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性质是决定枸杞产量与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从土壤肥力因素入手,讨论了盐碱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养分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综述了其影响宁夏枸杞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对宁夏盐碱地改良及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青海和宁夏枸杞子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对应聚类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样品的品质与其微量元素组成和样品来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青海和宁夏11个不同产地枸杞子中Zn、Cu、Fe、Mn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最近测定结果及锌铜比(Zn/Cu)组成原始测量数据矩阵,采用对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青海和宁夏两地枸杞子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宁夏中宁、中卫、平罗、石嘴山、黑城地以及青海河湟谷地、青海格尔木的枸杞品质主要与Zn、Mn2个微量元素相关;Zn/Cu对青海都兰产枸杞品质影响较大;Fe对宁夏银川产枸杞品质影响较大;Cu对宁夏某枸杞研究所、青海诺木洪产枸杞品质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得到了不同产地枸杞子的品质与其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产地枸杞子资源的开发栽培、采收加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海和宁夏枸杞子中微量元素的对应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永丽  董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19-15120,15143
[目的]对青海和宁夏枸杞子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对应聚类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样品的品质与其微量元素组成和样品来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青海和宁夏11个不同产地枸杞子中Zn、Cu、Fe、Mn 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最近测定结果及锌铜比(Zn/Cu)组成原始测量数据矩阵,采用对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青海和宁夏两地枸杞子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宁夏中宁、中卫、平罗、石嘴山、黑城地以及青海河湟谷地、青海格尔木的枸杞品质主要与Zn、Mn 2个微量元素相关;Zn/Cu对青海都兰产枸杞品质影响较大;Fe对宁夏银川产枸杞品质影响较大;Cu对宁夏某枸杞研究所、青海诺木洪产枸杞品质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得到了不同产地枸杞子的品质与其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产地枸杞子资源的开发栽培、采收加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1年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宁夏中宁枸杞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要求,对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2011年宁夏中宁气候条件对枸杞全生育期及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促进当地枸杞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枸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根据中国北方6省(区)多点采样化验资料和2000~2001年宁夏银川芦花台园艺场田间试验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聚类方法,分析了影响枸杞品质的因子,并从中筛选出对枸杞品质影响较大的8个因子,对影响枸杞综合品质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判,建立了宁夏枸杞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式方法可以反映枸杞质量地域间的差异和同一地区年季间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正>枸杞是中国"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资源,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枸杞"甘美异于他乡"的特有品质。基于此,分析枸杞品种、枸杞生长的适宜性气候条件、枸杞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对枸杞的影响,提出开展具有科技支撑的枸杞气象服务。枸杞是中国"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资源,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中宁县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现通过对枸杞品种、枸杞生长的适宜性气候条件、枸杞病虫  相似文献   

7.
宁夏枸杞道地性形成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前国内道地药材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前宁夏枸杞属植物品种类型多以及宁夏枸杞无统一质量评价标准的现状,初步提出采用RAPD技术对其相关种进行亲缘关系评价,构建宁夏枸杞的DNA指纹图谱.同时在研究品质优良的宁夏枸杞的最佳环境因子的基础上,制定出宁夏枸杞的化学指纹图谱,为宁夏枸杞的品质资源利用、道地药材品种确定及其质量评价分别提供分子水平和色谱水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枸杞价格回升,全国各地种植枸杞面积迅速扩大,大果型、稳产,品质高的品种苗也随之受各地种植户的追捧,各地枸杞苗木引进和调运量都很大[1]。从2006年以来新疆精河县每年都从宁夏、内蒙等地引进、调入大量枸杞扦插苗木或从精河县向省内和省外调出大量苗木,现结合精河县调入引进、调出枸杞苗木实践体会,提出在枸杞苗木调运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枸杞道地性形成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前国内道地药材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前宁夏枸杞属植物品种类型多以及宁夏枸杞无统一质量评价标准的现状,初步提出采用RAPD技术对其相关种进行亲缘关系评价,构建宁夏枸杞的DNA指纹图谱.