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郭韬 《冶金自动化》2014,(2):48-52,64
针对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1450热连轧生产规格变换频繁、同钢种带钢成分波动较大,导致换规格第1块带钢轧制力预报精度较低的情况,研究了精轧轧制力预报模型和其重要组成部分应力状态系数模型和变形抗力模型,结合现场生产数据,分析出化学成分修正系数和变形抗力自学习系数是影响轧制力预报精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两方面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了轧制力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案例推理技术研究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数学模型中的长期自学习系数的确定方法。基于现场大量生产数据,从如何有效利用经验知识入手,对层流冷却工况和所采用的自学习系数进行案例构造,采用绝对过滤和相对过滤方法进行案例检索,根据当前工况和历史案例工况的相似度决定是否进行自学习系数的重用或修正。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对已轧过的钢种规格带钢,该方法能有效地避免再次轧制时带钢头部过冷现象,能显著提高带钢头部卷取温度的设定精度,能有效地提高换规格轧制时带钢头部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热轧带钢板形质量的浪形缺陷,深入地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依据板形控制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了平整工艺参数中轧制力、开卷张力、卷取张力、轧制速度、弯辊力对板形的影响,制定了符合生产实际的不同钢种、规格带钢的平整工艺规程,对带钢的平直度进行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平整成品卷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承钢中宽带生产线生产中各工序的功能不匹配的问题,对粗轧机、R轧机等设备进行改造,使轧制各工序之间配合得更加协调.在最少投入的条件下,增加了轧制带钢的钢种和规格,轧制稳定性提高,成品平均卷重提高了60%,轧机小时产量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型、高速、连续式带钢热连轧机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是国内外带钢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使我国带钢生产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加速实现轧钢自动化。北京钢铁学院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武钢、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等十多个单位的大力协作下,配合○七工程的需要,在该院冶金机械实验室进行了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热连轧机轧制带钢卷的试验,于今年一月初试验成功,实现了国内第一次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用设定数学模型,成功地轧制出一个钢种(ASF)三种规格(12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轧制油润滑系统对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摩擦系数、主电机电流的关系,特别是轧制薄带及特殊钢种时精轧机轧制力大,轧辊磨损严重,机架震动严重。轧制油润滑功能的使用是精轧机稳定轧制薄带及特殊钢种的重要因素,投入轧制油润滑系统后降低了轧辊损耗、减少换辊次数、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西门子代码,找出影响精轧轧制力的自学习系数cofa,并通过修改代码将将精轧轧制力cofa系数分不同钢种不同规格分别建立文档,通过与上一块轧制板坯的cofa系数加权计算得出自学习系数,提高轧制力精轧精度。  相似文献   

8.
叶晓宁 《中国冶金》2004,(2):36-39,35
千叶钢铁厂3号热连轧机生产工艺灵活,可以生产包括不锈钢在内的不同钢种带钢.3号热连轧机采用紧凑式布局,主轧线R2~R3、R3~精轧机组可实现连轧.通过无头轧制、自由轧制等技术生产带钢,满足市场需求,按照用户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不同钢种的成品带钢.  相似文献   

9.
诸如IF和HSLA等许多钢种在光整冷轧过程中的冶金特性和表面状态的控制,可以通过使光整轧制力最佳化来得到改进,光整轧制力部分地取决于轧辊和带钢之间的接触系数。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受到延伸率、工作辊粗糙度和尺寸,混轧或干轧的影响。两种工作辊直径的QQD轧机和三种轧辊配置,为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钢种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连铸板坯热装炉和直接轧制的要求,按规格需要轧制不同宽度、厚度和不同钢种的板带材,日本日立制作所在炉卷带钢热轧机上采用了可侧向移动的工作辊,实现了高凸度轧制。这种高凸度轧机具有工作辊弯曲和侧移机构,根据轧制目的有三种控制方法:周期性侧移(CS)法、带钢凸度控制(HC)法和轧辊单侧锥形的位置调节(TA)法。CS 法:于轧制不同宽度带钢时上下工作辊对称移动约20mm,以保证均匀磨损和热凸度,避免因轧辊表面局部磨损而产生辊面的凸出或  相似文献   

