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近期,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榆林开幕。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开幕式发布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等多项非遗计划和项目,其中,泸州老窖景区入选非遗旅游景区项目。本届年会由文旅部指导,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陕西省文旅厅、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山东、四川、河南三省文旅厅担任主宾省,活动包括开幕式、非遗展演、非遗论坛等。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相似文献   

2.
殷桥 《丝网印刷》2023,(15):115-117
高校做好非遗传承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明晰非遗教育理念,创新宣传方式;健全非遗课程体系,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打造非遗“双师”队伍,开展师资培训;搭建非遗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等措施,推动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陆婷 《纺织报告》2024,(2):103-105
职业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担当向高职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双高计划”视域下非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研究背景与必要性,梳理了非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育的目的、意义与特点,结合陕西秦绣非遗文化案例,从承古出新、科教融合、学创一体机制层面提出了非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旨在为高职“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非遗数字人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对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视角出发研究了当下国家从政策方面引导和鼓励非遗的多样化保护,梳理了不同视角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内容,提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方法:非遗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还原、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基因图谱、建立非遗动态影像库;进而构建了基于数字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倡导形成“非遗挖掘与保护-非遗整理与研究-非遗资源库建立-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新模式;最后从建立流动性博物馆、非遗数字化产品设计、制作数字化影像、开展新媒体非遗文化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可持续策略。研究对于从新媒体视角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非遗美食空间分布特征及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对提高区域非遗保护意识及实现文旅产业融合高效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以东北三省非遗美食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对区域内非遗美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量化分析,并借助回归模型研究非遗美食资源与旅游业态之间的关系,总结融合发展模式。结果表明:东北三省非遗美食资源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呈集聚型分布,空间格局呈多中心状;非遗美食资源与旅游产业具有相关性。并基于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三种融合发展模式:空间集聚型——以食促游,空间分散型——以游促食,空间均衡型——食游并进,以助力非遗美食旅游业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域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进一步的意义,实现非遗的重要的价值体现和树立大众对非遗的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偏远地区经济向上的趋势,提升优秀的非遗文化良好的传播空间,让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好的融合和展现。文章以黔东南非遗苗绣为例,探讨苗绣技艺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苗绣技艺的文化创新设计与地方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揭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在非遗文化的推动下本土文化产业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晟 《西部皮革》2024,(7):62-64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增强民族自信、弘扬工匠精神、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文章从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需求入手,分析了非遗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探讨,提出了扩充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文化、完善师资队伍等四项非遗文化与设计创意类课程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8.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非遗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如何使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的关键。现将非遗传承与高校美育结合,探索非遗发展的新道路,发扬非遗传承中的民族精神,借此来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美学修养,让人们感受到非遗技艺传承过程中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9.
对旅游业激发非遗、发挥旅游对非遗的传播功能、扩大文化的影响、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构建"非遗"旅游体系,培育特色文旅品牌的保护、开发路径,促使"非遗"资源传承,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门类众多,具有较为突出的特性。在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非遗展示空间被重新定义和解构,生成多种不同的空间类型及空间形态。本文依据非遗本体展示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法,将展示空间划分为三大类,提出多维场域概念,并基于多维场域下非遗展示的核心要义,探寻出适宜非遗展示的数字化手段,以期帮助人们在多维场域中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地去认识非遗,体验非遗,弘扬中华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湘西苗绣“非遗+教育”创新性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湘西苗绣“非遗+教育”创新性发展路径的研究意义、理论依据,总结湘西苗绣“非遗+教育”创新性发展路径的实施内容和创新特色,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非遗传统文化,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遗蓝印花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对中小学生实施非遗蓝印花布教育,不但可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可以使中小学学生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遗蓝印花布的重任,推动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的有效传承。对非遗蓝印花布在泰安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非遗蓝印花布在泰安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传承方式和作用。对非遗蓝印花布在泰安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非遗蓝印花艺术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非遗教育传承的方向,探讨蜀绣进高校的意义,探寻蜀绣进高校的有效路径:依托专业教学探索非遗转化、立足社团活动推广非遗传承、借力创新创业促进非遗发展,对非遗传承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并行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全球经济环境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传承人老龄化、紧缺和断代等问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文化保护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通过对传承人及非遗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的分析研究,构建“保护+传承、实践+科研、创新+传播”能力目标培养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综合型、设计性、创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探索一条非遗与高校艺术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永庆坊非遗街区的广彩非遗技艺的数字化应用可行性,探索非遗文化传播和“活化”传承的方式,为非遗的保护传承路径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非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已成为我们面对的重要而亟待解决的课题。高校作为系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将非遗与高校艺术教育相融合,培养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通过创新型教育赋予非遗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我国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南京绒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历程,谐音“荣华”,带有美好的寓意。南京绒花于2007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非遗在保护与传承出现了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传承人较少和公众关注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文旅融合下南京绒花传承与发展的四项策略,其中包括非遗与旅游融合策略,打造文化品牌策略,新媒体传播与营销策略,扩大消费群体和传承人才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品说明:“港城遗梦”以湛江非遗项目:雷州石狗、舞鹰雄、北坡游鱼、湛江傩舞、吴川飘色为创意文化,从中提取创意元素进行设计。非遗里悠久的故事和精神内核是世代相传的,这五项非遗都独具湛江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生动表达了湛江人民爱憎好恶的价值评判态度与审美情趣,传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向往。此次设计从湛江非遗文化中提取元素进行插画设计,采用现代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并选用精美的金属书签作为载体,让湛江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让非遗“潮起来”。  相似文献   

19.
作品说明:“港城遗梦”以湛江非遗项目:雷州石狗、舞鹰雄、北坡游鱼、湛江傩舞、吴川飘色为创意文化,从中提取创意元素进行设计。非遗里悠久的故事和精神内核是世代相传的,这五项非遗都独具湛江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生动表达了湛江人民爱憎好恶的价值评判态度与审美情趣,传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向往。此次设计从湛江非遗文化中提取元素进行插画设计,采用现代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并选用精美的金属书签作为载体,让湛江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让非遗“潮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的实施,文化出海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传统文化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创新并走向世界舞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以非遗面塑为研究对象,分析非遗面塑发展现状及出海可行性,探究非遗面塑文化产品创新策略,构建非遗面塑的海外传播策略,目的是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非遗面塑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