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gY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及竞争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Y分子筛为载体,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Ag改性的AgY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N2吸附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以噻吩/石油醚体系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吸附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温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一系列AgY和AgMgY吸附剂。以噻吩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小型固定床上考察不同浓度硝酸银和硝酸镁制备的AgY单金属吸附剂和AgMgY双金属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当Ag+为0.30 mol/L、Mg2+为0.15 mol/L时,吸附剂的脱硫能力最佳。从穿透曲线可看出:每克AgY、AgMgY吸附剂的最大处理量分别为72、120mL汽油,AgMgY双金属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明显好于AgY单金属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程序升温还原(TP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发现Mg2+的存在(作为一种助剂)提高了吸附剂的L酸含量并使其还原性增强,更有利于吸附。经过再生后的吸附剂,其脱硫能力较新鲜吸附剂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李倩  宋春敏  王云芳 《当代化工》2010,39(5):512-515
以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ZSM-MCM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型吸附剂Fe/ZSM-MCM。结果表明其活性组分为Fe2O3,负载型吸附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2 mol/L,浸渍时间10 h,干燥温度100℃,550℃焙烧4 h。最佳吸附条件:常温、常压,吸附时间1 h,剂油质量比1︰60,在该条件下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36.46 mg/g。  相似文献   

4.
以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ZSM-5-MCM-4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复合型吸附剂Ni-Co/MCM-41-ZSM-5.结果表明复合型吸附剂的活性组分为Co3O4和NiO,比表面积为545m2/g.最佳制备条件为:Ni、Co的负载量10%,浸渍时间12h,450℃焙烧4h;在上述制备条件下,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37.08mgS/g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518P仪表与固态继电器调压模块组合温控技术及快装接头密封手段对原有高压静态吸附仪进行了改进,推导了平衡吸附量计算公式,并分别在298、308、318 K下测试了2种活性炭对CH4、N2及2种沸石分子筛对N2、O2的吸附等温线,在低压段(100 kPa)与美国康塔公司的Autosorb-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4%和2.47%,表明改进后的高压静态吸附仪测量精度较高。同时计算出这4种吸附剂在不同温度下Langmuir特征参数qm和B及对二元气的分离系数。研究结果可为高压静态吸附仪的应用、变压吸附浓缩煤层气或微型制氧系统的吸附剂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黎明 《辽宁化工》2009,38(4):244-245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制备了Cu(II)Y,在高温N2氛条件下使其自动还原为cu(I)Y。在不同条件下对Cu(I)Y进行了静态吸附脱硫测试,考察了在室温下,不同温度、时间、液固质量比对CuY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样品中的硫含量通过微库仑综合分析仪进行测定。同时系统比较了Cu(I)Y和Cu(II)Y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6h,液固质量比为60:1的条件下,Cu(I)Y对噻吩(T)溶液的脱硫效果最好,且Cu(I)Y分子筛的脱硫效果要明显好于Cu(II)Y分子筛。  相似文献   

