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近年来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IOCS)及异体输血的使用情况,评估IOCS对异体输血的影响及其在某三甲医院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甲医院剖宫产妇共8 188例,比较未实施期(2015年1月~2016年8月,未开展IOCS)与实施期(2016年9月~2018年12月,开展IOCS)异体血使用情况;并比较实施期每月IOCS使用率与术中自体血回输率变化。结果实施期平均异体红细胞用量、异体血浆用量明显低于未实施期(P均0.05),实施期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年龄、前置胎盘、既往剖宫产史比例及IOCS使用率逐年升高,但IOCS回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近年来IOCS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降低了异体血需求量,其临床适应症选择方面还存在提高和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血高危剖宫产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对产妇母体血胎儿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高出血风险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产妇采用自体血回输,对照组产妇采用异体血回输。采集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前(T0)、娩出后(T1)的静脉血样,试验组洗涤前血样(T2)、洗涤后血样(T3)和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血样(T4)、自体血回输后母体即刻(T5)、回输后2 h(T6)、回输后12 h(T7)的静脉血样进行甲胎蛋白(AFP)、组织因子(TF)、内皮素1(ET-1)、胎儿血红蛋白(HBF)等指标定量分析;观察两组产妇在不同时间点母体的静脉血样中AFP、TF、ET-1、HBF含量变化;观察两组产妇血液输注过程中及术后寒战、发热、低血压、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在T0、T1时,母体的静脉血样中AFP、TF、ET-1、HBF含量的检测结果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T2与T0比较,静脉血样中AFP[(445. 21±286. 58) ng/ml vs.(257. 99±135. 81) ng/ml]、TF[(15. 66±25. 74) pg/ml vs.(65. 48±55. 55) pg/ml]、ET-1 [(43. 43±92. 38) pg/ml vs.(12. 26±30. 46) pg/ml]、HBF[(1. 56±1. 32)%vs.(0. 71±0. 55)%]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3与T0比较,静脉血样中AFP[(16. 83±96. 36) ng/ml vs.(257. 99±135. 81) ng/ml]、TF[(1. 41±24. 76) pg/ml vs.(65. 48±55. 55) pg/ml]、HBF[(1. 65±1. 14)%vs.(0. 71±0. 55)%]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4与T0比较,静脉血样中AFP[(37. 75±130. 14) ng/ml vs.(257. 99±135. 81) ng/ml]、TF[(24. 8±23. 92) pg/ml vs.(65. 48±55. 55) pg/ml]、ET-1[(7. 54±33. 96) pg/ml vs.(12. 26±30. 46) pg/ml]、HBF[(1. 53±0. 98)%vs.(0. 71±0. 55)%]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3与T2比较,静脉血样中AFP[(16. 83±96. 36) ng/ml vs.(445. 21±286. 58)ng/ml]、TF[(1. 41±24. 76) pg/ml vs.(15. 66±25. 74) pg/ml]、ET-1[(7. 54±33. 96) pg/ml vs.(10. 16±41. 52) pg/ml]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4与T2比较,静脉血样中AFP[(37. 75±130. 14) ng/ml vs.(445. 21±286. 58) ng/ml]、ET-1[(7. 54±33. 96) pg/ml vs.(43. 43±92. 38) pg/ml]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674,P0. 05),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041,P 0. 05)。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滤器用于高出血风险的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异体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中回收式白体输血用于骨科、脑外科大手术,已成功地减少了异体血的用量。回收血经清洗后去除了凝血因子、血浆蛋白、血小板,输人大量洗涤红细胞的病人凝血功能可能受影响。作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通过进行传统实验室凝血指标的检测,对比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对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B超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择期行剖宫产术的6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试验组行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行异体血输血。对比两组输血前、中、后的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手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前和术后24h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两组输血前血压显著低于术前,输血中血压显著低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组间及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出血量、总输血量及术后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b、RBC、HCT、PLT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RBC、HCT、PLT术前、术后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疗效显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无不良影响,可节约血源并有效避免异体血存在的潜在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剖宫产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异体血输血组(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ABT)和自体血回输组(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ICS),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体血回输量及手术前后主要凝血功能指标、手术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自体血回输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6.24±4.22)s、凝血酶原时间(11.06±1.43)s、凝血酶时间(17.82±2.51)s、血浆纤维蛋白原(2.02±0.58)g/L均低于异体血回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血输血组手术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5.00%)明显高于自体血回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8,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效果确切,同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某三甲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病例资料,共100例,分为自体输血组(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n=50)和异体输血组(同种异体输血,n=50)。对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浆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与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指标、血浆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体输血组比异体输血组的异体血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及1分钟新生儿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同术前相比,两组术后ALP、TP、Alb、Glo均有明显变化(P0.05),而ALT、AST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术后ALP、TP、Glo与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节约异体血液资源方式,不会引起剖宫产产妇肝功能损害及同种免疫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合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心脏手术患者69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输血方式分为观察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n=35)和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n=34)。于输血前、后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循环指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合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输血后1h,观察组PaO_2、PvO_2、Sv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5.806、12.866、9.326,P0.05),ERO_2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6,P0.05);观察组术后1 d,CD3+、CD4+、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836、4.065、3.231,P0.05),术后7d,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08、6.796、6.497,P0.05);输血前后两组患者循环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维持循环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稳定,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相对异体输血更能改善患者血液氧合、减轻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收输注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异体输血需求与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22年5月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37例,按术中是否使用自体血回输分为试验组(自体血组,70例)和对照组(异体血组,67例)。对2组手术失血量、异体红细胞和凝血成分的输注比例和量,血红蛋白(Hb)水平;凝血功能、电解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ICU入住比例和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为37.1%vs 100.0%(P<0.05),血浆输注率为31.4%vs 53.7%(P<0.05)。2组术后24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较术前延长,其中对照组APTT在出院时未恢复(P<0.05);2组纤维蛋白原(Fib)术后24 h均较术前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2组血钙术后30 min降低,但试验组下降程度较轻(P<0.05),2组术后24 h均未恢复(P<0.05)。