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二卤代烷和二卤代芳烃为主要原料,采用Grignard方法合成出了脂肪族和芳香族高分子硒化合物。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卤代烃活性以及加料顺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合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四丁基溴化铵、碳酸钾存在下,卤代烷对二烷基硫代亚磷酸酯进行磷-烷基化反应合成硫代烷基膦酸二烷基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获得了在RPA//B3LYP/6-311G(d,p)的理论水平上的二卤代乙腈和异二卤代乙腈的平衡几何构型、振动光谱和电子跃迁能.与已报道的异二碘甲烷和异二溴甲烷的结果比较后得出,异二碘甲烷和异二溴甲烷中的氢原子被吸电子的CN基取代后,形成的异二卤代乙腈分子变得相对稳定,它们的电子吸收光谱比异二卤代甲烷的进一步红移.表明从能量角度上二卤代乙腈比二卤代甲烷更易发生光异构化.从而探讨了吸电子取代基对多卤代甲烷光异构化反应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获得了在RPA//B3LYP/6-311G(d,p)的理论水平上的二卤代乙腈和异二卤代乙腈的平衡几何构型、振动光谱和电子跃迁能。与已报道的异二碘甲烷和异二溴甲烷的结果比较后得出,异二碘甲烷和和一溴甲烷中的氢原子被吸电子的CN基取代后,形成的异二卤代乙腈分子变得相对稳定,它们的电子吸收光谱比异二卤代甲烷的进一步红移,表明从能量角度上二卤代乙腈比二卤代甲烷更易发生光异构化,从而探讨了吸电子取代基对多卤代甲烷光异构化反应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卤代蔗糖类甜味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卤代蔗糖甜味剂的应用和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卤代蔗糖的结构与甜度的关系,并探讨了它们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钯催化卤代芳烃胺基化反应是形成CAr—N的重要方法。以卤代芳烃为线索,对钯催化偶联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和胺化反应从合成化合物到合成高分子的过渡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课题组运用胺化反应合成高性能聚合物聚亚胺酮和聚亚胺醚酮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CuCl2/Al2 O3作为金属铜催化剂高效催化氮杂环与卤代芳烃的N-芳基化反应制备N-芳基杂环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有机配体存在下CuCl2/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以咪唑与碘苯的反应作为模板反应优化反应条件,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种类、碱的种类、溶剂的选择、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N-苯基咪唑的收率达99%.而且,所选择的催化反应体系可应用于合成一系列N-芳基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CuCl2/Al2O3作为金属铜催化剂高效催化氮杂环与卤代芳烃的N-芳基化反应制备N-芳基杂环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有机配体存在下CuCl2/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以咪唑与碘苯的反应作为模板反应优化反应条件,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种类、碱的种类、溶剂的选择、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N-苯基咪唑的收率达99%.而且,所选择的催化反应体系可应用于合成一系列N-芳基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卤代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其合成工艺研究对于开发多功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至关重要。传统的卤代反应多使用易挥发性有机溶剂, 对环境污染大。目前的催化剂又存在反应时间长且副产物多等缺点。随着绿色清洁技术在工业和学术界得到广泛的关注,寻找更加绿色的溶剂和高效的催化剂成为焦点。本工作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亚硫酰氯(SOCl2)为原料,以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溴盐([OMIM]Br)为催化剂和溶剂,合成了氯代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Cl)。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亚硫酰氯用量和离子液体用量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转化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AEO3:SOCl2: [OMIM]Br=1:1.3:1(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为25 ℃,反应时间为30 min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转化率达到99%。以正己烷为萃取剂,产物能够从反应混合液中萃取出来。该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6次,转化率无明显降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此外,我们推测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溴盐咪唑环上C2位质子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羟基氧形成氢键,降低了反应能垒,使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因此,离子液体对该卤代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且离子液体不易挥发,具有环保,无毒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金属锂与1 - 卤代环己烯的直接锂代合成1 - 锂代环己烯的反应。通过对反应物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和1 - 卤代环己烯种类等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 可使1 - 锂代环己烯的收率最高可达92-8 %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代表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持续推进"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拓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地在创新投入、创新资本、创新企业、创新政策、创新链条、创新人才等方面的现状基础不尽相同,政策做法各有侧重,为在比较中发现上海的优势与短板,借鉴京、深两地经验,取长补短,课题组赴深圳、北京等地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新型研发组织的调研,并围绕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加大制度创新步伐、完善双创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ICP-MS/HG-AFS测定不锈钢容器中熬煮酸菜重金属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不锈钢容器酸菜熬煮砷、汞、铅、镉、铬、镍、铜等元素的含量变化.以微波消解预处理样品,用ICP—MS、AFS测定熬煮后汤汁、酸菜样品中各元素含量.用不锈钢容器熬煮酸菜,可使锅体中铅、铬、镍、铜溶出较多,镉少量溶出,基本无砷、汞溶出.其中:汤料中铅、铬、镍、铜、镉含量分别增加了92.90%、4.66倍、57.53%和58.28%、25.00%;酸菜中铅、铬、镍、铜、镉含量分别增加了73.71%、1.54倍、71.23%和27.68%、20.78%.  相似文献   

