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沈红  李龙  赵勇 《解剖学报》2011,42(3):345-349
目的 探讨3种免疫抑制药(雷帕霉素、环孢霉素A和紫杉醇)在骨髓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对分化的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60只C57BL/6小鼠颈椎脱臼致死,无菌操作制备骨髓前体细胞,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雷帕霉素(100μmol/L)、环孢霉素A(1mg/L)和紫杉醇(20μg/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混...  相似文献   

2.
HE+PAS+改良 Warthin-Starry染色技术联合诊断放线菌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是由以色列放线菌、牛放线菌或赖氏放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主要侵犯颌颈部和胸腹部。正常人口腔中的牙垢、龋齿、牙周袋、扁桃体陷窝等处均可找到放线菌,一般情况下不引起疾病,属于内源性条件致病菌。本病散在发生,发病率极低,易误诊为肿瘤,因而寻找一个简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重组多主枝孢霉变应原蛋白Cla h8,有利于进行变应原的标准化,为标准化抗原的临床特异性诊断与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从多主枝孢霉菌体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Cla h8编码基因,将其连入pET-19b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 Star(DE3)pLysS,经诱导表达后,进行提纯复性,用Western blot和Dot-blot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重组多主枝孢霉变应原Cla h8蛋白可以与多主枝孢霉过敏患者的血清中IgE和IgG抗体特异性结合,与天然蛋白具有相似的免疫活性。结论:制备并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重组多主枝孢霉变应原Cla h8蛋白,可用于多主枝孢霉变应原的标准化,克服天然提取物的非单一性及标准化难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刺五加植物内生放线菌CWJ-256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同源进化分析对菌株CWJ-256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抗菌活性追踪方式,对CWJ-256发酵液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薄层色谱显色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其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基于Gluc报告系统对化合物3的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学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菌种鉴定显示Streptomycessp.CWJ-256为生黑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melanosporofaciens;从该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efomycin G(化合物1)、11,11'-O,O-dimethylelaiophylin(化合物2)、elaiophylin(化合物3);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评价显示,化合物1和3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增殖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385和2.118μmol/L)。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学评价显示,化合物3对流感病毒A/WSN/33(H1N1)具有一定抑制效果。结论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sp.CWJ-256可产生多个洋橄榄叶素类次生代谢产物,显示出抗细胞增殖、抗病毒等多种活性。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actinomyces)菌体小,结构简单,只有菌丝,直径0.5~1 μm,形态与细菌和真菌都有相似之处~[1].放线菌为丝状杆菌,分支状菌丝扭结在一起.通常在HE染色切片上,能观察到中心呈蓝色菌丝体,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嗜伊红棒状体,呈分叶状、多角形的菌落,直径100~300 μm.当病变组织中含有少量菌体情况下,可选用六胺银染色法,经改良在胃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染色,从而提高了放线菌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6.
交链孢醇单甲醚是从林县污染粮食中分离的互隔交链孢霉的提取物,经进一步纯化结晶获得,它是该霉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本文用V_(79)细胞突变的方法进行了交链孢醇单甲醚的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S-9和加S-9情况下,交链孢醇单甲醚均能诱发V_(79)细胞6-巯基鸟嘌呤抗性突变,随交链孢醇单甲醚剂量增大,突变频率增高,具有直线回归关系(P<0.01),但不加S-9时比加S-9时致突变作用更强,提示交链孢醇单甲醚是直接致突变物,可能与食管癌病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早在1909年,Correns和Baur就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非孟德尔遗传现象,但真正开始线粒体遗传的研究是在大约本世纪五十年代。当时Ephrussi等相继(1949,1955年)发现了面包酵母(Saccharcmyces cerevisiae)的三种“小菌落”(Petite)突变种(现称小突变种),Mitchell等(1952)发现了克拉杀粗糙链孢霉(Nurospora crassa)的“慢”(poky)突变种。这两种突变种各与一种线粒体功能的异常有关,并以非孟德尔的形式遗传,这提示线粒体中可能含有遗传物质。六十年代,细胞化学研究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继证明线粒体中含有DNA。近几年  相似文献   

8.
