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24例,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5LE诊断标准. 1.2 观察项目:血常规、血肌酐、血ANA、抗ds一DNA和抗Sm抗体、血C_3、CH_(50)水平及部分肾活检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男女之比为1:7。与过去统计结果1:5~1:12~[2,3]相似。男性发病年龄11~68岁,平均28岁;女性5~58岁,平均26岁。按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标准,男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免疫性疾病 ,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称之为狼疮脑 (CNS -SLE) ,是SLE病情危重的临床先兆 ,也是SLE的主要死因之一。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研究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及发病机制狼疮脑病是SLE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可发生在SLE病程的任何时间 ,许怀麟等( 1) 探讨了CNS -SLE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发现 ,血白细胞、尿红细胞 ,A/G倒置是SLE患者发生脑病最重要的临床相关因素。但多出现在SLE的活动期。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以往认为可能与脑…  相似文献   

3.
167例不同年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俊  李芹  麦垚  张虹 《中国医刊》2001,36(9):28-30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67例SLE按年龄(<20岁,20~49岁,≥50岁)分为三组,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临床上,三组病人在神经系统损害、脱发、雷诺现象的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中三组病人在IgA升高、抗RNP抗体阳性、C3降低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的SLE各有其特点,<20岁组病情重,狼疮脑病发生率高,应积极治疗.≥50岁发病者症状轻,有时表现不典型,需认真检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腹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其中以腹痛型为主要表现的SLE常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总结回顾 1 9例腹痛型SLE对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  1 988~ 2 0 0 1年鼓楼医院免疫科及本院收治SLE病人 41 4例 ,均符合 1 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1) ,其中表现为腹痛型样 1 9例占4 5 9%。1 9例均为女性。年龄 1 6~ 40岁 ,平均 2 8.3岁。其中以腹痛型首次就医 8例 ,首次确诊 3例 ,另 1 1例已确诊为SLE并口服强的松治疗中 ,其中剂量为5mg ,tid 2例 ,q…  相似文献   

5.
尧雨根 《海南医学》2012,23(22):84-85
目的分析比较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36例同期治疗的成人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发病至确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男性相对更多,且病情更为隐匿,发病至确诊时间更长;②儿童组中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神经系统损伤和消化系统损伤等首发症状高于成人组(P<0.05);③两组患者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抗SSA或SSB阳性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儿童组中AdsDNA阳性和ARPA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对于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发热、乏力且伴神经系统损伤和消化系统损伤的患儿,应考虑SLE的可能,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起病急,病情重,常表现多系统损害,预后差。早期诊断、序贯治疗对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十分重要。为探讨小儿SL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将本科收治的5例SLE病例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9~13岁,均为学龄儿童。2) 临床表现:见附表。3) 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中华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5例患儿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4) 误诊情况:5例中有3例起病早期在院外分别误诊为儿童类风湿病、紫癜性肾炎、流行性出血热,直至出现典型喋形红斑,多系统损害才确诊为S…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病因未明、由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也是SLE较易侵犯的器官。笔者通过对102例SLE患者中合并心脏损害39例临床资料的分析 ,旨在为临床SLE心脏损害的诊治提供参考。1.1一般资料102例SLE患者均为住院病例 ,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男性12例 ,女性90例 ,男∶女=1∶7.5。起病年龄15~67岁 ,平均 (30.3±10.2)岁。病程4d~12年 ,平均 (22.0±13.6)月。其中39例 (…  相似文献   

8.
9.
朱彬 《广东医学》1997,18(10):669-67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胸部X线表现文献已有较多报道,但较系统地动态观察其X线改变的文献不多。本文就1990~1996年我院收治的82例SLE患者的临床及胸部X线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2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对例。年龄从15~65岁,平均24岁。病程从1个月至15年不等。1.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四肢关节疼痛、颜面及全身水肿,对例有面部典型“蝶样”红斑。豆.3辅助检查:M例找到W细胞,58例抗DNA结合率升高,大部分患者Ch、CHSO降低,并伴有伽、I钟、M改变。心电图检查阅例,正常者28例,其余表现为心肌劳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妊娠指导及妊娠期病情监测。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妊娠前病情分期与妊娠期病情变化关系密切;不同临床类型对孕产妇影响不同;加强护理可减少妊娠期病情恶化。结论 预防并及时处理合并症,注重分娩期医护配合、分娩后病情观察及遵医嘱用药是保证母婴平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波  郑敏 《浙江医学》2006,28(4):271-27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男女皆可发病,但主要见于育龄女性,男性远较女性少见,且误诊率较高。为探讨男性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男女两性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比较,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皮肤科1998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SLE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13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1.2方法系统性回顾上述32例男性及213例女性SLE患者不同发病年龄段构成比、首发症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妇女,其发病因素极为复杂,性激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口服避孕药对SLE有何影响,本文将讨论如下。1雌激素与狼疮活动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雌激素对NZBXNZW杂交于一代小鼠显然有害[1],雌激素对T、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双...  相似文献   

14.
王瑞华  吴华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15(2):331-331,334
分析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胸部X线表现,主要为狼疮性肺炎、心影增大、心形改变、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膈肌异常等。  相似文献   

15.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天如 《医学综述》1997,3(8):370-372
<正>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临床不多见,据国外文献报道约占患者总数的4~22%。但误诊率高,发生血小板减少和肾病者多见,病情较重,预后差,因此令人关注。本文复习男性SLE有关文献资料,就其发病机制、临床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特点等有关问题作一综述,以提高对男性SLE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本期专题讲座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医学博士周京敏副教授和本刊特邀编辑郭艾武同志共同组织编写。周京敏副教授从事心血管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2000年在德国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7例老年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患者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神经系统损害少见,肾损害、全血细胞减少、肺部损害、肌痛、肌无力者多见,特异性抗体如抗核抗体(ANA)、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补体C3下降阳性率低。结论:老年人SLE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在诊断和治疗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胸腺瘤之间的关系及此类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就两者之间的联系及治疗策略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生胸腺瘤时年龄40~45岁.2例患者首次诊断SLE时即伴发胸腺瘤,1例患者胸腺瘤发生于SLE确诊后2年.2例患者明确行胸腺瘤切除术.2例患者给予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 对于中老年SLE患者要警惕胸腺瘤的发生,对胸腺瘤的患者要监测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仍适用于合并胸腺瘤的SLE患者,应根据胸腺瘤的病理分型给予积极的治疗.切除胸腺瘤对于SLE的预后影响不明确,两者之间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15例SLE的临床和非放免学检测结果,认为本病临床无特异性症状,但仔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查体是防止误诊的关键。ESR不但是本病诊断标准之一,且是判断激素疗效和病情复发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