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目前,国内外关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中作用机制的研究颇多。这些研究表明,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增殖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进而使骨代谢平衡被打破,最终导致骨吸收作用增强,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组织丢失,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人工关节已经成为治疗许多关节疾病的最终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关节假体松动仍是影响人工关节疗效的重要因素[1].目前研究认为磨损颗粒是导致关节周围骨溶解和假体远期松动的主要原因,由于许多学者着眼于探讨磨损颗粒与骨溶解的关系,对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研究比较深入.但近年研究表明,骨溶解是成骨和破骨活动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其中破骨细胞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磨损颗粒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也是造成骨形成减少、导致骨吸收占优势、最终形成骨溶解的重要原因[2,3].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磨损颗粒对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影响的文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亮  陈志荣  金群华 《医学综述》2008,14(2):229-23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所引起的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晚期患者必须行关节翻修手术,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费用多,非手术治疗人工假体周围骨溶解已成为目前关节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药物主要从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于炎症过程及细胞因子、促进成骨三方面来防治骨溶解;基因治疗骨溶解和其他方法也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OPG/RANKL/RANK系统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关节疾病终末期病变最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但假体周围骨质溶解导致无菌性松动这一问题却尚未很好的解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假体周围破骨细胞性骨溶解是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破骨细胞性骨溶解对预防假体松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近年来发现的OPG/RANK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假体的无菌性松动。研究表明 ,这和假体长期磨损产生的微粒作用于周围的巨噬细胞而诱发的生物学反应有关。磨损微粒激活假体周围组织细胞释放前炎症介质 ,诱导破骨细胞的活化和分化 ,引发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充分地认识这个过程 ,对减少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置换包括全髋和半髋置换,是治疗髋关节严重病损的有效手段,但假体松动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假体松动归因于应力遮挡引起的骨质重新塑形导致骨溶解,晚期假体松动的原因主要是假体微动和磨损颗粒引起骨溶解,近年来对股骨假体松动的研究更为广泛。从宏观动力学研究到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松动作一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相关免疫学研究现状。 笔者广泛查阅了近年国内外与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相关免疫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在固有免疫应答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中,磨损颗粒可以通过Toll样受体途径、NALP3途径激活和募集假体周围的巨噬细胞、破骨细胞、淋巴细胞等,并且使这些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发生从而加速骨溶解的发生。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均在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机制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也为今后的免疫学方面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查阅近10年有关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发现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假体材料、假体固定方法、界面微动、界面密封程度、假体周围高液压等;更主要的是生物学因素,包括磨损颗粒种类和大小、细胞因子释放、对磨损颗粒的致敏反应等。在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措施主要有改进人工关节材料及设计、改善人工关节固定技术、注重手术操作技术。在药物防治研究领域,二膦酸盐类化合物证实具有正面效应,有望成为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有效药物。随着基因治疗的研究深入,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治疗方式会成为假体周围骨吸收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孔令擘  朱庆生 《医学争鸣》2008,29(2):186-189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推广和发展使得多种关节终末期疾病所致的病变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改善,但术后假体周围骨质溶解这一问题却影响了人工关节远期疗效.长期的研究发现破骨细胞是骨溶解主要原因,而近年研究发现的OPG/RANKL/RANK系统是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传导通路,且体内多种激素或因子通过影响骨髓微环境内的OPG/RANKL比率来调节骨代谢.为了给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所致的并发症的防治开辟新的思维,我们综述了OPG/RANKL/RANK系统以及其调控破骨细胞生成、分化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关节置换中 ,磨损微粒引起假体周围溶骨已成为当前预防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近年来为减少磨损微粒的产生、阻止微粒进入假体 骨界面和向远端移动、应用二膦酸盐等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观察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EGF抑制剂bevacizumab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影响,进一步探讨VEGF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颗粒组、VEGF刺激组、VEGF抑制组,每组10只。在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形成气囊,继而将近交系小鼠(10只)颅骨片植入气囊。在颗粒组、VEGF刺激组、VEGF抑制组小鼠气囊内注入磨损颗粒,空白对照组则注入PBS。气囊植骨后隔天分别在VEGF刺激组和VEGF抑制组小鼠气囊内注入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VEGF)和bevacizumab进行干扰,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则注入生理盐水。植骨2周后取囊壁和植入颅骨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及骨片吸收情况;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取组织匀浆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浓度;qRT-PCR进一步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磨损颗粒诱导囊壁产生明显炎症反应及骨溶解。颗粒组囊壁厚度、细胞密度及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局部注射VEGF进一步促进磨损颗粒诱导囊壁产生炎症反应及骨溶解,而bevacizumab则使囊壁炎症反应及骨溶解受到了明显抑制。结论磨损颗粒在体内可以诱导VEGF的表达,而VEGF抑制剂可抑制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及骨溶解。  相似文献   

12.