如今,临床耐药菌株的迅速出现和癌症威胁的不断上升迫使人类不断寻找新的化合物来治疗顽疾.纵观新化合物的发现史,它们中的大多数来自资源微生物.其中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生境中的放线菌(Actinomycetes,ACT),因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新颖、作用独特,有着广泛的抗菌、抗肿瘤活性,成为开发新型抗菌、抗肿瘤药物的宝贵资源,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天然源抗生素有超过三分之二是放线菌产生的,其中链霉菌属放线菌作为放线菌家族的优势菌种,已经成为探索和发现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宝库.放线菌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类别抗生素,例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多烯类和烯二炔类等.本文重点介绍放线菌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秦风华 《现代免疫学》1990,10(5):316-317,305
<正> 环孢素 A(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结构为环状11肽化合物。原先是在从多孢木霉菌和柱孢霉菌两种真菌中筛选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时偶然发现的。最初发现CsA在弗氏佐剂诱导的关节炎中具有和保泰松相似的抗炎作用,后来发现CsA具有强的免疫抑制效应,而且没有明显的骨髓毒性。这就使许多学者从研究其抗炎作用转移到重点研究其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抗移植排斥作用。对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国外各Cyclosporin—A,商品名Sandimmum)是由多孢木霉菌(Trichodermapolysporun)和柱孢霉素(Cylindrocarpon lucidura)代谢产生的一个环状+-肽化合物,除cyclomorin—A外,还有同系物B……L,除Cyclosporin—A有免疫抑制作用外,C和G亦有免疫抑制作用,本文讨论Cyclosporin A组份,临床前药理,毒理方面的研究概况。 1、环孢素的药理作用 环孢素A是一个选择性的细胞免疫抑制剂,作用于T淋巴细胞系统,抑制IL-2的生成,同时抑制Mφ生成IL—1,但并不抑制Mφ吞噬.游走和趋化活性。环孢素有别于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另一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不象其他免疫抑制那样引起治疗对象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人原癌基因HER2/neu的细胞外区域(ECD)基因修饰的重组生孢梭菌,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OE-PCR将HER2/neu ECD基因连接到厌氧菌的内β1,4-葡聚糖酶的启动子和信号肽基因(eglAp)下游,构建融合基因eglAp-HER2/neu;将其插入大肠杆菌-厌氧菌穿梭质粒pIMP1,构建重组质粒;首先将重组质粒导人大肠杆菌DH5α内并进行鉴定;然后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导人生孢梭菌.利用红霉素抗性筛选重组生孢梭菌;采用菌液PCR鉴定阳性克隆.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插入质粒pIMP1内的eglAp-HER2/neu融合基因序列及读框正确.菌液PCR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IMP1-eHER2/neu成功转化生孢梭菌;经过20多代抗生素压力筛选,重组生孢梭菌仍能稳定携带pIMP1-eHER2/neu.结论:成功制备了重组质粒pIMP1-eHER2/neu生孢梭菌的稳定转化株,为其进一步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人IL-12(hIL-12)基因和乳腺癌靶基因HER2/neu胞外区(ECD)分别修饰的生孢梭菌工程菌,探讨其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hIL-12和HER2/neu ECD的基因分别连接到厌氧梭菌的内源性β-1,4-葡聚糖酶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eglAp)之后,得到融合基因eglAp-hIL-12和eglAp-HER2/neu。将融合基因插入大肠杆菌-厌氧菌穿梭质粒pIMP1,得到重组质粒pIMP1-ehIL-12和pIMP1-eHER2/neu。将重组质粒首先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后,再用电穿孔法转化生孢梭菌;利用红霉素抗性筛选阳性克隆,采用菌液PCR和质粒提取鉴定阳性克隆,采用ELISA法对生孢梭菌培养上清中目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内的融合基因eglAp-hIL-12和eglAp-HER2/neu序列和读框正确,菌液PCR、质粒提取和ELISA结果显示hIL-12和HER2/neu ECD基因成功修饰生孢梭菌并表达。经过20多代抗生素压力筛选,重组生孢梭菌仍能稳定携带和表达外源基因。结论成功获得hIL-12和HER2/neu ECD基因分别修饰的生孢梭菌工程菌株,为进一步的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密度感应信号对粘性放线菌ATCC19246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性放线菌是口腔常见菌 ,与根面龋、难治性根尖周炎及牙龈炎均有密切关系。一般规律当细菌生长达到一定浓度时 ,积累的信号分子能够使单个细菌感应到周围细菌的数目 (bacteriumdensi ty)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密度感应 (quorumsensing)。密度感应实质上是一种细菌间交流系统 (celltocellcommunication) ,细菌通过这种信号系统 ,可以在每个细胞间传递、交流信息 ,并以此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 ,达到共同适应、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目的。本研究目的观察密度感应信号对粘性放线菌标准株ATCC…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额外小染色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外小染色体(extra small chromo-some),也称超数染色体(supernume-rary chromosome),是指一类多于正常染色体数(2N)的小染色体,其起源及意义尚不十分清楚。关于人类额外小染色体的研究最早见于Ellis(1962)的论文。作  相似文献   

15.