同时在研究品质优良的宁夏枸杞的最佳环境因子的基础上,制定出宁夏枸杞的化学指纹图谱,为宁夏枸杞的品质资源利用、道地药材品种确定及其质量评价分别提供分子水平和色谱水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动宁夏枸杞电商发展,将消费者满意度理论和服务质量理论相结合,构建枸杞网购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淘宝与京东百瑞源旗舰店五种枸杞产品的网上评价为例,实证研究宁夏枸杞网购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品因素”“物流因素”“平台因素”“品牌因素”对枸杞网购消费者满意度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服务因素”对枸杞网购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宁夏枸杞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枸杞品质"甘美异于他乡",其药食同源、养生保健功效驰名古今中外,成为宁夏最靓丽的"红色名片"和地域符号,本文对宁夏枸杞产业的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加快宁夏枸杞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黑枸杞的保健功效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人工种植受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其品质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近年来在白城地区的种植,我们对黑枸杞种植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宁夏食品检测中心牵头组织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召开会议,正式启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宁夏枸杞》制定工作,这意味着宁夏枸杞将有食品安全硬性标准,枸杞生产经营也将更规范。据宁夏食品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枸杞的颗粒大小、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方面有国家标准可依,但宁夏枸杞却缺乏安全性指标的标准。此次多家单位签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宁夏枸杞》合作协议书,参与标准制定,预计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优势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宁夏枸杞的区位生态、品种资源、栽培历史、品牌等产业的基本优势和发展概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查资料,将宁夏枸杞产业与外地枸杞产业和当地的无公害蔬菜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其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从产业化、科技、管理三方面,提出提升宁夏枸杞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青海、新疆3个产区的宁夏枸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外在品质(百粒质量、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宁夏枸杞品质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1%。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产区宁杞5号、1号和宁夏产区宁杞7号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世界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数中宁。宁夏栽培枸杞约600年历史,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水土光热资源,使这里出产的枸杞品质上乘。殊不知,2002年以前,宁夏枸杞的种植规模一直无法突破3万亩。2002年,这里一斤枸杞甚至只能卖两三元,农民卖一斤还倒赔3元,种得越多,卖得越差,只好挖树。农民挖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试验通过科学设计、实施及相关指标测定,明确氮素与宁夏枸杞甜菜碱及代谢关键酶间关系,为宁夏枸杞品质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宁杞1号为试材,设氮素施氮深度、基追比例、施氮量水平三个因素,研究氮素对宁夏枸杞不同生长时期甜菜碱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氮肥施用深度为0~20 cm时,枸杞甜菜碱、甜菜碱醛脱氢酶、胆碱单加氧酶含量及产量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枸杞甜菜碱及2种酶含量逐渐下降;甜菜碱含量在结果前基追比为3∶1时最高,结果后2∶1∶1时最高;甜菜碱醛脱氢酶与胆碱单加氧酶含量整体在基追比例为3∶1时含量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菜碱及2种酶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产量则呈上升趋势,枸杞产量在施氮量40 kg/667m~2时最适,比不施肥及施氮30、50 kg/667m~2分别高出88.13%、29%、3%。【结论】合理氮肥施用可明显提高枸杞产量,改善枸杞品质。综合分析,氮素在施氮量40 kg/667m~2,施氮深度0~20 cm时对产量、甜菜碱及其代谢关键酶含量累积有促进作用,氮肥基追比例为3∶1时对促进2种酶含量累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在青海,枸杞作为一种生于荒漠的灌木,耐寒、耐盐碱,起着水土保持的作用;作为食物,其籽、芽、嫩叶均可使用,种子可榨油,并且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比较分析柴达木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品质及市场现状,有利于相互进步,从而推动整个枸杞行业的发展。1两地枸杞种植历史与市场发展状况1.1种植历史比较分析。枸杞种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在《诗经》也有多处描写到枸杞。宁夏人工栽培枸杞已有大约600年历史,被誉为"枸杞之乡"的宁夏中宁县更是家家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白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黄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var.auranticarpum)、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3个品种的外观品质(百粒重、横纵径)及其干果的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总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白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的百粒重、果形指数形态相近,但与宁夏枸杞有较大差异;按宁夏枸杞的活性成分(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低标准评判,黑、白、黄果枸杞无太大的利用价值,黑、黄、白果枸杞的利用机制需从其他富含成分入手挖掘;类胡萝卜素是宁夏枸杞的特异性生理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0.
宁夏枸杞作为引领中国枸杞发展的"领头雁",其种植面积占全国45%以上,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尤其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已成为宁夏枸杞出口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分析宁夏枸杞出口现状入手,接着探讨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宁夏枸杞出口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这对宁夏及整个国家的枸杞行业的大力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