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应用祛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总结整理病案资料,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阐释陈华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风痰伏肺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基础,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不同病机,以祛风涤痰为总治则贯穿病程始终,佐以宣肺、清肺、润肺、温肺、补肺等不同的治法,早期祛风为主,中期涤痰为重,后期顾护脾胃,培土生金以杜生痰之源。所举医案辨证为风寒袭肺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以祛风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止嗽散合麻黄射干汤加减,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陈华教授应用祛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注重分期辨治,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小珊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本质是哮喘,应以喘论治。风、痰为中医主要病因,亦为病机中的主要病理环节。风痰并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发作期疏风祛痰,恢复肺的宣降功能,以射干麻黄汤为基本方;缓解期因久咳伤肺,久嗽动脾,肺脾虚则累及肾,治以补肺健脾,扶正祛邪为主,药用玉屏风散加减。  相似文献   

3.
总结李志山教授运用镇咳涤痰汤治疗小儿痉咳的临证经验。李志山教授认为小儿痉咳病位在肺、肝,与脾胃关系密切,表现为邪伏肺金,气津失布;肺病及脾,脾滞生痰;脾虚肝旺,肝旺侮金的病机演变过程。小儿患者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一旦病邪进展,出现痉咳,则会导致肺、肝、脾胃同时发生变化,最终出现"木火刑金,风痰相搏"的核心病机。小儿痉咳的病理产物为痰、热、风,治疗以平肝泻肺、涤痰降逆为法;李志山教授创制镇咳涤痰汤(主要由青礞石、黛蛤散、桑白皮、制半夏、炙百部、枇杷叶、生甘草等组成),随证加减治疗小儿痉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运用威灵仙治疗咳嗽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分析归纳王真教授在治疗咳嗽时运用威灵仙的经验。总结威灵仙适应的常见证型,包括风咳证和痰瘀互结证,分析两种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并附典型案例以资验证。[结果]王真教授认为风咳以风邪为病因,当从风论治,威灵仙具有良好的祛风作用,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咳嗽。痰瘀互结型咳嗽以痰、瘀为病因,治疗上当活血化瘀、顺气化痰,威灵仙性善走,通经达络,去心膈痰水,可缓解患者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改善痰瘀互结型咳嗽。治疗上随症加减,取得了较好疗效。所举医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王真教授运用威灵仙治疗咳嗽,区分风咳证和痰瘀互结证,中病即止,疗效显著,其临床经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从风论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辨证思路,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基于风邪致病特点"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有内外之分",结合古籍文献及现有文献资料,考究风邪致病源流,从风邪致病的角度分析CTD-ILD病因病机,研究风药的有效性,并探讨对CTD-ILD的论治。[结果]CTD-ILD的临床症状、病情发展与风邪特点相契合,风邪是CTD-ILD的重要致病因素",外风犯肺"兼"内风伏肺"为疾病始动环节,内外风共同起病。疾病本质为虚,风与虚、痰、瘀、毒为病机演变的关键。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风药治疗此病有效。病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期论治,早期以疏风为主,中期以搜风为宜,晚期以息风为要,治疗时应针对病情急缓、病性虚实、正气强弱,有侧重地选用风药。[结论]"风邪致病"贯穿CTD-ILD整个病程,治疗应抓住早、中、晚三期风邪致病特点,根据虚、痰、瘀、毒等辨证施用风药。  相似文献   

6.
介绍武维屏运用病证症结合辨治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武维屏提出因病审机论治,审病机虚痰瘀为关键,论治法补虚化痰行瘀理肺四法多用。论辨证,分急缓两期七证候,急重期六种证候较常见,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贯穿始终;析证候,从三级十症别轻重,注重咳、痰、喘、昏、脱之变化。从咳论治,当分寒、热、燥、湿、暑、风、气、血、阴、阳;从痰论治,需分寒、热、燥、湿、郁、瘀;从喘论治,分急缓,急辨五候,缓别悸喘、痰喘、肿喘、绀喘;从昏论治,痰热阻窍、痰浊蒙窍、热扰心营三种证候最常见;从脱论治,分阴阳之别。  相似文献   

7.
膝痹病以肝肾亏虚为本,以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二者合而为病,病情日久亦见气血亏虚。膝痹病的病程演变与“五体理论”相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内因以肝肾亏虚为本,外因则以风邪为首。风者,百病之长,易夹杂诸邪气侵犯机体,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中以“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为原则,以肝肾亏虚为本,以风邪为主,辨证施以解表疏风、温阳散风、通络搜风、燥湿祛风、清热宁风、养血祛风、化痰蠲风及填精逐风等治风之法。同时,依据临床病情的差异,随证论治,施以中药、针刺、艾灸等多种方法协同治疗。  相似文献   

8.
总结程燕教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和辨证治疗的用药特色。程燕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痰壅气阻,肺气郁闭,临床以痰湿闭肺和痰热闭肺两证为主辨证施治。程燕教授用药特色为:表里同治,解表定喘;开闭解郁,宣降肺气;标本同治,清除痰饮。针对治痰法,提出治痰四要点:从肺脾肾三脏入手;以顺气为先;必用消食开胃药;善用虫类药,从风、痰、络论治。  相似文献   