著 述鼠疟模型作为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保护性的探索试验……………………………… 董文其 毕惠祥 李 明 曲利芝 ( 1 )……………………………………………………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序列测定郑春福 吴少廷 陈雅棠 高世同 林 敏 ( 7)…………………酶联免疫转印技术 (EITB)在检测人类脑囊虫病患者血清IgG和IgG4 抗体中的应用吴 静 李雅杰 刘 平 王 慧 ( 1 8)………………………………………………………寡孢节丛孢属菌对绵羊寄生线虫第 …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均重视香菇多糖(Lentinan)的抗肿瘤和免疫学特性。为进一步探讨香菇多糖的药理作用,我们观察了深层发酵培养的香菇孢子内多糖和孢子外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香菇孢子内多糖和孢子外多糖(以下简称孢内糖和孢外糖)均由河南省医药工业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保存液对尸体标本质地的影响以及应用研究。方法取相同标本在新型保存液与传统保存液进行保存,分别在保存6个月和1年后肉眼观察标本色质、霉变程度,手感标本质地,测量尸池内液体挥发量,感受有无刺激性气味,并观察记录菌落数。结果新型保存液对尸体保存的手感质地,刺激性气味,霉变程度,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都优于传统保存液。结论新型标本保存液挥发量小,无刺激性气味,液体无沉淀,成本低廉,标本湿润无霉变,而且能更好的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更适用于高校实验和教学。  相似文献   

18.
河南林县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林县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的污染率高于低发区。该霉菌的乙醚、乙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诱变性,将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纯化,确定了数种有效成分,其中之一为交链孢酚(alternariol, AOH)。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9.
交链格孢变应原提取液致敏组分及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交链格孢变应原提取液致敏组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Immunoblot)及放射性变应原吸附(RAST)抑制试验对交链格孢变应原提取液进行了分析。结果SDS-PAGE结果发现,交链格孢变应原提取液含有的蛋白条带较多,其中以相对分子质量(M_r)为92×10~3、90×10~3、67×10~3、55×10~3、53×10~3、47×10~3、45×10~3、37×10~3、33×10~3、29×10~3、18×10~3等含量最为丰富。Immunoblot发现有7种蛋白能与交链格孢特异性IgE结合,它们分别是92×10~3、87×10~3、67×10~3、53×10~3、45×10~3、29×10~3、22×10~3;RAST抑制试验结果显示,5种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达到50%抑制率时,相对应稀释度的交链格孢变应原提取液的蛋白含量为3.7μg。结论该种变应原提取液具有较强的变应原活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发光酶免疫分析(LEIA)方法进行环孢霉素(Cyclosporine)治疗药物监测(TOM).用定标、质控、回收率、精密度、抗干扰等对LEIA进行评价,并对用药达稳态浓度后肾移植患者的肝素抗凝全血中的环孢霉素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定标、质控均符合实验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9.6%,CV为2.1%,高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高、低总蛋白等对LEIA的干扰误差均<10%.肾移植患者无药物中毒反应和排斥反应,环孢霉素血药浓度平均值为190.3μg/L.LEIA法测定环孢霉素血药浓度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