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蒿琥酯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运用小鼠肝癌H22 癌模型、MTT法和集落形成法 ,观察青蒿琥酯对荷瘤鼠和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的作用。结果 :口服青蒿琥酯 30 0mg·kg-1·d-1,肿瘤受到明显抑制 ,抑瘤率在 3次实验中分别为 49.1% ,48.7% ,46.6% ;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青蒿琥酯与 5-氟尿嘧啶有协同抗肿瘤作用。青蒿琥酯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 ,其IC50为 2.07μg·ml-1,同时抑制人肝癌SMMC-7721克隆原细胞形成集落 ,其IC50为2.48μg·ml-1。结论 :口服青蒿琥酯有抗肝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青蒿醇提物对H::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取H。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及青蒿醇提物125mg/(kg·d)组、500mg/(kg·d)组,5-Fu组肌肉注射给药,其余各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d后,剖瘤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醇提物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P〈0.Ot),青蒿醇提物125me,/(kg·d)组和青蒿醇提物500m/(kg.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6%、50.6%;本实验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为0.02%,而在青蒿素抗H。小鼠肝癌试验中,青蒿素在剂量为10mg/(kg·d)时,对H22小鼠肝癌已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蒿醇提物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青蒿素以外,中药青蒿中可能存在其它的抗肿瘤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抑瘤效果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青蒿琥酯+西药灌注化疗栓塞;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灌注化疗栓塞。具体给药方案2组均为吡柔比星(THP)50 mg、顺铂针(DDP)10 mg、丝裂霉素(MMC)10 mg和碘油20 mL;治疗组加青蒿琥酯120 mg,经肝肿瘤区靶动脉注药,1次为1个疗程。2组均给予必要的一般输液和对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瘤体、AFP、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肾功能、白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缩小瘤体、降低AFP方面2组大致相似(P均>0.05)。在介入不良反应方面,2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蒿琥酯联合介入治疗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青蒿琥纳米脂质体的干预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HepG2中的表达,为肝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制成3×105/mL单细胞悬液,接种于35 cm2培养皿中培养24 h后给药,分别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青蒿琥酯原料药组、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浓度均为μmol·L-1),药物作用24 h。采用RT-PCR法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中VEGF mRNA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中VEGF及VEGFR2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VEGF及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22±0.02,0.09±0.02;对照组为0.55±0.03,0.53±0.02;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VEGF,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33±0.06,0.25±0.06,对照组为0.95±0.03,0.78±0.03,(P<0.05)。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与原料药组的VEGF及VEGFR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纳米脂质体组表达量低于原料药组。 结论: 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达到抗肿瘤作用,且作用强于青蒿琥酯原料药,有应用于肝癌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黑蒜提取液对荷H22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影响。方法:建立荷H22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4组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20mg/ml)黑蒜提取液,中剂量(50mg/ml)黑蒜提取液及高剂量(100mg/ml)黑蒜提取液处理,2周后脱臼处死小鼠。剥离瘤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VEGF表达。结果:黑蒜提取液能够降低荷H22小鼠移植瘤MVD、VEGF表达。结论:黑蒜提取液可通过调控肿瘤组织MVD、VEGF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青蒿琥酯(ART)对人腭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凋亡、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NACC细胞经ART 100 mg·L-1干预后,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对照组及ART 25,50,100 mg·L-1组细胞侵袭力;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各组细胞胞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测定各组细胞VEGF mRNA的表达.结果:①经AO/EB染色,与对照组相比,ART 100 mg·L-1组可明显观察到凋亡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核染色质固缩);②Transwell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ART 25,50,100mg·L-1组细胞跨膜数减少(P<0.01);③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RT 25,50,100,200 mg·L-各组胞浆中VEGF的蛋白阳性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④Real-time qPCR测得各ART组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NACC细胞的凋亡,抑制其侵袭能力,下调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汤对荷肝癌H22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BALB/c荷H22肝癌小鼠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健脾柔肝汤低、中、高剂量组,5-FU组,观察健脾柔肝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健脾柔肝汤对荷肝癌H22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健脾柔肝汤低、中、高剂量组,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0.56%、50.58%、23.34%、77.5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健脾柔肝汤中剂量给药组和5-Fu给药组瘤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柔肝汤低、高剂量给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柔肝汤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BALB/c小鼠H22肝癌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P〈0.05),以中剂量组最明显(P〈0.01)。结论:健脾柔肝汤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荷瘤小鼠肿瘤组织VEGF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Ⅰ型、Ⅲ型胶原在肝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有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在肝组织中表达的作用(P〈0.01)。结论:青蒿琥酯能够降低Ⅰ型、Ⅲ型胶原在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分布,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酯对肝纤维化小鼠肝脏星状细胞凋亡和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冬娣  刘金元 《河南中医》2009,29(5):447-449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对肝星状细胞的增生和凋亡基因进行检测。结果:青蒿琥酯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P〈0.01),确能促进凋亡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青蒿琥酯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通过抑制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凋亡基因的表达,进而减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恢复了凋亡和增殖的平衡态,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蒿琥酯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细胞内Ca~(2+)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元  杨冬娣 《新中医》2010,(1):108-109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肝细胞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利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和体视学技术研究钙离子在肝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模型组钙离子在胞浆中的数密度较正常组和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与青蒿琥酯低剂量组小鼠胞浆钙离子数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青蒿琥酯高剂量组胞浆钙离子数密度与秋水仙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蒿琥酯具有稳定细胞膜、内质网和线粒体等膜性结构的作用,使影响细胞生理活性的钙离子在胞内外处于稳态的水平,从而阻挡了因钙离子的失衡而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黑粒子胶囊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及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H22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接种后24 h将已接种的癌瘤细胞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黑粒子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30 mg/kg,黑粒子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黑粒子胶囊混悬液400、800、1600 mg/k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次/d,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后24 h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22实体瘤的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黑粒子胶囊高剂量组对实体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雄性组抑瘤率为38.78%,雌性组抑瘤率为43.5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黑粒子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细胞G0~G1期[(58.06±9.65)%、(55.10±5.89)%、(61.36±15.95)%比(74.47±2.63)%]缩短、S 期[(33.96±11.90)%、(32.67±4.04)%、(33.89±9.82)%比(14.37±4.92)%]延长,细胞凋亡率[(31.12±1.85)%、(31.89±2.16)%、(40.64±0.55)%比(21.75±2.64)%]增高。结论黑粒子胶囊可抑制小鼠肝癌H22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特别是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金果  刘亚娴 《河北中医》2009,31(5):756-758,786,F0003
