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高速铁路电务轨旁设备变化巡检系统对电务轨旁设备的机械特性进行检查。该系数充分利用机器视觉等技术,自动识别电务轨旁设备的变化,有效指导电务轨旁设备维修。通过分析在某试验线运用考核期间进行的试验数据,分别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角度,验证了系统总体构架和设计功能。该系统通过计算L0范数/面积的最小值,将检测图像和历史图像进行图像配准。配准后L0范数/面积均小于0. 1,能够有效地识别电务轨旁设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轨腰塞钉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电务轨旁设备。在巡检车上安装图像采集装置,巡检车开行时可获取沿线轨腰塞钉的图像数据,由高性能图像处理工控机完成图像的采集、预处理和存储工作,车载服务器对图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实现轨腰塞钉自动筛选,结合地面数据和车载定位信息准确定位设备位置,切实指导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网的逐步完善,新ICT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铁路发展的新要求,对铁路电务部门的运维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迫切需要打破目前单一的运维模式,采用更加安全高效的监测检测技术手段,进一步保障铁路运营安全。高清视频图像感知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给电务专业检测工作提供了新契机。铁路轨旁设备设施视频检测识别系统将轨旁设备设施的物理外观类故障等"直观"故障现象,通过车载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的方式检测标记出来,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识别报警的准确率,构建了全新的电务专业巡检和检测方式,逐步形成"通信、信号双专业联动""固移联动""边缘与中心云平台"的电务智能分析预警与健康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高速综合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轨道检测车和电务检测车的不足,研制集高速铁路工务、电务、供电关键设备设施和沿线环境检测监测、综合数据分析处理和运营维修辅助决策支持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巡检车。概述160 km/h电传动内燃综合巡检车的总体布局和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详细论述巡检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综合巡检车的巡检系统运用机器视觉、激光传感、无线传输、实时图像采集、图像智能识别和海量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能够实现各个设备设施的检测与分析。目前,综合巡检车已完成的24项试验项目,全部符合试验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车载式地铁轨道缺陷巡检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现轨道道床空间全断面高清晰成像、检测位置信息获取、轨道缺陷智能识别以及轨道缺陷数据无线传输保存等功能。最后,将该巡检系统应用在广州地铁8号线上,试验结果表明,该巡检系统具有定位精准、轨道缺陷检测精确、实时传输和分析的优点,适用于我国地铁轨道缺陷巡检,可有力保障列车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故障定位困难、人工检查任务繁重等问题,研制高速铁路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轨旁检测设备、车载诊断记录单元和地面维护中心设备构成。车载诊断记录单元自动采集ATP车载设备各单元应用软件的日志数据及关键部件电气特征数据,并通过车–地无线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维护中心;轨旁检测设备根据不同车型,准确地采集动车组车外ATP车载设备的图像及安装测量数据。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ATP车载设备的外观缺陷和安装异常,提供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诊断功能,有助于提高ATP车载设备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29高速铁路工务综合巡检系统针对高速铁路工务综合巡检的需求,开展高速铁路工务综合巡检技术及系统的研发。该系统主要由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钢轨轮廓检测子系统、线路限界检测子系统和定位同步子系统组成。基于轨道图像清晰成像技术采集轨道图像数据,其中钢轨轮廓图像的实时采集速率达到80帧·s-1,运用专门的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和算法分析轨道图像数据,自动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广州地铁2、8号线联锁站数据监测系统硬件架构的组成,着重阐述了轨道电路及转辙机的电参数测量方案、车地通信发送设备的实际列车识别报文解析方案、轨旁设备指示灯状态监测方案及现场操作员工作站的视频监测方案。该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可获取设备的实时状态;能利用隔离技术获取设备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使用数理统计和大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解析,从而完成数据物理意义的表示。其对故障分析和排查有一定的帮助。该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已在广州地铁2号线萧岗站试应用,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移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对重载铁路工务设备智能巡检终端架构进行了设计,开发了智能巡检移动应用端和平台应用端。结合朔黄铁路工务设备巡检作业需求,建立以作业票为驱动的标准化巡检流程,形成巡检作业闭环管理。使用智能巡检终端实时采集工务设备病害信息,实现工务设备检查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动关联、分类检索、多维分析等功能。在朔黄铁路线桥隧中试用表明,采用智能巡检终端能提高巡检作业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GPS和RFID技术的铁路信号设备巡检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便于对铁路信号设备巡检人员的管理,结合GPS(卫星定位系统)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设计了一种铁路信号设备巡检系统。它采用GPS技术记录巡检路径,考查巡检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路径和顺序检查设备,采用RFID技术考查巡检人员是否检查了某个设备。结合两种技术考查巡检人员开箱检查信号设备时的操作规范性。它将克服基于信息钮扣巡检系统的信息钮扣易受破坏、接触不良的缺点,避免由于GPS/GIS巡检系统的巡检精度低导致无法区分设备的缺陷,同时解决基于RFID的巡检茅统无法进行线路巡检和无法考察巡检人员操作规范性的问题,提高了巡检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系统设计原理、关键技术的运用及软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1.
郭浩  何光辉  陈金祥 《铁道车辆》2007,45(10):32-34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铁道车辆脱轨检测现状,以及铁道车辆脱轨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研制过程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日本新干线车辆的日常、定期检查设备及临时维修设备。  相似文献   

13.
师蔚  刘继 《铁道车辆》2007,45(1):9-13
针对当前国内轨道车辆车轮缺陷在线检测装置不能满足现代化铁路发展的现状,研究设计了一种通过式在线车轮踏面无损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电磁超声表面波工作原理,在车辆进站时对每一个通过的车轮踏面进行快捷的在线检测。通过对检测装置的关键部分——电磁超声换能器发射场的仿真,确定了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主要参数,并得出了电磁超声换能器中各参数及外部测量参数对电磁超声换能器及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交通运输部软科学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施设备检测与评估前期研究》课题,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设施与系统的检验和评定规则中存在的体系化问题,提出检验标准内容应当切合建设和运营两阶段的多重需求,使之前后承续,扼其要点;在检验设备安装质量的同时,应对集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采取系统化的检验评价方法,从而准确反映客观实现,满足工程验收和运营维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设置在日本川和的车辆基地及使用的车辆检修设备。  相似文献   

16.
秦文照  马志涛 《铁道车辆》2012,50(7):41-42,6
结合动车组四级、五级检修,制定了高压设备箱的检修方案,为保证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营、缩减检修周期、节约检修及维护成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每天须对隧道进行巡检。按照目前主要以人工纸质记录与拍照取样为主要手段的隧道巡检模式,隧道巡检得到的相关信息无法实现关联、跟踪和共享,难以及时评估和掌握隧道技术状态。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化的背景下,研究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高效的隧道巡检装备与系统十分必要与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陈亮  康洪军  张立民 《铁道车辆》2012,50(8):4-6,29,47
建立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牵引变压器及其冷却单元与车体间的刚柔耦合力学模型,研究了利用模态叠加原理计算车体和附属设备耦合系统振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牵引变压器和冷却单元与车体间的连接刚度对车体和设备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提升北京动车段高级修能力,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检修工艺进行研究,结合检修需求测算检修台位需求,合理确定新建转向架检修间平面布置、设备配置方案,改造后提升北京动车段转向架检修能力。  相似文献   

20.
线路晃车是影响乘客的舒适度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九江长江大桥提速前线路检测数据基本正常,但提速后出现明显的晃车现象,全面整修后晃车仍很明显.通过对提速后多组轨检车检测及列车添乘数据资料的统计与整理,分析了该桥非桥梁结构性晃车相关原因,为该桥及类似大桥的养护与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