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根据ELISA抗体捕获法的原理,采用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和丁型肝炎抗原等,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IgM抗-HD检测方法。对142例病人血清检测,IgM抗-HD阳性率为4.9%。为丁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3.
取乙型肝炎患者Delta抗体(抗—HD)阳性血清,经硫酸铵盐析和DE—52柱层析,得到纯化的抗—HD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慢性携带土拨鼠肝炎病毒的东方土拨鼠(Woodchuck)后,取其肝组织制成匀浆,离心后经Sepharose 4B柱,免疫亲和层析柱,获得高丰度的HDAg。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滴度高达1∶10~6。制备成ELISA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D试剂盒,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爱尔兰同种试剂比较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40例肝炎住院患者甲乙丙丁戊五型,10项肝炎血清学指标进行同步检测,结果显示抗HEV-IgM(+)42例(12.4%),其中单-HEV感染14例(33.3%)与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28例(66.7%),观察结果提示,混合感染后可导致肝炎重症化,值得注意的是,酗酒者感染HEV机会较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10~40%蔗糖梯度密度超速离心和ELISA(捕捉法)检测21例乙肝患者的血清IgM抗-HBc分子类型。发现11例临床判断为急性乙肝的患者中,8例以19S IgM抗-HBc为主,余3例以7S IgM抗-HBc为主。对急性肝炎患者的随访发现,19S组7例HBsAg阴转,仅1例HBsAg持续阳性,病程中出现19S向7S转换;而7S组无1例HBsAg阴转。1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均以7S IgM抗-HBc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检测血清19S和7S IgM抗-HBc,有助于鉴别急、慢性HBV感染和判断临床急性乙肝患者的预后,且7S IgM抗-HBc可作为综合判断慢性HBV感染自发性再激活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胶体金标记羊抗人IgM,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病患者160份血清和40份正常人血清作免疫金银染色,以检测IgM类抗核抗体(ANA-IgM),并与IgG类ANA作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在RA,ANA以IgM类为主,检出率88.9%,高于IgG类的63%,滴度则两类相当,对RA的特异性以IgM类高;在SLE,ANA则以IgG类为主,尤其活动性者IgG类检出率(100.0%)与滴度显著高于IgM类(检出率82.1%),对SLE的特异性两类相当。ANA-IgM在有重要组织脏器损害的SLE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无损害者,还可出现于严重肾损者尿中。故临床检测ANA-IgM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抗HBc-IgM是在乙肝急性感染窗口期产生,是HBV复制,具有传染性的标志,为进一步了解分析乙肝患的病程和传染性。方法:对1350例血清样本,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同时检测抗HBe-IgM与乙肝三对。结果:抗HBc-IgM阳性637例,其中HBsAg阳性593例,阴性44例。而且抗HBc-IgM主要存在于小三阳的结果模式中,637例有429例为小三阳。结论:除大三阳以外的乙肝患HBV仍在继续复制,具有传染性,即使是HBsAg阴性也不可忽视,所以在检测HBV血清学标志时,须同时检测抗HBc-IgM。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血后病毒性丙型肝炎患者,活动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稳定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献血员及健康人群血清中抗HCV-IgM,观察抗HCV-IgM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自建的检测HCV-IgM的ELISA法,结果:健康人群的血清抗HCV-IgM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0.005),输血后丙肝炎患者及活动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其  相似文献   

10.
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 IgM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9年 Reyes等 [1 ]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 ,获得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HEV)的基因克隆 ,作者对 15 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定期随访 ,用 EL ISA检测病人系列血清的抗 - HEV Ig M,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均为 1996年 5月~1998年 12月本院传染病科住院患者 ,其中男 12 1例 ,女 36例 ,年龄 13~ 80岁。急性黄疸型 141例 ,急性无黄疸型 9例 ,亚急性重型 5例 ,淤胆型和慢性迁延型各 1例。1.2 标本收集 以患者入院前出现发热、消化道症状作为病程的开始日 ,按发病后 3~ 14d,15~ 30 …  相似文献   

11.
选择并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ORF(阅读框架)-1、ORF-2及ORF-3中的4个肽段。其中合成肽(SPB36)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IgG及IgM抗体。对134份肝炎患者血清分别以重组抗原及SPB36抗原检测戊肝抗体IgG,相对符合率为85.1%。对比检测戊肝抗体IgM(44份),相对符合率为88.6%。合成肽因结构组成明确,不需要特殊纯化,特异性较高,用于检测抗体有其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临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了18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中抗CMV-IgM抗体。实验结果:检出抗CMV-IgMAb阳性占32.59%(59/181)。在排除RF因子干扰后,阻断试验证明所测的Ab确为IgM,同时,将含抗CMV-IgMAb阳性血清与EB病毒抗原做交叉反应试验,其抗EBV-IgMAb阳性占5.08%(3/59),提示用IFA法检测抗CMV-IgMAb可做为婴儿肝炎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但不能排除其中少数阳性结果可能来自其它病毒具有相似抗原的交叉反应或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53例各型肝炎及HBsAg携带者,试图观察(1) IgM型抗-HBc能否做为急性乙肝的血清早期诊断标志;(2) IgM型抗-HBc能否做为慢活肝血清诊断标志。检测结果:IgM抗-HBc是HBV近期感染并持续增殖的血清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ELISA检测血清抗HEV-IgM。30份抗HEV-IgG阳性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EV-IgM阳性13份,阳性率43.3%。抗HEV-IgM阳性结果可被加入的DTT所阻断,但不受HAAg,HBcAs或HBeAg的影响。因此抗HEV-IgM的特异性较高,对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T细胞增殖试验和IL-2活性检测法探讨B细胞膜表面IgM在抗原提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B细胞与羊抗鼠IgM抗体在4℃作用1h后,再与破伤风类毒素抗原作用12h,B细胞抗原提是作用消失,而B细胞先与破伤风类毒素抗原作用12h后,再与抗鼠IgM抗体作用1h,则B细胞抗原提呈作用不受影响,提示B细胞膜表面IgM能摄取抗原,在抗原提呈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及其五项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其五项常见模式中的阳性表达,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6555份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eAb)6种免疫指标的表达。结果440例HBsAg(+)+HBeAg(+)+HBcAb(+)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7.95%;1237例HBsAg(+)+HBeAb(+)+HBcAb(+)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66.61%;236例HBsAg(+)+HBcAb(+)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2.63%;68例HBsAg(+)+HBeAg(+)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0.88%;26例HBsAg(+)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34.62%。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和完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的不足,能较HBeAg更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感染的组织细胞为抗原,用间接免疫酶标法测定105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血清CVB的IgM抗体,与59例其他病患儿(COD)和67名健康儿童(HC)的结果比较,发现:VMC组IgM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女性高于男性,(P<0.05);且男女都高于HC组(P<0.01)。与COD相比,女性高于COD组,而男性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合并,如以滴度110作为IgM诊断儿童VMC的阳性标准,鉴别VMC与COD和HC的符合率分别为65.85%和83.72%。表明CVB-IgM抗体用于儿童CVB心肌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应用ELISA方法检测173份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 IgM Ab),阳性率为32.37%(56/173)。同时做了173份临床标本病毒分离,阳性32份。分离阳性标本中,血清检测抗CMV IgM Ab阳性为28份。与病毒分离结果的符合率为81.5%。实验证明,ELISA检测抗CMV IgM Ab具有特异性,是一种检测抗CMV IgM Ab的敏感,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