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介绍铜离子浓度自动分析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电解铜箔、电镀铜、化学沉铜、污水处理等工艺中铜离子浓度的在线分析、在线监控以及实现其他相关的辅助控制功能,该产品已经用于生产,并已经获得专利。  相似文献   

2.
排入自然环境中的含铜离子废水有着较大环境和健康危险。文章采用不同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铜离子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铜试剂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相关系数大的优点,其对水中铜离子线性检测范围为0~1.6 mg/L,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20.999,适于进行水溶液中铜离子溶液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铜表面化学蚀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绒霞 《应用化工》2005,34(5):277-279
应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和配位场理论,对以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铵组成的蚀刻溶液的铜表面化学蚀刻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铜被硫代硫酸钠氧化为铜离子,铜离子与碳酸氢铵提供的氨分子迅速形成稳定的铜氨络离子。研究了各组分浓度、温度对蚀刻速率的影响作用,并进行了蚀刻溶液对钢设备的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铵浓度的增加,蚀刻速率增大,而碳酸氢铵的浓度受硫代硫酸钠浓度的限制,蚀刻溶液对钢设备没有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同时测定铜、锌的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水质自动监测仪的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量程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仪器测试要求,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足实验室质控要求。该自动监测仪可应用于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及在线预警监测等,可为应急现场提供连续、快速、准确、高效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快速控制沉淀法(RCP)对配制水中碳酸钙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该法具有节省时间、重复性好等特点。采用RCP法研究了铜离子的阻垢效果,结果表明:铜离子适合作阻垢剂,在300mL水溶液中(钙离子质量浓度为400mg/L),当铜离子质量浓度为8mg/L时,水垢达到完全抑制。其抑制作用是铜离子参与碳酸钙晶核形成,阻止晶核生长。  相似文献   

6.
瞿广飞  吴淼淼  宁平  郭辉 《化工进展》2013,32(10):2497-2500,2517
对低浓度含铜废水(10~50 mg/L)进行了电渗析浓缩实验研究。实验在自制电渗析装置中进行,电渗析反应槽内置交替排列的阴、阳离子交换膜,从而将反应槽分隔成阴、阳极极室、清室和浓室。废水中的铜离子由于电场力的作用透过离子交换膜被富集浓缩。实验分别考察了直流电压、极板间距、通电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效率和浓缩倍数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显示,温度20 ℃、电压8 V、pH=7,极板间距360 mm、通电时间1 h时,铜离子去除效率可达90.4%,浓缩倍数为3.5,清室铜离子浓度为1.44 mg/L。  相似文献   

7.
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杜卫刚  许干 《四川化工》2007,10(3):43-45
将凹凸棒土用硫酸改性处理,然后用于对含铜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本文研究了硫酸浓度、含铜废水的浓度、pH值、振荡时间、凹凸棒土用量等因素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顾利坤  徐洪傲  李博  魏永刚 《化工进展》2021,40(5):2900-2908
针对湿法炼锌副产物铜镉渣氧化酸浸液成分特点,采用旋流电积工艺回收其中的金属铜。研究了不同旋流电积工艺对电积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及杂质离子迁移规律的影响,并对不同电积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段旋流电积可使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从44.14g/L降低到1.42g/L,而分段旋流电积可使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从1.42g/L继续降低至0.5g/L以下,溶液中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可从96.78%提高到99.20%,阴极电流效率可从90.52%提高到98.49%。当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到10g/L左右及以下时,杂质离子在阴极与铜发生共沉积现象逐渐明显,分段旋流电积得到的阴极铜产品光泽度及形貌质量较一段电积更好。与一段旋流电积工艺相比,分段旋流电积工艺具有电流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制定了快速测定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条件下三异丙醇胺与铜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橙黄色配合物。用光度法在波长430nm处测定镍,铜配离子对测定无影响,可以直接得到镀液中镍的质量浓度。在波长680nm处测定铜和镍的总吸光度,利用已测得的镍的质量浓度用差减法计算铜的质量浓度。镀液中的铁杂质与三异丙醇胺生成无色配离子,不干扰铜和镍的测定,镀液中的配位剂焦磷酸钾及其它组分对测定无影响。实验表明,本法测定铜和镍的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85%和1.0%,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98.3%。本法简练,快速而准确,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电极的选择与测量我厂用脂肪酸钠萃取浸出液中的铜离子,使铜离子浓度由0.01克/升以上降至0.01~0.001克/升(不能低于0.001)。长期以来铜离子浓度是以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的。该法只能间隔一定时间进行测定,因此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不能及时掌握。我们曾采用铜离子选择电极和甘汞电极来测量,但由于  相似文献   

11.
韩耀霞 《安徽化工》2012,38(3):33-35
铜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含量过多也会使植物中毒。通过旱田土壤对铜离子吸附能力的测定试验,了解旱田土壤中铜离子的迁移转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旱田土壤对铜离子的吸附量也在增大;土壤含腐殖酸越多,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越强;旱田土壤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与相同条件下背景土壤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12.
对腐植酸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螯合剂(EDTA、腐植酸)会大大提高电动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效果,螯合剂与铜离子生成水溶性络合物,提高了铜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EDTA作为比较试验,在强化电动修复铜离子污染土壤的迁移效果上没有腐植酸的强化效果好。当施加的腐植酸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10mg/L)时,可以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效地提高铜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效果,并使得铜离子在阴极附近富集。  相似文献   

