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协同处置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电厂300 MW燃煤锅炉污泥干化焚烧处置工程,对污泥干化系统及污泥掺烧对煤粉炉的影响展开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污泥干化系统的物料能量平衡计算得出圆盘式污泥干化机的热效率为74.96%,重点分析了污泥干化系统各部分的能耗情况;通过对比掺入污泥后混合燃料和设计煤种的各组分特性,分析了污泥掺烧对原煤粉锅炉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掺烧比例低于3%时,对煤粉炉的实际运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220t/h掺烧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济南锅炉集团公司开发设计的一台220 t/h掺烧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布置结构、设计特点及运行情况.该锅炉作为公司在印尼的一个项目,采用当地的棕榈壳作为掺烧燃料,根据此燃料的特点对该锅炉进行专门设计且设计制造的锅炉运行情况良好,对我国在燃烧生物质发电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锅炉制造》2021,(3):8-10,21
为不同的掺烧比例、不同的掺烧位置对炉膛出口烟温、炉膛出口污染物浓度及炉膛出口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在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0MW试验台为上进行热态试验,以生物质颗粒与煤粉耦合燃烧为基础,设计了9组不同的工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掺烧20%以下生物质颗粒时,对锅炉的着火、稳燃、炉膛出口烟温及燃尽率没有明显影响;在炉膛再燃区喷入生物质颗粒最为适宜,在掺烧20%的生物质颗粒时,NO_x从589mg/Nm~3降低到312mg/Nm~3,降低了47.04%,SO_2从636mg/Nm~3降低到449mg/Nm~3,降低了29.40%。  相似文献   

4.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生物质作为一种绿色零碳的清洁燃料,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稻壳、秸秆、木屑三种不同生物质颗粒以不同的粒径和煤粉掺烧,对比分析了不同生物质颗粒和煤粉掺烧时炉膛内生物质颗粒轨迹、停留时间和燃尽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生物质颗粒以10%热量比和煤掺烧,生物质颗粒在炉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保证燃尽,整体生物质颗粒燃尽程度较好,并从数值模拟结果中选取4种掺烧生物质工况用于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焦炉煤气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煤粉在特殊的流化状态下燃烧并产生蒸汽的设备.而焦炉煤气和煤粉是两种形态完全不同的燃料,其燃烧过程和机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即燃烧煤气,又不影响煤粉正常循环流化和燃烧,保证锅炉额定出力,是锅炉改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热平衡方法确定了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焦炉煤气的最大掺烧量,并就掺烧煤气后对锅炉性能及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掺烧焦炉煤气锅炉改造工程为能源的再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掌握兰炭燃料特性基础上,首次开展电站煤粉锅炉掺烧兰炭试验,系统地分析典型兰炭与配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烟煤锅炉的适应性。认为电站煤粉锅炉燃用兰炭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试验机组可以实现安全稳定燃用33%比例的兰炭。电站锅炉燃用兰炭具有减轻炉内结渣、大幅降低烟气污染物生成量、对低热值煤具有较好替代作用等优势。针对兰炭对制粉系统以及机组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议采用"利用制粉系统研磨出力余量大比例掺烧兰炭"的预混掺烧兰炭掺烧方式以及"预混+防磨+燃烧调整"的燃用兰炭原则。  相似文献   

7.
煤粉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对煤粉燃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湛志钢  陈刚 《动力工程》2004,24(2):179-182
针对某钢铁企业实际燃用的燃料,计算得到了高炉煤气掺烧率变化引起的烟气生产量变化和燃料理论燃烧温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中煤粉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缩短、炉膛温度水平下降是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在一维炉和滴管炉上进行的温度对该种煤粉燃尽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炉煤气掺烧率超过20%时飞灰可燃物含量急剧上升的原因,从而提出基于燃尽的煤粉锅炉掺烧高炉煤气的最佳热量掺烧率应该在25%左右。图5表3参6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煤粉与生物质气混燃对锅炉燃烧特性以及燃烧产物的影响,基于Aspen软件搭建了生物质气化模型,得到气化效率最高时的生物质气;基于Fluent软件搭建生物质气与煤粉的混合燃烧模型,在保证锅炉总输入热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煤粉锅炉掺烧10%不同的生物质气的锅炉炉膛温度分布和主要的烟气组分。结果表明:在分别掺烧10%的松木气、秸秆气和木屑气后相对于纯煤粉燃烧,炉膛燃烧区温度由1 843 K下降到1 789 K,炉膛出口烟温增大,O_2和CO出口体积分数增大,CO_2出口体积分数降低,NO_x出口质量浓度值由原来的548 mg/Nm~3降到50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锅炉掺烧印尼褐煤发生的燃烧及制粉系统问题,提高锅炉掺烧印尼褐煤安全运行水平,在某600MW四角切向燃烧的电站锅炉中,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的两种方法,选取锅炉运行的各种典型工况,研究了印尼褐煤投运方式、掺烧比例对燃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磨煤机研磨褐煤时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下部燃烧器投运印尼褐煤,采用中部或上部燃烧器投运褐煤方式时,炉顶烟气温度更接近锅炉设计运行工况;相比印尼褐煤30%、70%掺烧比例,50%掺烧比例更有利于燃烧器区域燃料燃烧的稳定性;磨煤机研磨褐煤时,在风煤比例为2.3~3.0时,可控制一次风温度大于55℃,磨煤机运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比分析生物质与燃煤直接燃烧和生物质气耦合燃煤对锅炉运行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基于660 MW燃煤锅炉和30t/h生物质气化炉,搭建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锅炉系统模型.