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在良恶性胸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24例恶性胸腺瘤患者和35例良性胸腺瘤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观察良恶性胸腺瘤患者CT征象,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对良恶性胸腺瘤的检出率均为100%,35例良性肿瘤均有完整包膜,边缘光滑,3例发生胸膜增厚。24例恶性胸腺瘤患者包膜均不完整,边缘粗糙,16例发生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低危组、高危组及胸腺癌组肿瘤大小、形态、纵隔脂肪层及密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良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好,准确率高,在良恶性肿瘤及其亚型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翰高 《广西医学》2002,24(4):500-502
主要侵犯心肌的病变可统称为心肌病。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断充实与发展 ,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 ,心肌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 ,其检出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1 心肌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 .1 普通 X线检查 ,包括透视、摄片 ,为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特殊检查的记波摄影已较少用。1 .2 心血管造影与 DSA,可很好显示心脏形态学与动力学改变 ( 1) 。1 .3 超声心动图 ,在观察心脏结构、血液动力学 ,以及测量心脏功能中 ,具有重要诊断价值。1 .4 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血管核医学是应用放射性核素示…  相似文献   

3.
杨兆辉  陈春 《吉林医学》1999,20(6):338-338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胸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1岁~64岁。14例病人均行X钱正倒位胸片及胸部CT扫描检查而确诊为胸腺癌。其中良性12例(85.7%),恶性2例(14.3%)。无任何症状者4例,占28%。另10例至少出现1种症状。常见症状有胸痛、胸闷、气促、咳嗽、乏力、声嘶。3例会并重症肌无力占21.5%,此3例均为良性。1.ZX线表现:胸部正位片呈圆形或类圆形向右侧肺野突出者7例,向左侧肺野突出者2例,扁平贴于纵隔旁5例。侧位片前上纵隔圆形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CT对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诊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16例胸腺瘤与 5例胸腺增生的临床和 CT资料 ,分析病变的部位、形态、边界及增强后的 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胸腺瘤在 CT图像上表现为前纵隔内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边界清楚 ,增强后常均匀强化 ,病灶较大合并囊性坏死区域不强化。胸腺增生在 CT图像上表现为胸腺弥漫性增大 ,密度增高 ,但维持正常形态 ,与纵隔轮廓保持一致 ,增强后略强化。结论 :CT对胸腺瘤及胸腺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肿瘤发生颅内转移是十分常见的。有资料统计 ,脑转移瘤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 5 %~ 2 0 % ,过去多在 10 %左右 ,现大多为 2 0 %左右 ;但亦有资料统计 ,脑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40 %。脑转移瘤中约 60 %~ 85 %为肺癌的脑转移 ;此外 ,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绒毛膜癌、睾丸癌和黑色素瘤等亦可发生脑转移 ,淋巴瘤和白血病亦可累及脑内 ,鳞癌及肉瘤较少发生脑内转移 ,少数脑转移瘤无法找到原发病灶。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高 ,除了肺癌本身发病率高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肺癌的肿瘤细胞可由肺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 ,而其他肿瘤的…  相似文献   

6.
侵袭性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侵袭性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0例临床表现有胸痛、咳嗽伴有不同程度重症肌无力等临床症状,X线胸片检查提示有上纵隔肿瘤、疑为胸腺瘤的病例,经CT或MRI平扫和增强,结合手术和活检细胞学诊断及随访观察,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5例呈非浸润性生长,显示肿瘤轮廓清楚,边缘光整,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和器官分界清楚,表现为良性胸腺瘤的特征。另外5例肿瘤呈分叶状,边缘模糊且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并显示有纵隔浸润、胸膜播散,心包受侵、以及胸椎骨质破坏等影像改变,表现为侵袭性胸腺瘤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利病理诊断,提示上述影像表现为恶性胸腺瘤的表现。结论:胸腺瘤呈浸润性生长,广泛浸润纵隔、胸膜及心包,并胸膜播散及骨质破坏等。可为临床提供这些病理改变的影像学变化特征,有助于胸腺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4例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平  张涛  沙力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34(5):402-403,F004
目的:分析颈静脉球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重点讨论此瘤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方法:报道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及其各种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颇多;其表现各具特点,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层CT及MR表现颇具特征性,能为此瘤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颈静脉球瘤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价值和限度。应恰当选择,合理应用,可取得理想的诊断结果。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导CT及MR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应作为术前常规和必需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肺部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形成的肿瘤样病变 ,以往各学者根据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 ,曾有过多种命名。我们从 6 0年代到 90年代 ,收集到 5 0例 ,均经普通X线胸片以及临床治疗观察。到了 70年代以后 ,随着CT及MRI的使用 ,38例经CT ,1 5例经MRI检查。以上 5 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有 2 2例做支气管镜检 ,2 9例做支气管造影检查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性别与年龄 本组共 5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 4例。年龄 2 5~ 5 8岁 ,平均 44岁。1 .2 症状与体征 临床症状一般轻微 ,少数无任何症状 ,病程较长。有的在初诊体检…  相似文献   

9.
患,男性,44岁,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轻度咳嗽,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两肺呼吸音清,心律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尢。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是前纵隔常见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CT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外形、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准确及时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39例胸腺瘤患者,男26例,女13例,年龄12~87岁,平均49.5岁.临床上无症状8例,有症状者,包括全身或局部重症肌无力9例,其余22例有不同程度胸痛、咳嗽、气促、消瘦等.  相似文献   

