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野外勘探采集技术的提高,资料处理技术的快速进步,综合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单一非地震资料的多解性,增强了非地震解释成果的唯一性,为石油勘探提供了大量的可靠信息。并使得重,磁、电资料的综合解释成为现实,非地震勘探在焉耆盆地找到了有利的含油气局部构造,在此基础上,焉耆盆地石油勘探获得突破,该成果后经钻探证实,这充分显示非地震勘探在石油早期勘探中,可缩短石油勘探周期,并为提高勘探效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六盘山的地理、地质特征,物性特征,以及重、磁、电资料综合解释结果。论述了非地震勘探方法在六盘山地区油气勘探中的作用及效果。研究表明,非地震勘探有助于加深认识探区的地质构造、二级构造单元、断裂展布,为探区的油气远景评价以及确定河西走廊油气勘探重点区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重力、磁力、电法,地震全信息石油地球物理,地质综合解释,为冀中探区“新生古储”潜山风化体油藏和“古新混生、古储、中堵”潜山天然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华北油田在杨村斜坡开展了高精度重,磁力和CEMP勘探,并进行了重,磁、电,震全信息石油地球物理,地质综合解释,发现了含气的码头-黄花店潜山带,本文总结了以往的勘探经验,提出了全信息石油地球物理,地质综合解释的科学方法和要领;应全面了解探区已有各项地质资料;联合应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尽早建立探区地质结构模型;各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反复验证,综合解释。  相似文献   

4.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是一个以地球物理勘探业务为主体的跨国经营企业,拥有作业队伍125支。主要从事国内外陆地、过渡带及海上地震勘探及综合物化探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以及与地球物理(化学)勘探有关的技术及装备研发、产品研制、技术引进与产品销售,国内外技术工程承包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功率时频电磁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复杂构造、特殊岩性体的勘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物化探队数字化水平较低,管理难度大,限制着综合物化探采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物化探队系统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实现了综合物化探的高效采集,统一管理,本文就智能化物化探队系统在时频电磁勘探采集和综合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重、磁、电、地震联合解释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地震勘探方法,尤其是重力法是最早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方法,在早期勘探阶段,能够做到“定凹选带”作用,在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今天,由于目前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在很多地区,地震方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反射信噪比低、深层界面反射不清,甚至根本得不到反射油气勘探所遇到的诸多难点,问题,都要求我国走联合勘探,综合勘探之路,充分利用各种地球物理信息,本文从非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角度出发,探讨油气勘探中各种资料的联合处理。联合解释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实例,说明重,磁、电、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综合物化探方法直接找油气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ENC地区,我们应用高分辨率纵波和转换横波地震,高精度重力和磁力,微磁以及化探等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了直接找油气的尝试。其主要过程是由已知油气藏出发,找出它与物化探异常的关系,建立物化探直接找油气和初步模式;然后,应用该模式对邻区进行油气预测,对油气物化探异常起作用的因素有:油气圈闭,油气目的层,油气渗漏带和油气蚀变带等4种。探测前两种起因的主要方法是地震法,探测后两种起因的方法有:磁法,激电类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针对复杂山前带、火成岩以及油气有利区检测与评价的配套技术的发展情况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综合物化探专有技术。其中,三维重磁电采集技术、三维重磁电正反演模拟技术和GeoEast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共同构成了三维综合物化探技术;火山岩模式识别、电阻率及极化率油气解释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处理和综合解释技术构成了综合物化探一体化技术。文中还通过应用实例,展示了综合物化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识别火成岩岩性的综合物探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从发现火成岩油气藏以来,在油田勘探中火成岩岩性岩相的勘探研究备受关注。以SN地区为例,介绍了重磁电震综合勘探火成岩岩性岩相识别技术。地震方法能够发现火成岩,并高精度确定火成岩深度,甚至圈定火成岩范围,但难以确定火成岩岩性岩相。重磁电资料能够识别具有密度、磁性和电阻率等特征差异的火成岩岩性岩相,对火成岩体平面位置的确定具有一定精度,但对深度确定精度不高。在高精度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震与重磁电联合处理解释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重磁电方法的勘探精度,使重磁电异常更直接反映深部火成岩。SN地区火成岩岩性岩相的勘探实例说明,重磁电震综合勘探技术识别火成岩岩性与实际情况吻合率较高,预测结果得到了钻探证实。  相似文献   

10.
