,左侧肢体肌力Ⅱ级 ,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扫描示 :右侧基底节区大片状低密度影 ,边缘模糊。诊断 :脑梗塞。治疗给予尿激酶溶栓 ,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及抗凝、降压对症处理 ,1周后言语清楚 ,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 2周后患者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后即感头痛 ,左…  相似文献   

19.
顾康琛 《安徽医学》2010,31(12):1559-1560
临床病史患者女性,5岁,左侧肢体乏力20 d余,右侧肢体无力10 d。患者于20 d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外院治疗未见病情好转(具体用药不详),于10 d前又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病程中无发热、恶心、呕吐,发病前无感冒、腹泻病史。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脑出血伴有血栓危险因素的患者治疗比较棘手,如以下病例:老年男性,55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既往患有难治陛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绞痛及高脂血症。约10年前右侧肢体曾有一次轻微卒中。入院时所服药物为:阿司匹林75mg,1次/日;阿托伐他汀10mg,1次/日;苄氟噻嗪2.5mg,1次/日;雷米普利2.5mg,1次/日;氨氯地平5mg,1次/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