11.
心腔内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为粘液瘤 ,约 75 %发生在左房内 ,而左室、右房较为少见 ,发生率不足 1 /4 ,国内报道高于国外[1]。本组共 2 5例 ,其中 2 2例在左房 ,3例在右房。 2 5例均经普通心脏X线片检查、超声心动图、CT和手术及病理证实 ,2 0例做了心血管造影 ,1 4例MRI检查。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心腔内粘液瘤 ,2 2例为左房粘液瘤 ,3例为右房粘液瘤 ,其影像学变化基本相同。 2 2例左房粘液瘤中 ,男1 2例 ,女 1 0例 ,年龄 1 9~ 5 3岁 ,平均 38岁。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但大多数 ,其中 2 0例有劳累后胸闷、心悸、气短。重者有呼吸困难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评价胸腺瘤良恶性及其鉴别诊断。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集临床怀疑纵隔占位病变患者50例,均行640层螺旋CT进行扫描,影像诊断27例为胸腺瘤(15例为良性胸腺瘤、12例为恶性胸腺瘤),23例为淋巴瘤。15例良性胸腺瘤中边界清楚,平扫密度均匀,无囊变坏死,其中钙化8例,增强后均匀强化;12例恶性胸腺瘤呈边界不清,平扫密度不均,囊变坏死,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消失3例,侵犯周围血管2例,胸膜增厚及胸膜转移3例,纵隔内淋巴结肿大3例,侵犯心包1例;23例淋巴瘤影像表现为边界不清肿块影,密度均匀较低,增强后轻度强化,纵隔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并融合。结果: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23例胸腺瘤(13例为良性胸腺瘤,10例为恶性胸腺瘤),27例为淋巴瘤。结论:CT增强对于良恶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恶性胸腺瘤与淋巴瘤鉴别诊断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的诊断DIAGNOSISOFTHYMOMAS查世钦综述(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胸腺是一种独特的网眼状器官,由不同的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正常胸腺上皮细胞在淋巴细胞的留居、增生和成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生学上,胸腺上皮具有双起...  相似文献   

14.
祝瑞琴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107-108
目的研究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以便与肺癌、肺良性肿瘤、球形肺炎以及结核瘤等球形病灶相鉴别。方法搜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特征:(1)病灶多位于肺边缘部、肺表面及叶间裂;(2)肺肿块形态多呈圆形或横椭圆形,边缘光滑;(3)病灶大小直径在2—4.5cm范围,单发多见,偶见多发;(4)肿块具有静止特点,随诊观察其形态及体积无显著变化,且与病程的发展不成比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胸腺瘤患者结合病理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非侵袭性胸腺瘤16例,边界均较为清晰,内部密度较均匀,实质部分呈轻度较均匀强化;侵袭性胸腺瘤9例,边界均欠清晰,可见不同程度胸膜和/或心包膜增厚、受侵,其中6例内部密度欠均匀,实质部分呈轻-中度强化。结论CT对胸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瘤及恶性胸腺瘤的影像学差异,以提高其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瘤24例及恶性胸腺瘤28例,观察各自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恶性胸腺瘤中,多局限于前纵隔或延伸至中纵隔,偏向纵隔一侧者20例;密度欠均匀,多发囊变坏死者22例,钙化者6例;胸膜结节状增厚者5例;均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而24例淋巴瘤中,累及胸部多组淋巴结,跨越纵隔两侧生长;密度多均匀,囊变坏死者7例,钙化者1例;无胸膜增厚;浅表淋巴结肿大者5例,以上几点与恶性胸腺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恶性胸腺瘤中,邻近心脏及大血管受侵者14例,大血管结构受推移者8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者12例;24例淋巴瘤组,邻近心脏及大血管受侵者16例,大血管结构受推移者8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者6例,以上两点与恶性胸腺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纵隔淋巴瘤与恶性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脊柱转移瘤的CT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但在无明确原发肿瘤时 ,有时易与脊柱结核、化脓性感染、嗜酸性肉芽肿及其他原发肿瘤混淆 ,老年患者可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相混淆。我们收集1992年 12月~ 1998年 10月行脊柱检查的 75 8例病人 (椎间盘检查除外 ) ,发现病理确诊的脊柱转移瘤 5 2例。其中38例经手术证实 ,14例原发肿瘤得到了病理证实。 3例术前误诊为结核 ,1例术前误诊为化脓性感染。资料和方法本组 5 2例 ,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 16~ 81岁 ,平均 5 5岁。其中 40岁以上者 40例 ,占 78.8%。用GE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良恶性胸腺瘤的MRI表现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3例胸腺瘤患者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胸腺瘤34例,恶性胸腺瘤39例,分析其边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大小、形态及信号,比较上述表现在良恶性间的差异。结果 73例胸腺瘤均位于前或前上纵隔区,其中良性平均横径约3.37 cm、恶性平均横径为3.20 cm。良性以类圆形为主(50.0%),边界多数较清(85.3%),可有血管受累(20.6%)、心包受累(23.5%)、肺受累(2.9%),未见淋巴结增大,增强后信号均匀者占比50.0%;恶性以分叶状(56.4%)和边界不清(53.8%)居多,血管、心包、肺受累比例分别为43.6%、51.2%、15.4%,恶性淋巴结增大约占17.9%,增强后信号多不均匀(61.5%)。结论 MRI所见胸腺瘤的侵袭性表现及淋巴结增大改变具有重要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