13.
坪道岩体由早期到晚期可分出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二长花 岗岩→正长花岗岩共5期岩浆活动。岩体碱值为0.49~0.62,ANKC大于1,多见白云母,CIPW计算 中多见刚玉,属钙碱性铝过饱和型。随SiO2增加,TiO2,TeO,MgO,CaO,Na2O均逐渐缓慢减少,而 Fe2O3,K2O剧增。岩石化学显示其源岩为上地壳杂砂岩类、碎屑岩类。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值 为0.35~0.7,铕亏损强烈。岩体贫Ba,Rb,Sr,Y,Cu,Zr,Ga,Ni,富Nb,Ta,Bi,Th,Cr,Sn,Mo,Hf,Sc, 异常富Hf,Sn,Sc。构造地球化学信息显示岩体是大陆裂谷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由城市化所带来的严重环境危机入手,总结了人类建设活动对环境的种种破坏。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工业革命后关于建筑、规划正反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人类生存与发展出发,主张以景观建筑学的观点从事营造,处理好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建筑及建筑与城市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理论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热接触变质的产物,角岩在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和各种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均可见,但对其调查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南岭、冈底斯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的实践,通过对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角岩广义概念的界定,概述了与角岩有关的各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如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钨、钼、铁、铜、铀、金、铅锌、锡、银和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举例阐述了近年来角岩发育矿区深部找矿中的新突破,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广西大厂铜坑至拉么一带的锡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云南老厂银铅锌矿、羊拉铜矿、雪鸡坪铜矿等矿区;讨论了角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的准则。结果表明:矿区和矿田大比例尺深部预测时应注意岩石组合、干湿关系、封闭与开放体系、岩石物性和分带性、原岩岩性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区域性中、小比例尺成矿评价时应注意角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特征与矿产资源的专属性关系等;利用角岩预测隐伏岩体的应用前景广泛,在深部找矿中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加强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以往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的“角岩化带”可重新评价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东石人嶂钨矿床银矿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广东石人嶂钨矿床51件样品银含量的测试:Ag〉10-6的占58.82%,其中有7件Ag〉100×10-6,最高1304.4×10-6,表明伴生银矿化普遍而强烈。通过对光、薄片进行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查明银矿物种类有碲银矿、银硫铋矿及含银矿物。该矿床银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银呈类质同象存在于铅铋硫盐矿物中,如斜方辉铋铅矿、辉铅铋矿、硫铋锑铅矿、斜方硫铋铅矿等均含一定量的银,或局部呈固溶体状态形成铋铅银矿,并以这种形式存在为主,本矿床中含量较多的铅铋硫盐矿物是辉铋矿、斜方辉铋铅矿,其中斜方辉铋铅矿普遍含一定量的银,含银量在1%-9%;另一种是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如碲银矿、银硫铋矿。  相似文献   

17.
渣油转化反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是世界原油的发展趋势,因此渣油的加工和利用是石油炼制工业研究的主要课题。综合大量研究信息,根据渣油的物理体系、化学结构和渣油的加工方式,归纳并分析了渣油热转化,渣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饱和分和芳香分、多环芳烃的反应过程及渣油的脱硫脱氮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胶质和沥青质发生断烷基侧链及缩合反应,饱和分与芳香分发生开环和断链反应,多环芳烃加氢遵循正碳机理,渣油的脱氮脱硫反应遵循 Lewis酸碱理论。  相似文献   

18.
文档一体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工程图纸、资料、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特研制了一套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专门用于对各种幅面的工程图纸、图片和各种文档资料等进行计算机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系统集图纸和文档资料管理于一体,对工程图纸、资料、档案的原件进行扫描,并将其存入光盘进行管理,进而实现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加工整理和网络共享,为用户建立电子化的图纸资料档案库,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现代化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19.
The blockchain has typical features such as decentralization of accounts, data irrevoc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which solv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llaboration and value flow between individuals who do not trust each other. However, the public verifiability of the blockchain poses security challenges for user privacy, while its performance issue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ransaction throughput and scalability, also limi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discusses the two major aspects of blockchain privacy protection and scaling technologies. First, it outlines the Bitcoin and ETH technologies in the blockchain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then, it introduces several typical blockchain-oriented 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ivacy protection such as ring signature, zero knowledge proof,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ing, homomorphic commitment and subvector commitment. Similarly, 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case studies of blockchain scale-up are introduced from both up and down the chain to break through the two major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privacy protection and scalability, so that the blockchain has a smart contract fun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user privacy with high transaction throughput and scalability,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a wide range of fields such as finance, education,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logistics,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blockchain.  相似文献   

20.
砌体结构房屋拆除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城镇建筑密集区巨量的既有砌体结构因现代化建设而面临着严峻的拆除改造需求.传统的拆除方法如人工和半人工、半机械的拆除等,其拆除效率低、噪声大、粉尘多,拆除材料难以回收利用;典型的现代化技术如爆破拆除等,其危险性大,对周边环境极易产生巨大的噪声和粉尘污染的影响.运用传统和现代单一拆除技术拆除后的建筑通常直接进行填埋,拆除材料难以回收利用,需研发可实现低噪声、少粉尘、高回收拆除废弃物的砌体结构绿色拆除方法与技术.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既有砌体结构常采用的人工法、破碎锤、破碎球、长臂液压剪以及爆破法5种拆除技术,总结了其各自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和应用范围,提出了墙片裁分、吊装、运输、就位至重新拼装的新结构的砌体工业化拆除思路和方法,可为具有较高价值的砌体结构拆除及再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