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相似文献   

2.
圣宗庙花岗岩出露于辽西凹陷与山海关古隆起的衔接部位。依据岩体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岩体形成于造山后期拉张环境,岩石富碱、富硅、贫钙,岩浆分异程度高、粘度大,是下地壳亏损熔体的Ⅰ型源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脉动定位形成的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地区出露的太古代贺兰山群变质岩中分布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过去将这些花岗岩一直认为是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1:5万区调研究认为这些花岗岩属于岩浆成因,并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案建立7个单元,将其中5个单元并为两个超单元。本文通过岩体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源岩物质成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过马营-同仁一带侵位于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中的印支期花岗岩类杂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定量模拟、Sr 同位素资料的初步研究,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分析认为该杂岩体属壳型或S 型花岗岩类,由于岩浆成分受陆壳源岩成分的控制,又具有过渡型或同熔型花岗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天山中段海西中期花岗岩分布广泛,规模不大,以小岩基、岩株状侵入体为主,侵入于泥盆系和下石炭统之中。岩石类型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侵入活动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岩相简单,岩浆期后蚀变作用微弱。通过对本期花岗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诸方面的研究,对岩石的成因类型和结晶条件进行了探讨。海西中期花岗岩主要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岩石的成岩温度范围为677~750℃,水压为 20×10~7~32 × 10~7Pa。  相似文献   

6.
闾山花岗岩位于辽两台陷的东侧,是同源岩浆演化的多期产物。其物质源于地壳,一期结构演化规律强,是辽宁地区典型的“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晚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增生造山过程中的岩浆活动特征,对东乌旗巴彦都兰二长花岗岩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277.2±0.7)Ma,以正的锆石εHf(t)(6.8~14.1)为特征,具有年轻的锆石地壳模式年龄(tcDM)(865~655 Ma),属于早二叠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二长花岗岩以高钾[w(K)=3.63%~4.95%,K2O/Na2O=0.91~1.47]、富碱[w(K2O+Na2O)=7.52%~9.16%]、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6~1.15)为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38.82×10-6~193.20×10-6),(La/Yb)N为3.91~23.08,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明显,呈弱负铕异常(δEu为0.34~1.17);富集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Rb、K等);Zr弱负异常、Hf弱正异常,亏损Sr、Nb、Ta、P、Ti,显示后造山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巴彦都兰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中,是贺根山洋盆闭合后的后造山阶段产物,为865~655 Ma前洋壳俯冲形成的先成地壳部分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8.
三股流花岗岩呈椭圆形出露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中。岩体中捕虏体甚多,接触交代作用不明显。花岗质岩石具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分布极不均匀。副矿物类型为榍石型。岩体的氧化系数小。岩石化学成分Al_2O_3/(Na_2O+K_2O+CaO′)为1.01,A.R.为2.51,(Na_2O+K_2O)/Al_2O_3为0.51,为钙碱性花岗岩。据岩体的岩石化学,矿物特征,以及岩体与岩石的稀土配分、锶同位素~(87)Sr/~(86)Sr初始值、δ~(34)S组成范围应属重熔型花岗岩。在岩体周边形成的金矿和金矿化点,显然其成矿与三股流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清河镇超单元花岗岩,位于华北地台与吉黑地槽拼接带内,同位素年龄值274±4Ma(单颗粒锆石Pb—Pb法),层于早二叠世。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按照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将其划分为阎家堡子单元、籍家街单元、杨木林子单元和吴家沟4个单元。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类,由于侵位过程中的同构造变形作用,局部形成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岩浆侵位为膨胀底劈—顶蚀脉动上侵。  相似文献   

10.
鄂拉山岩浆带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最东端,为研究该地区晚三叠世的构造背景,选取索拉沟地区钾长花岗岩开展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索拉沟钾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33±1)Ma,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该岩石有很高的w(SiO2)(75.91%~77.23%)、富K2O和Na2O,贫CaO、MgO、TiO2和P2O5,A/CNK介于1.01~1.05,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锆石饱和温度733~768℃,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9~0.25),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Rb、Th、U、K等)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Ba、Sr及Nb、P、Zr、Ti等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初始值(176Hf/177Hf)范围为0.282 487~0.282 611,εHf(t)介于-3.54~-0.56;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2DM(Hf)为1.16~1.33 Ga。索拉沟钾长花岗岩是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后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新生下地壳是幔源岩浆在特提斯洋俯冲阶段(242~238 Ma)底侵古老地壳形成。结合晚古生代至中生代东昆仑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认为索拉沟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张性构造背景,与古特提斯洋俯冲结束后巴颜喀拉地体与东昆仑地体后碰撞造山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呼鲁斯太幅和古拉本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地区太古代贺兰山群中-高级变质岩中早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和填图。在此基础上,从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详细研究,把早元古代花岗岩划分出7个单元,并将其中的5个单元归并为两个超单元。  相似文献   

12.
地球发展早期有机高分子的地质合成环境是生命起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生命起源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对有机分子合成、相关地质作用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在远古地球环境中,适当的水、大气、岩矿及物化条件的组合,一定能够引发高分子化合物的产生甚至是生命的诞生。地幔流体与地壳中的对流热液是生命产出过程中的重要舞台,整个岩石圈对生命的产出是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招掖地区斑状花岗岩,即所谓郭家岭斑状花岗闪长岩的组成部分。自东向西有郭家岭体岩、南围岩体、北截岩体、上庄岩体、三山岛岩体,裸露面积约500平方公里,以岩基、岩株、岩枝等产于玲珑花岗岩的北部。班状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密切,许多金矿,尤其是玲珑、焦家式大型、特大型金矿直接产于其中或近接触带内。因而受到国内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先后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和研究工作,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时代等认识不一,分歧较大。本文试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并荟萃各方资料予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关于胶西北玲珑花岗岩的成岩时代问题争议已久,各家意见很不一致,诸如太古宙(郭文魁,1949)、中生代(刘国昌,1950)、元古宙(长春地质学院,1962;山东省地质局原807地质队,1965;805地质队,1967)、燕山中期(湖北地质所,1974);在山东省地质图(1:50万)说明书中定为印支期。众所周知,规模特大、储量丰富的众多金矿床直接赋存于玲珑花岗岩内,因此对玲珑花岗  相似文献   

15.
前言济阳坳陷位于山东省北部,方圆25000平方公里。坳陷内划分惠民、东营、车镇和沾化四个次一级凹陷(图1)。下第三系为上千米厚的砂、泥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现被划分为沙  相似文献   

16.
喇嘛萨依铜矿位于天山西段库松木切克山北坡,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矿体的赋存和形态严格受地层层位、岩相和构造的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钾长岩、硅质岩等热液沉积岩。矿体有与围岩整合的层状和切穿围岩层理的脉状两种产状形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层的循环热液,属海底喷气沉积-再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7.
北秦岭造山带狮子坪地区出露部分海西期花岗深成岩体。通过1:5万狮子坪幅区调,将其划分为两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本文从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其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并对岩体变形组构进行分析,探讨岩体的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8.
辽东半岛枕状熔岩位于辽河群大石桥组底部的变质基性岩中。呈椭球状个体,具白色硅铝质外壳。岩枕分带明显,由外向内可分为枕壳、冷凝边、枕内相。枕状熔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是海底玄武岩的产物。枕状熔岩的发现为揭示广泛发育于辽东半岛早元古宙变质基性岩的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