7.
综述国内外原料气和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脱硫材料和吸附脱硫工艺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进展。介绍分子筛类、金属氧化物类、活性炭类等脱硫吸附剂。分别评述物理吸附、活化吸附、选择性吸附等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8.
杨波  李建新  刘雪霆  陈琪  崔鹏 《应用化工》2009,38(12):1720-172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碳纤维(ACFS)负载CuC l的深度脱硫吸附剂Cu-ACFS。在常温常压下,研究了吸附剂对汽油模型溶液中噻吩硫的静态吸附脱硫性能,并优化了吸附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的CuC l负载量随浸渍时间的延长刚开始增加很快,到24 h以后趋于平衡,吸附剂的脱硫率随着吸附剂中CuC l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到89.29%,CuⅠ()在ACFS上的最优负载量为49.596 2 mg/g,对应吸附剂的硫吸附量为11.707 4 mg/g,处理后模型溶液的硫含量由179×10-6降低到30×10-6以下,且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杨波  李建新  刘雪霆  陈琪  崔鹏 《陕西化工》2009,(12):1720-172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碳纤维(ACFS)负载CuCl的深度脱硫吸附剂Cu-ACFS。在常温常压下,研究了吸附剂对汽油模型溶液中噻吩硫的静态吸附脱硫性能,并优化了吸附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的CuCl负载量随浸渍时间的延长刚开始增加很快,到24h以后趋于平衡,吸附剂的脱硫率随着吸附剂中CuCl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到89.29%,Cu(I)在ACFS上的最优负载量为49.5962mg/g,对应吸附剂的硫吸附量为11.7074mg/g,处理后模型溶液的硫含量由179×10^-6降低到30×10^-6以下,且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Cu/AC吸附剂,并进行了模型柴油中噻吩的吸附脱除性能研究。采用N2吸附、SEM、TEM及XRD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浸渍时间、负载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出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浸渍时间为12 h,Cu负载量为5%(wt),焙烧温度为400 oC,焙烧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对模型油中噻吩的脱除率达95.7%。最后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价铜对噻吩的吸附作用较强,可能是通过π键配位作用对噻吩进行脱除的,具体的吸附机理仍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Sorbents with Ag loading supported on NaY were synthesised by a liquid‐phase ion exchange method taking advantage of microwaves irradiation. The adsorption desulphurisation activity of the AgY adsorbent exchanged with AgNO3 solution of 0.2 mol L?1, microwave irradiation time 20 min with power 240 W as well as calcined at 500°C exhibited the best performance. Equilibrium isotherm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thiophene over the as‐prepared AgY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Langmuir model. Kinetics of adsorptive desulphurisation followed the pesudo‐second‐order model and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q2 = 0.893 mmol g?1. © 2012 Canadian Society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照下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在微波辐照下制备聚硅氧烷微乳液。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微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D4、DBSA、SDBS和OP-10分别为微乳液质量的15%,3%,4%和1%时微乳液的流体力学半径最小。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催化剂用量越大,D4转化速率越快,但最终的平衡转化率接近。  相似文献   

13.
MgO could be directly dispersed onto zeolites-L, ZSM-5, β and AlPO4-11 and hexagonal mesoporous silica (HMS) molecular sieve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New solid bases were formed being active in the dehydrogenation of isopropanol or the isomerization of cis-2-butene.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在黑钙土和盐碱土上的吸附行为。测定了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在土壤上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温度过高并不利于PAM在土壤中的吸附。pH值对PAM在土壤上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酸性环境土壤对PAM的吸附呈上升趋势,碱性环境土壤对PAM的吸附呈下降趋势,中性环境最利于盐碱土对PAM的吸附。电解质浓度影响PAM在土壤上的吸附,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大,PAM在土壤上的吸附也增大。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静  任丽丽  张铁珍  王鉴  王刚 《化工进展》2008,27(3):352-357
微波作为一种独特的加热方式应用于催化剂制备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综述了微波在分子筛合成、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载体的改性及新型材料的合成(包括纳米材料和介孔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展望了微波辐射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烯为自组装原料,通过微波加热的方式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材料.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石墨、氧化石墨烯、三维多孔石墨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亚甲基蓝为吸附质、三维多孔石墨烯为吸附剂,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三维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最大吸附量...  相似文献   

17.
孙宾宾  孟龙 《化学工程师》2014,28(12):30-33
综述了微波辐射下纤维素接枝共聚、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羟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粘土复合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等四类纤维素系列高吸水树脂的制备研究进展;分析了微波辐射制备纤维素系列高吸水树脂研究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指出了纤维素系列高吸水树脂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微波加热在活性炭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微波加热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微波加热具有再生时间短、再生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将微波技术首次应用于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为进一步开展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工艺过程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也为进一步健全和更好地使用微波技术做一些基础工作。在微波辐射下,先使7种芳醛与丙酮在1min左右快速反应,制得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再使该产物与巴比妥酸经Michael加成制得螺嘧啶四酮。最终产物经IR、1HNMR、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结构是正确的。微波辐射下极大地缩短了羟醛缩合反应所用的时间,反应收率也有提高,产品纯度较高且具有环境友好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