11.
冷连轧边降控制与凸度及平坦度综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轧制理论中的体积不变原理,考虑来料板形的影响,推导出以带钢宽展系数和比例凸度系数表示的带钢平坦度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轧制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规格、压下率和位于不同机架的带钢边降及横向变形,提出了冷连轧机的板形综合控制策略,根据上述控制策略提出了四辊冷连轧机的辊型配置方案.新辊型配置方案投入现场连续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板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带高压水除鳞换热的带钢粗轧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热带钢在轧制前通常需用高压水去除氧化铁皮。随着高压水对带钢表面冲击强度的增加,除鳞效果明显增强,带钢的温度也显著降低。影响带钢温度变化的因素复杂多变,其中尤以高压水的影响较显著,因此研究带钢在高压水除鳞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对于了解带钢粗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合理制定后续精轧工艺非常必要。笔者将有限元数值解法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研究了高压水冲击强度与带钢换热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换热系数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2050mm热带钢粗轧机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1700热轧带钢厂粗轧机组为对象,在轧制不同材质和规格带钢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找出了粗轧机组的薄弱环节和在轧制不同钢种时现行的负荷分配方案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各架轧机实际承载能力提出了粗轧机组负荷分配的改进方案,保证了轧钢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带钢表面粗糙度是由轧机成品道次工作辊表面显微几何结构的压印形成的,为了解在一个轧制周期内钢板表面随轧制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轧辊辊面、不同厚度、钢种等对粗糙度的影响,选用HOMMEL TESTER T1000粗糙度仪,对SPHC、SDC01和SDC05钢种现场测量了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粗糙度随轧制长度的增加,中间有两个低谷;初始辊面的粗糙度中心部分较好,遗传到带钢的宽度方向上;粗糙度随带钢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硬度越高的钢种粗糙度越好.根据试验结果,把一个轧制周期内的粗糙度分成不同等级,制定了轧制计划,应用表明,带钢的粗糙度在0.6~1.4μm,比原来降低了0.1~0.6μm.  相似文献   

15.
居龙  李洪波  张杰  胡超  张超  陈良 《工程科学学报》2014,36(9):1255-1259
等效换热系数是热连轧机工作辊温度场仿真模型的核心输入参数,多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某1800 mm 热连轧机存在品种、规格交替轧制,等效换热系数的准确计算比较困难.选取多组典型工艺条件下的工作辊下机后表面温度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通过改变遗传算子有效避免了算法早熟及局部收敛等问题,获取了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等效换热系数.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证明了优化模型的可靠性.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工作辊热凸度的影响,并提出同宽交替时,工作辊热凸度随轧制进程呈指数变化,而在品种、规格交替编排轧制工艺下相邻带钢轧制时工作辊热凸度存在6-21.8μm 的波动,且随轧制进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半无头轧制1.0 mm厚带钢存在的问题、单块轧制1.0 mm热轧带钢的生产难点,唐钢1810UTSP生产线为单块轧制1.0 mm厚带钢进行的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了薄规格带钢轧制的成套技术.应用这些轧制技术生产的1.0 mm厚带钢已达到批量生产水平,产品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及板形控制能够满足用户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鞍钢2150ASP生产线炼钢、连铸和轧制线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问题,通过开发LVC工作辊和ASPB支持辊、在精轧机组应用高速钢工作辊和热轧工艺润滑、轧制计划动态编制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实现了具有ASP特点的自由程序轧制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在保证带钢凸度和平直度精度的前提下,可实现不同钢种、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带钢的混合轧制,并且同宽轧制长度达到了100km,逆宽轧制达到了300mm。推行自由程序轧制后,连铸坯的直装率达到了60%以上,热装率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热轧带钢无头轧制的发展进程,连铸连轧全无头轧制技术的优势。无头轧制成为诸多新技术的的集成,主要包含:连铸高拉速条件、电感应加热器的使用、快速变规格、带负荷的窜辊控制板型、高速飞剪跟踪剪切、轧辊技术的改进和延长轧辊的轧制周期等。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改进,全无头连铸连轧技术将发挥其超常规的能力和优势,以超低成本、超薄规格、多钢种、高性能、良好卷型的热轧钢卷将在更大范围内替代冷轧产品。  相似文献   

19.
何安瑞  杨荃  刘文仲  郭宏伟  邢娟 《钢铁》2007,42(10):47-50
济钢1700 mm热连轧是新建投产的宽带钢生产线,其F2-F6精轧机组装备有工作辊弯辊和窜辊技术.针对这种典型机型,在大量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包括工作辊综合辊形(初始辊形、磨损辊形和热辊形之和)计算模型、支承辊综合辊形计算模型、窜辊设定计算模型和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等.在经历了系统设计、程序编写、离线调试、在线调试后,板形设定控制模型投入稳定运行,所有考核规格的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6%.在同宽轧制长度超过70 km的轧制单位内,各机架弯辊力设定结果能够自动适应带钢厚度和钢种的变化,且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5%.  相似文献   

20.
张勇  黄波 《中国冶金》2011,21(7):47-50
文中简述了热卷箱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中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热卷箱的主要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时对热卷箱减少中间坯温降、恒速轧制、缩短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距离、提高带钢成材率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国内2250mm不锈钢热轧带钢轧机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新式无芯轴热卷箱在不锈钢极限规格生产、薄规格轧制稳定性、产品边部和表面质量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