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国杰 《印染》2023,(8):96-97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技艺的一种,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从扎染装饰图像来看,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从扎染技艺来看,其是一种非遗文化。与现代数码印花技术相比,扎染艺术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包括风格、质地以及效果等。将扎染艺术融入室内软装陈设中,既能满足人们对室内软装陈设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拓展室内软装陈设的创新思路,有利于构建新时代扎染艺术空间的软装陈设风格与潮流。  相似文献   

2.
高倩 《染整技术》2024,(4):91-94
分析陕西非遗扎染传承面临的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非遗扎染的生产效率,并在色彩设计、图案设计、工艺设计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扎染图案,研究非遗扎染技艺的传承策略,提出新的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3.
金薇薇  张丁伟 《印染》2023,(9):97-98
扎染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从扎染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古代时期扎染工艺是将多种植物进行染色,使其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扎染工艺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后,开始重视扎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此来促进扎染工艺的长远发展。扎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要结合现代的设计思维与方式,挖掘扎染产品的文化内涵、色彩属性和使用功能,将扎染工艺通过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得以传承,同时以产品设计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式将传统工艺中的精髓元素进行继承与发扬,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传统扎染工艺在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发展,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还能提高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非遗传承视角下,针对其特定的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从非遗传承视角来分析扎染工艺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乡村非遗服饰品为中心,分析了非遗产品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非遗的艺术元素采集与提取,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从人体建模、服装结构设计以及面料工艺的模拟、再现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乡村非遗文化以更多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艺术染整”作为区别于传统扎染和工业印染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其丰富柔性的工艺表现和“人文染整”特征,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扎染手工限制,在纺织产品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通过对家纺产品发展现状和“艺术染整”工艺的分析,探讨了“艺术染整”应用于家纺产品研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手工扎染具有独特的工艺技巧和艺术价值,从传统手工扎染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价值出发,结合室内软装设计的具体产品内容,探讨传统手工扎染的工艺创新、扎染效果创新、材质创新,更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与归纳扎染的艺术特点,分析总结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原则,通过分析扎染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以扎染的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并与现代市场需求结合,通过扎染实践案例的设计应用,总结出扎染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方法,从而将扎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下去.  相似文献   

8.
吴敬  梁惠娥  顾鸣 《纺织导报》2006,(10):144-146,148
“艺术染整”作为区别于传统扎染和工业印染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其丰富柔性的工艺表现和“人文染整”的特征,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扎染手工限制;其再造差别化、艺术化面料肌理,不仅独具中国民族特色,更能与现代时尚创意接轨,因此在纺织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通过对家纺产品发展现状和“艺术染整”工艺的分析.探讨了“艺术染整”应用于家纺产品研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统印染技艺的复兴,扎染文创产品设计方面存在同质化严重、与生活实用脱节、产品形象低端等问题。创新需要继承和突破,文章从传统扎染基础技艺的学习实践出发,探究扎染图案形成原理,借鉴前人的优质扎染作品,探索实用与艺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扎染技艺,为传统扎染工艺复兴与当代扎染文创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南通扎染为例,从反思层面出发,探索如何增强用户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连接和参与度,促进南通扎染的传承和发展。该研究通过情感共鸣、互动参与和引导反思等方式,引导用户主动了解和体验南通扎染,增强其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连接、情感认知和情感认同。提供了一种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地方非遗文化的新路径,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和非遗价值,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艺术特点的探究,寻找西兰卡普元素再设计的新思路,扩展到服饰、包装设计的应用中,服务于土家族非遗特色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文化的历史悠久并植根于民间。在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独特的装饰趣味和艺术感染力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扎染艺术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不仅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传承。文章以现代时装需求为导向,探索扎染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并且引发人们将我国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再应用的更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扎染艺术是一项历史底蕴深厚的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扎染艺术的工艺技法和审美特性为服装设计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感。立足于当下,当代扎染艺术继承与创新了传统扎染艺术的扎染工艺与技法,并在新技术、新工艺手法以及新设计理念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拓展和创新了扎染艺术设计的新内涵。周怡编著的《扎染艺术设计新概念》(2016年2月1日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以国内外扎染艺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化地论述了传统扎染工艺在现代服装  相似文献   

14.
扎染是我国一种民间物理防染工艺,其传统的手工技艺产生了大量变幻莫测、极具韵味、非笔墨能够描绘的图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统扎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扎染,是受现代科技、人文艺术、个性化审美影响的产物.从现代扎染的产生及其产生的必然性入手,探讨了现代扎染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并指出现代扎染在未来的时尚领域里必然担任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扎染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扎染也在如今语境下创新出新的扎染艺术语言。现聚焦现代艺术中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对现代扎染带来的影响,以点线面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现代扎染艺术中的点线面元素及其表现方式与情感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旭  王辉 《西部皮革》2024,(1):102-104
扎染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极富艺术性,且发展历史悠久。文章通过文献研究、跨学科分析和系统分析,探讨了扎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国内外染色艺术的研究现状和扎染艺术在新中式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并探究了扎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为扎染工艺在新中式服装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阅书.悦心     
《纺织科学研究》2014,(7):110-111
《现代扎染艺术》 【编辑点评】现代扎染艺术是传统扎染的经典传承与大胆创新。本书从扎染艺术与技术两个层面全面论述了现代扎染的构思、设计、制作过程,以图文对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现代扎染创作与欣赏的审美理念、风格与趣味。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文脉与发展潜力,扎染艺术魅力的奥妙,  相似文献   

18.
扎染艺术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扎染的艺术形式和工艺特色出发,结合民宿室内装饰的设计理念,探讨民宿发展的趋势、扎染艺术的特征、扎染艺术应用的创新形式、图案的创新,更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民宿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白族扎染与自贡扎染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风靡一时的传统纹样因遗失、损坏等因素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且经典作品难以复原。为了防止扎染传统经典图案的消失难觅,创新扎染图案样式,提高图案的创作效率和更新产品形式,促进扎染纹样的传承与发展。建立扎染图案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对扎染图案的色彩与形式的平面化保存与立体化复原。研究发现,扎染传统图案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实现传统图案样式与色彩的保存,在平面设计软件与立体软件的辅助设计下还可以实现扎染色彩、纹样的创新设计与可视化存储,既为扎染图案的传承保护和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也为改变扎染图案的单调性,实现图案与产品形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以"非遗"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设计之间不断融合做创新点,论述当前"非遗"产品设计开发的概况,引入服务设计思维,以非遗楚香产品为例,以用户旅程图形式挖掘消费者在"非遗"产品中流程中每个接触点的问题,解决流程中的触点问题,以流程中的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的设计提升消费者在"非遗"产品中的服务体验,给产品设计以更完善的配套设计,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消费者对"非遗"产品使用的可持续性,促进非物质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