目的探讨甲乙煎对肝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病理模型对照组、5-氟脲嘧啶(5-Fu)组和甲乙煎小、中、大剂量组各15只。复制H22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自造模第2d起开始给药,日1次。病理模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mL/(只.d)灌胃,甲乙煎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甲乙煎0.4mL/(只.d)(1、2、4g/mL、)灌胃,5-Fu组给予5-Fu0.2mL/(只.d)(2.5mg/mL)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后第2d,将禁食12h的各组小鼠脱颈椎处死后,称体质量,取胸腺及脾,并称质量。计算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局部瘤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结果甲乙煎各组均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5-Fu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Fu组与病理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高了小鼠胸腺指数,降低了脾脏指数 甲乙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煎各组CD54的表达均弱于病理模型对照组(P〈0.01,P〈0.05) 甲乙煎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Fu组表达弱于病理模型对照组(P〈0.01),与甲乙煎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甲乙煎可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降低H22小鼠肝癌局部瘤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软胶囊抗肝癌作用及对肝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灵芝孢子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7d后剥离瘤块,计算肿瘤抑制率;给药11d后检测各组小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TNF-α、IFN-γ生物调节因子水平。结果:高剂量灵芝孢子油对H22实体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灵芝孢子油均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P<0.05,P<0.01);高、中剂量灵芝孢子油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P<0.01);高剂量灵芝孢子油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生物调节因子IFN-γ和TNF-α水平(P<0.05)。结论:灵芝孢子油能有效抑制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生长,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蒜素注射液以及口服液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肉瘤、肝癌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注射液连续腹腔注射给药8d后脱颈椎处死剥离肿瘤、胸腺、脾脏,称质量,计算抑瘤率及胸腺、脾脏、肝脏指数.结果:大蒜素注射液7.5 μg/kg、15 μg/kg、30μg/kg、60μg/kg、120μg/kg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3.5%、31.5%、39.4%、40.4%、52.4%,其中120μg/kg剂量组相对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11.9%、15.9%、18.3%、33.7%、38.4%,其中120μg/kg剂量组相对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对H22、S180荷瘤小鼠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基本不影响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裸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四逆散的抗肿瘤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法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1.87.2g/kg)对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四逆散中(3.6g/kg)剂量组和高(7.2g/kg)剂量组能够明显增加活性氧(ROS)的含量,并提高小鼠脾脏指数、IL-6、IL-12和TNF-α的水平,同时,显著下调Bcl-2、Sirt1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 3和p53的蛋白表达。结论:四逆散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移植瘤生长,并通过ROS依赖的Sirt1-p53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及白芍总苷对小鼠H22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前腋下皮下接种小鼠H22肝癌细胞,第2天ip阿魏酸钠(200、100、50mg/kg)或ig白芍总苷(200、100、50mg/kg),每3天测量1次肿瘤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肿瘤血管及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MTT法检测阿魏酸钠对H22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组小鼠H22肿瘤体积、质量增长明显较模型组缓慢(P<0.05),同时阿魏酸钠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及VEGF、PCNA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阿魏酸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白芍总苷各剂量组的肿瘤生长、微血管密度、H22肿瘤细胞增殖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魏酸钠可以显著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且能抑制VEGF的表达。但在体外实验中不能抑制H22肿瘤细胞的增殖。白芍总苷尚不能被证明有抑制小鼠H22肿瘤生长的作用。阿魏酸钠对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H22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TA2小鼠乳腺癌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A-891小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TA2小鼠右腋部皮下,造成小鼠移植瘤肺转移模型,同时予乳宁Ⅱ号治疗。结果乳宁Ⅱ号可抑制移植瘤生长,减少肺转移的发生(P<0.05),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发挥抑瘤和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8.
蜂毒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凌昌全  彭永海  张晨  黄雪强  李柏 《中草药》2003,34(10):921-923
目的 观察蜂毒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环节。方法 以MTT法测定蜂毒素体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观察iv蜂毒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蜂毒素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蜂毒素作用于H22细胞后,细胞PCNA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iv蜂毒素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蜂毒素在体内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细胞PC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薏益肝煎对小鼠H22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右腋下皮下种瘤造成实体瘤模型,将30只小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芪薏益肝煎组和5-Fu组,每组各10只,连续用药15 d。第16天处死小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剥离瘤块秤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芪薏益肝煎组小鼠皮下肿瘤重量低于生理盐水组,PTEN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其抑瘤率为37.00%。结论:芪薏益肝煎对小鼠肝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TE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枸杞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抑制因子VEGF、TGF-β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荷瘤机体免疫逃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H22荷瘤小鼠,用枸杞多糖连续灌胃两周后观察胸腺、肿瘤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及肿瘤生长抑制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枸杞多糖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对小鼠的胸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下调血清中VEGF、TGF-β1水平.结论:枸杞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机体VEGF、TGF-β1因子的分泌,干预机体的免疫逃逸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