9.
分析、总结郑建民教授治疗偏头痛临床经验,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偏头痛,文章从风邪致病,肝胆经论治,痰邪致病,络病理论4个方面剖析郑建民教授认识偏头痛的学术思想、理论依据以及临床专方论治偏头痛医案分析,郑建民教授认为,偏头痛是六淫邪气侵袭头部清窍,邪留阻碍气机,郁久形成风痰之邪,客于肝胆络脉,病呈发作性,经久不愈。提出"风痰瘀络"辨证思想,临证以疏风祛痰、通利肝胆、逐瘀通络为大法,兼顾正气虚实、寒热,随证加减,选用四生散合止痉散加味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优势,病情反复率极低,郑建民教授认为,风痰之邪导致偏头痛,结合络病理论、肝胆经论治的学术思想,专方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以资临床医师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卞国本老中医对儿童过敏性咳嗽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临床治疗经验。卞国本教授认为其似哮非哮,似咳非咳,诊为"哮咳",该病风、痰、热、虚相互错杂,虚实兼夹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原则,发作期分3型论治,缓解期采用四季治疗内服外治方法,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韩新民教授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韩新民教授临诊,记录并学习相关医案、分析典型病例,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归纳韩新民教授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例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韩新民教授认为儿童抽动症属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责之于肝,其发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提出儿童抽动症实证的病机关键在于风动痰扰,治疗上强调熄风涤痰,自拟熄风涤痰汤应用于临床,并配合平肝、宣肺、理脾、益肾、补血活血等治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韩新民教授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症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儿痫病是小儿常见神志病之一。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脾肾亏虚、心神失养为痫病病机之本,风痰为病机之标。脾虚生痰,痰扰元神;肾阳虚衰,酿生痰浊;肝风夹痰,蒙蔽脑窍;心神失养,神机失用均可导致小儿痫病发生。论治痫病重在攻补兼顾,以补为主。气阳在小儿痫病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刘祖贻教授提出“气阳主用”学术观点,治以健脾助运化、温肾济水火、调肝止风动、养心以开窍。并附验案1则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3.
朱丹溪论治杂病以气、血、痰、郁为纲,虽反对滥用辛香燥热之品,但却善于变通,用药并不偏执,其治疗杂病能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标本兼治,临证处方并不避辛散之风药,实为治疗杂病之大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符为民教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学术理论精华和临证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符为民教授临证抄方以及收集整理符为民教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医案,加以整理归纳,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论述符为民教授论治脑梗塞后遗症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予以佐证。[结果]符为民教授从"正虚痰瘀"论治脑梗塞后遗症,认为正虚,尤以肝肾亏虚、髓窍失养为致病之本,内生痰瘀是该病病程绵长的重要病理产物。治疗上以逐瘀活血通络、开窍化痰、补益肝肾为基本大法,并巧用虫类药搜风剔络,临床疗效满意。所举验案以化痰逐瘀、舒筋和络、补肝益肾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符为民教授从正虚痰瘀论治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疗效斐然,值得认真学习、研究、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符为民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证经验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符老诊治面瘫的医案,阐述符老以"整体观念"为经纬,以"精准辨证"为指导,病证结合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经验。[结果]符老认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是周围性面瘫的根本病机,脉络痹阻是周围性面瘫的病理特点,辨证首责之于风、痰、瘀阻及气血亏虚,按病程分期,强调精准辨证,用药独具匠心,彰显个人特色,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预防保健和心理疏导,有的放矢,效如桴鼓。[结论]符为民教授对周围性面瘫的病理机制、辨证分型和选方用药的临床经验具有系统化的认识,强调精准辨证结合分期论治,具有鲜明特色,其临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痰郁而化热,灼伤肺津,热炼液成痰,壅遏肺气,痰与热互结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并且贯穿病程始终.刘建秋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论治肺系疾病,经验丰富,深谙医理,融汇理法方药,因症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张从清热、补虚、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扶正固本等方面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刘小虹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施治特点及用药规律。刘小虹教授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禀赋体质相关联,基本病机为痰气搏结气道,风痰贯穿整个急性病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分别以祛风化痰、健脾化痰为治疗大法,对各种兼夹证需辨证加减。在对哮喘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同时应重视指导患者服药以及注意饮食宜忌等。  相似文献   

18.
从食积论治小儿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主要病位在肺,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肺为咳";<灵枢·经脉>言:"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皆提出咳嗽是肺的病变.临证咳嗽多从肺论治,小儿咳嗽治以宣肺止咳之品亦多可收效.  相似文献   

19.
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方面描述,中风中医病机与风、火、痰、瘀、虚、气有关,目前用于治疗的汤剂多为经方,针刺以电针、头针为主.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论治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特点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黄桂成教授侍诊抄方,整理医案、临证揣摩,总结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角度论治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黄桂成教授认为筋骨由络脉充养,络脉不通是膝骨关节炎的病机本质,临证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立足络病理论,从发病因素、病邪新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病血病等方面着手,治疗上提倡"以通为用",并善于运用辛味药、虫类药、藤类药、补益药等药通络蠲痹,临床疗效突出。所举医案患者辨为肝肾亏虚、寒湿阻络证,黄教授从"络"论治,以补益肝肾、温经通络为法,注重通络药与其他药物的灵活运用,经治后患者多年痼疾告愈。[结论]黄桂成教授诊疗膝骨关节炎,从"络"论治,强调辨证与用药的统一,思路清晰,特色突出,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