13.
选用钠基蒙脱石和叶蜡石两种粘土矿物吸附水中的铜离子,研究了pH值、铜离子初始浓度和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所得的热力学数据与等温线方程模拟,发现这两种矿物吸附铜离子的模型均较符合朗缪尔模型,说明在粘土矿物的表面吸附位点基本上是相同的。将动力学数据与几种动力学方程进行模拟,发现粘土矿物吸附铜离子的动力学更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速率不仅跟吸附质的浓度有关,也跟吸附剂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磁絮凝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磁絮凝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铜离子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静沉时间、温度、pH值、磁粉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为100mg/L,pH值为8.0,静沉时间为20min,磁粉投加量为400mg/L时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铜离子去除率超过了97%,出水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低于...  相似文献   

15.
张艺  彭蕾  李丽  张治华  刘新 《净水技术》2023,(9):132-141
选择油菜籽荚作为吸附柱填料,并将该吸附柱用于水溶液中铜离子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中Box-Behnken design试验对影响吸附柱处理水溶液中铜离子的条件,即铜离子溶液pH、铜离子初始浓度、填料加入量(柱高)进行考察和优化。此外,使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扫描、表面电荷测定等方法对吸附铜离子前后填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油菜籽荚填料吸附柱对水溶液中铜离子呈现出较好的处理能力,影响吸附柱对水溶液中铜离子处理效能的条件排序为:铜离子溶液pH>填料加入量(柱高)>铜离子初始浓度。在最优处理条件下,即溶液pH值为5.0、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使用1.25 g (柱高为11.1 cm)填料的吸附柱对铜离子溶液处理量至少可达400 mL。表征结果显示:使用该吸附柱对铜离子溶液处理过程中,其填料表面发生了钾、钙元素消失,铜元素新增,以及-OH、-C=O、酰胺I、酰胺II基团偏移与电荷改变的现象。说明离子交换、基团络合和静电吸引行为在油菜籽荚填料吸附柱对水溶液中铜离子处理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余少英 《应用化工》2011,(10):1735-1737
利用油茶果壳活性炭填料柱对水中铜离子进行动态吸附。探讨了pH值、初始质量浓度、床层高度等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果壳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铜离子,随着床层高度的增高、pH的增大和初始浓度的减小,油茶果壳活性炭填料柱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穿透曲线位点向右移。通过数学模型得到的速率常数、相关系数、平衡吸附量和动力学参数,能较好地描述油茶果壳活性炭填料柱吸附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以沙柳活性炭纤维(ACF)吸附水体中的Cu(2+)离子,讨论吸附时间、ACF投加量、pH、温度及溶液浓度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沙柳ACF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为4.1,ACF投加量0.4 g,温度45℃,铜离子溶液浓度100 mg/L,吸附时间90 min的条件下,ACF对铜离子去除率达70%,且pH是影响铜离子去除率的第一因素,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理想地描述沙柳ACF对铜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铜熔炼烟灰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N902萃取剂从中分离回收铜,并将铜元素进行富集。研究了萃取剂浓度、相比(O/A)、溶液pH值、振荡时间对铜萃取分离的影响,以及反萃剂浓度、相比、振荡时间对铜反萃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剂质量分数12%、相比(O)/(A)=1∶2、溶液pH值为2.0、振荡时间6 min的萃取条件下,通过两级逆流萃取,铜、锌、铁的萃取率分别为98.26%、1.29%、2.28%;铜与铁、锌的分离系数分别达到4346和2425,实现了铜与铁、锌的有效分离。在选定反萃剂硫酸铜浓度为2.5 mol/L、相比(O)/(A)=2∶1、振荡时间6 min的条件下,通过两级逆流反萃,铜的反萃率为94.68%,反萃后铜质量浓度达到7.04 g/L,相较于浸出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提高了约3.72倍,实现了铜离子的富集,得到的硫酸铜溶液可用于电积铜生产。  相似文献   

19.
沙柳活性炭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柳活性炭纤维(ACF)吸附水体中的Cu~(2+)离子,讨论吸附时间、ACF投加量、pH、温度及溶液浓度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沙柳ACF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为4.1,ACF投加量0.4 g,温度45℃,铜离子溶液浓度100 mg/L,吸附时间90 min的条件下,ACF对铜离子去除率达70%,且pH是影响铜离子去除率的第一因素,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理想地描述沙柳ACF对铜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速镀铜溶液铜离子浓度升高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亮酸性镀铜工艺中 ,常常会出现铜离子浓度降低 ,需要补充硫酸铜的现象 ,如果是用块状磷铜阳极 ,需要在阳极棒上排满磷铜块 ,最好的办法是用装满磷铜球的钛蓝作阳性 ,以增加阳极面积 ,避免铜离子浓度降低。但在高速镀铜工艺中 ,情况恰恰相反。我厂高速镀铜溶液的总体积约为 1 5m3 ,每天铜离子升高约 2g/L ,即每天阳极溶解的铜比阴极析出的铜约多 30kg。如不及时处理 ,当铜离子浓度高于 73g/L时 ,镀层粗糙、变脆 ,由于硫酸铜在阳极析出 ,使阳性钝化 ,槽电压升高 ,生产难以正常进行。1 高速镀铜溶液铜离子浓度上升的原因1 1 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