在额定工况下,选取松木、木屑、污泥3种生物质,进行气化,对比分析生物质和生物质气与燃煤耦合燃烧2种情况下的锅炉运行性能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生物质直接掺烧提高了炉膛燃烧温度和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均低于纯煤燃烧的锅炉热效率.生物质气掺烧降低了炉膛燃烧温度,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松木气的炉膛燃烧温度降低了45.26℃,木屑气的排烟温度降低了为41.32℃.生物质气掺烧对NOx减排效果更为显著,木屑气掺烧生成的NOx质量浓度最低;生物质直接燃烧对SOx的减排效果更好,松木掺烧生成的SOx质量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比分析生物质与燃煤直接燃烧和生物质气耦合燃煤对锅炉运行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基于660 MW燃煤锅炉和30t/h生物质气化炉,搭建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锅炉系统模型.在额定工况下,选取松木、木屑、污泥3种生物质,进行气化,对比分析生物质和生物质气与燃煤耦合燃烧2种情况下的锅炉运行性能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生物质直接掺烧提高了炉膛燃烧温度和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均低于纯煤燃烧的锅炉热效率.生物质气掺烧降低了炉膛燃烧温度,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松木气的炉膛燃烧温度降低了45.26℃,木屑气的排烟温度降低了为41.32℃.生物质气掺烧对NOx减排效果更为显著,木屑气掺烧生成的NOx质量浓度最低;生物质直接燃烧对SOx的减排效果更好,松木掺烧生成的SOx质量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
山东某公司一台75 t/h CFB生物质发电锅炉由于燃料变化而出现运行问题,通过调整燃料配比并分析秸秆掺烧其他燃料时锅炉运行参数的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为同类型生物质锅炉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3.
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是当前煤电实现低碳化的最佳途径。文章借助某电厂300 MW煤粉锅炉掺烧生物质的热力试验结果,从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生物质直燃耦合对燃煤机组的影响,并对掺烧生物质可能引起的锅炉受热面的沾污和腐蚀、SCR脱硝催化剂的中毒、湿法脱硫石灰石活性的削弱、制粉系统出力和效率的下降、灰渣利用的限制以及燃煤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下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为我国燃煤机组的低碳绿色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烟煤掺烧石油焦对煤粉炉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煤焦掺混比的燃烧试验,研究石油焦掺烧对煤粉锅炉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及运行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煤焦掺混比的燃烧试验,研究石油焦掺烧时煤粉锅炉运行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及运行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掺烧生物质燃气对燃煤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选取某电厂亚临界300 MW锅炉作为研究对象,搭建生物质燃气与煤粉的混合燃烧模型,对纯燃煤工况和混燃工况开展数值模拟,其中混燃工况按锅炉总输入热量的20%计算生物质燃气量,通过改变生物质燃气的喷口位置分析炉膛内的速度场、温度场、烟气组分及污染物NO_x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纯燃煤工况相比,掺烧生物质燃气后炉膛最高温度、出口烟温和NO体积分数降低;在不改变炉膛总体结构的情况下,生物质燃气喷口位置对炉膛温度分布和NO排放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锅炉燃用固态煤粉和气态高炉煤气两种燃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锅炉排烟温度高,影响了机组的带负荷能力,降低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找出了导致排烟温度高的具体原因,有锅炉漏风、一次风和三次风掺冷风、受热面积灰严重以及大量掺烧高炉煤气等问题,采取了提高一次风温、降低一次风压等调整措施和下两层煤粉火嘴改造、吹灰器改造等设备改造措施,保证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张小桃  李娜  骞浩 《节能》2013,32(1):15-18,2
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玉米秸秆与煤的掺烧过程进行建模与模拟,研究在不同的生物质掺混比例及含水率下,锅炉运行性能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独燃烧煤粉相比,随着掺烧比例的增大,生成的理论烟气量和烟气热损失增大,锅炉效率有所降低,气体污染物NO及SO2减少;随着生物质含水率的增大,NO的排放量减少,而SO2的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锅炉燃料热值下降带来的问题,在328 MW煤粉锅炉上进行了石油焦与烟煤的掺烧试验.结果表明:掺入20%石油焦,可使燃料热值明显提高,且不会对着火产生明显影响.掺入位置对锅炉燃尽特性影响很大,仅在下两层磨煤机掺入石油焦时,飞灰含碳量变化很小;当石油焦比例增加或在上层磨煤机也掺入石油焦时,飞灰含碳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七种CFB锅炉燃料掺烧典型工况数据,分析入炉燃料指标对CFB锅炉燃烧运行的影响,同时对CFB锅炉设计燃料指标重新修正,并提出适应CFB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入炉燃料指标,用于指导煤炭掺烧和煤炭采购,对CFB锅炉入炉燃料指标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