以玉门探区为例,通过对低勘探程度盆地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针对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勘探技术和评价方法:首先通过综合分析重、磁、电(重力、航磁、大地电磁)资料解析断层特征和盆地构造单元,实现对低勘探程度盆地“定凹选带”;然后通过类比已知产油气盆地,选定勘探层系;再通过盆地结构分析、烃源岩反演、钻井资料分析、露头烃源岩质量分析,结合沉积相发育特征,评价盆地资源潜力;最后根据“源控论”和古构造控制油气运聚的理论,开展区带评价与优选研究,并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最终识别圈闭并优选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深层发育下第三系下部和石炭、二叠系两套主力烃源岩,蕴藏有丰富的尚未探明的油气资源,各种类型的深潜山是其主要的成藏类型。重磁电技术对潜山勘探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理论上的正反演及勘探实践都表明重磁电技术对深潜山勘探是可行的、有效的,重磁电震综合物探是解决深层等复杂地质问题的有效手段。现有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1:10万或1:20万重磁电资料网度稀、精度差,已不能满足当前目标勘探的需要;而现代采集、解释技术的进步为解决深层等复杂地质问题提供了可能,因此,为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寻找急需的后备储量,针对深层新领域新一轮的综合物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前寒武系油气前景广阔,四川盆地元古界也因此成为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非地震勘探是超深层油气勘探中深部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四川盆地前寒武系重磁电物性资料不足,制约了物性建模,严重影响了重磁电勘探技术在该盆地的有效应用。为此,以四川盆地周缘前寒武系露头标本为基础,通过对沉积岩、变质岩及火成岩标本的密度、磁化率和复电阻率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地层、不同岩性标本的重磁电物性特征,建立了四川盆地前寒武系古老地层的重磁电物性模型,为该盆地前寒武系非地震油气勘探提供了物性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川鱼皮泽地区综合物探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出露区 ,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难度大 ,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存在许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文中以湖北利川鱼皮泽地区为例 ,在分析已知地面及井下物性参数基础上 ,利用几条骨干地震剖面建立地质模式 ,约束大地电磁 (MT)、电磁阵列剖面 (EMAP)和重力反演 ,开展复杂条件下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地质解释。综合解释的结果极大地丰富了工区地质结构信息 ,为开展盆地区域构造分析、进行圈闭描述与评价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质解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第78届SEG年会开设了重磁和电磁两个非地震物探技术专题,交流和张贴论文50多篇。在深入分析非地震专题论文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介绍了本届年会重磁电非地震物探的仪器和软件情况,阐述了非地震物探技术的4个发展方向——向空中物探方向发展、向海洋勘探方向深入发展、向井中物探和油气监测方向发展、向三维方向发展,指出在油气勘探领域非地震物探技术的前景是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电法资料为主,在测井的岩性、电阻率等物性资料基础上,综合重、磁、电、震各方法的反演结果,分析各种物探方法反演结果的相容性与相背性,重新修改模型建立统一的地质模型,对电法资料进行反演成像,确定深层的地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高德章 《海洋石油》2006,26(3):1-8,39
海区油气勘探重磁成果处理解释主要依靠有效的处理技术与综合解释技术来实现。文章介绍了剖面重磁地震综合解释、小波多尺度分解、全磁纬变倾角化极、三维正演拟合、地热岩石圈底界反演等项技术以及运用这些技术进行剖面、平面重磁成果处理解释的应用实例。重磁成果能有效地为油气勘探服务,也能为基础地质研究服务。海区油气勘探的捷径:多专业、多学科协同施工,成果结合,综合解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仪器有了长足的进步,采集精度的提高,采集手段与参数的多样化,为我国西部新区和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对数据处理与解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区重力资料曲化平,小波分析及高阶统计量等现代信号处理方法,重震、重磁、电震的联合反演与交互反演,三维可视化反演,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在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西部新区与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新方法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建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28(5):361-367
2000—2003年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和南方勘探开发公司在盐阜地区开展了大量的重磁电震勘探工作。综合MT、地震剖面、重力和磁法资料,提出了综合物探解释流程,并且以地质理论为指导,以中生界为主要研究层系,开展盐阜地区的综合物探资料解释。通过对电、震、重、磁资料的解释,提出了本区中生界的构造区划、断裂展布和中生界低阻层的厚度分布,为深入进行中生界含油气远景评价和选择有利区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合肥盆地重磁资料处理及重磁震联合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盆地自1958年开始历经3次区域普查,近年来胜利油田又加大了对该盆地的投资力度,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地震、非地震勘探——覆盖全盆地的高精度重磁、化探及纵横贯穿全区的8km×8km二维地震测网与8条电法剖面。作者针对该盆地的勘探现状,利用丰富的重磁电资料,打破以往常规处理的模式,重点进行了重磁资料的目标处理,快速准确地提取了该区区域构造、局部构造及断裂的重磁异常信息和电性特征,并绘制了相关图件,为合肥盆地的油气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依据,并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新区勘探的重磁处理新思路;同时,针对合肥盆地物性数据欠缺但物探资料丰富的特点,创立了不依赖物性参数的统计推断反演方法,综合全区31条地震测线资料和全区重磁数据建立起统计关系式,反演计算出其印支面埋藏深度,成功地绘制了重磁震联合反演印支面构造图,细致刻画了地震测网未涉及区域的构造分布形态;另外,应用LCT软件对HF-700、HF-340进行了重磁电震的联合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化录井参数较多,每一个参数都有其在油、气勘探和评价方面的意义。从地化录井的原理出发,建立了热解地化录井在生油岩、储集岩方面的评价技术。同时依据多个参数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定量解释模版,克服了单个参数解释的不足,提高油气解释精度。依据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理论,总结了其在油、气、水层的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