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ai X  Wang J  Lu S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26-830
目的 观察假体周围界膜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探讨磨损颗粒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对51例于我院行翻修术患者的无菌性松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切片作HE、番红O-亮绿染色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界膜组织学构成、磨损颗粒种类、分布及其取信部位的组织学特征,测量颗粒长短径,计算CD68阳性细胞数。TEM下观察界膜细胞超微结构及被MХ吞噬颗粒的特征,并测量其长短径。结果 界  相似文献   

13.
3种磨损颗粒对体外原代培养人成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3种不同磨损颗粒对体外原代培养人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PE颗粒、TI-6A1—4V颗粒、Co-Cr-Mo颗粒加入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噻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结果不同浓度、不同磨损颗粒对原代培养成骨细胞成活无明显影响。结论不同浓度、不同磨损颗粒对原代培养成骨细胞成活无明显影响,表明人工关节松动中磨损颗粒的骨溶解作用是通过其它途径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在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干预,为临床治疗关节松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颗粒组和超声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磨损颗粒法复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在术后15 d获取小鼠颅顶骨骨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变化;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观察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观察损伤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颗粒组和超声组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明显增加(P<0.01);与颗粒组比较,超声组骨溶解面积明显降低(P<0.05),而2组炎细胞渗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超声组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颗粒组(P<0.01)。TRAP染色,超声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颗粒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超声组OPG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颗粒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能抑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效降低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骨溶解效应,从而增强关节假体周围骨的密度和强度,降低关节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构建新型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模型,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提供简单、方便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纯盐组、气囊植骨组和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其中气囊植骨组20只,其他各组10只;气囊植骨组小鼠术后21 d,余3组术后14 d获取小鼠颅骨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扫描电镜观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结果:HE染色,与空白对照组和纯盐组比较,气囊植骨组和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小鼠的炎性细胞渗出量、骨溶解面积明显增大(P<0.01);与气囊植骨组比较,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小鼠TRAP染色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扫描电镜观察,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小鼠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气囊植骨组(P<0.01)。结论:盐溶法是一种简单、经济、快速准确的构建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方法,能够真实模拟人工关节松动发生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因。方法 选择 7例松动人工髋关节病例 ,翻修手术时取松动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 ;选择 1 0例骨折内固定患者 ,拆除内固定时取内固定物周围瘢痕组织。标本作组织学检查 ,并作肿瘤坏死因子(TNF)测定。结果 松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中含大量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组织细胞标记抗体、溶菌酶和 α1 -抗胰蛋白酶染色阳性。而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主要为纤维成分。松动人工髋关节周围界膜组织中的TNF浓度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 (P<0 .0 1 )。结论 在生物性因素方面 ,磨损微粒是松动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它可刺激组织细胞分泌 TNF等溶骨性因子 ,这些溶骨性因子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破骨细胞 ,从而引起人工关节周围骨吸收、骨溶解 ,最终导致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1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凭借其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耐冲击性、化学稳定性、低密度等特性在骨科人工关节假体、骨科缝线和人工韧带等领域广泛应用。临床研究发现UHMWPE关节产品产生磨损颗粒所导致的骨质溶解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此许多研究致力于提高它的耐磨性以及改善它的生物相容性。本文对UHMWPE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治疗关节疾病、重建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已广泛开展。本研究就是对近年来的全陶瓷人工髋关节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综述。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尽管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良、外科技术的进步及骨水泥技术的发展,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的寿命较早期有所延长,15~20年的生存率已达90%。结果陶瓷碎屑可被看做是惰性物质,不散发出离子也不发生生化反应,用高纯度的氧化铝陶瓷可以消灭或者至少显著延迟和减少聚乙烯磨损颗粒所引起的广泛溶骨。随着材料及制造工艺的进步,全陶瓷大直径全髋假体也显示出了新的希望。结论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损率及可湿性(wettability),陶瓷假体的磨损微粒体积和形状特点亦属于低生物活性类型。全陶人工髋关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生物型人工关节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