手术失血量、异体红细胞和凝血成分的输注量、Hb水平、并发症发生率、ICU入住比例和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确定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5月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其中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术前自体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21~73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血前平均Hb为(147.34&#177;12.69) g/L,Hct为(43.41土3.72)%;使用异体血术前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18~71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术前平均Hb为(133.93&#177;25.94) g/L,Hct为(38.24&#177;9.41)%,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00例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组使用血液总量319U,100例输注异体血组使用血液655U,两者相比,自体输血组手术血液使用总量、平均异体红细胞量、平均异体血浆量均明显降低(P<0.05).自体输血组采血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轻度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d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异体输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到出院的平均时间为(6.58&#177;1.9)d,异体输血组患者为(10.01&#177;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而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同时自体输血组患者的住院成本明显降低(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较异体输血法对红细胞破坏少,血液输注量少,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感染率低,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瓣膜病等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宫外孕手术中回输自体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出血较多的宫外孕手术患者,应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或体腔出血,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每例患者回输浓缩红细胞(406±237)ml,73.3%患者术中术后不再输库血;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正常。结论 宫外孕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可显著节约血源,安全有效,成本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栓弹力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甘肃省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400~1 000 ml,回收输血量400~600 ml的患者186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只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16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1 d、5 d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血栓弹力图[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度(α)]及细胞免疫功能(包括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 结果输血后1 d,观察组Hb(112.57±14.32)g/L、HCT(34.10±3.32)%、RBC(3.12±0.53)×1012/L、PLT(125±31)×109/L与对照组Hb(108.35±12.84)g/L、HCT(33.52±3.04)%、RBC(2.91±0.42)×1012/L、PLT(123±40)×109/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1.21,1.37,1.94;均P>0.05);输血后5 d,观察组Hb(122.52±13.70)g/L、HCT(40.12±3.80)%、RBC(3.91±0.45)×1012/L、PLT(135±39)×109/L与对照组Hb(118.31±13.91)g/L、HCT(35.50±3.70)%、RBC(3.14±0.61)×1012/L、PLT(127±31)×109/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5.58,5.72,7.61;均P<0.05)。输血后1 d,观察组R(5.97±0.31)min、MA(56.73±2.24)mm、K(2.57±0.10)min、α(59.88±1.73)°与对照组R(6.07±0.30)min、MA(57.68±1.78)mm、K(2.70±0.52)min、α(61.12±3.09)°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0.90,0.66,0.99;均P>0.05)。输血后5 d,观察组R(6.62±0.59)min、MA(63.81±0.86)mm、K(2.95±0.19)min、α(61.12±2.36)°与对照组R(6.82±1.21)min、MA(62.99±1.88)mm、K(2.82±0.18)min、α(60.50±2.07)°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1.04,1.33,0.56;均P>0.05)。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输血后1 d,观察组患者CD3+CD4+T细胞的水平(33.66±2.10)高于对照组(29.8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1);输血后5 d,观察组CD3+CD4+T细胞(35.92±0.79)、CD3+CD8+T细胞(21.82±1.61)、CD16+CD56+NK细胞(1.68±0.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9.83±2.11、20.53±2.71、1.03±0.1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6.57,9.58;均P<0.01)。 结论与异体输血比较,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不影响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栓弹力图R、MA、K、α,可以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作用及优点。方法 将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3月 ,1 5 8例行脊柱手术并接受输血的患者分为实验组 ( 71例 )和对照组 ( 87例 )。实验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收 ,对照组使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病例的异体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输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输入异体血 ( 1 79± 4 0 .2 )ml,对照组患者平均输入异体血 ( 795± 6 9.9)ml,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术后各时相点的血红蛋白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中仅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的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行脊柱融合、内固定等大中型手术时出血量较大 ,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异体输血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腹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血液回收机对45例腹腔内出血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结果:共获得压积为0.5的浓缩红细胞50765 mL,平均每例患者回输1128 mL;手术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与手术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适合于腹腔出血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经济、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外科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blood salvage,BS)应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对关节外科术后应用BS的325例中40例发生不同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总结,观察应用规范后的操作流程及预防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出相应对策及注意事项。结果出血倾向发生3例,细菌污染发生3例,血红蛋白血症与溶血发生3例,高氯性酸中毒发生3例。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完善BS的护理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6.
在急诊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中 ,同时异体输血常常不可避免地感染病毒性肝炎甚至艾滋病 ,大量输入库血还可引起许多其他并发症。因此 ,必须提倡开展自体输血。本文总结了我院自 1 999~ 2 0 0 2年急诊宫外孕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应用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4例中 ,均为女性 ,年龄 2 1~ 42岁 ,平均为 3 1 6岁 ,平均体重 62 6kg。既往无心、肝、肾、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为 2 2例 ,两组年龄及体重均无显著差异。A组 (对照组 ) :当红细胞比容 (Hct)低于 3 0 %时输库血 ;B组 (…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血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输血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也正在开展这一工作。自体血液的获得主要有三种方式,即预贮式、稀释式和回收式。前两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择期手术病人,对于急症出血病人,常由于发病危急,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便成为该类病人自体输血唯一可采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常需大量输血.过去出于对肿瘤细胞再输注的担忧,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受限.但随着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相关报道的不断增加,有必要对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应用进行重新评估.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风险和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0例急诊大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了回收式自体输血措施,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库存血液(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效果。结果输血后,观察组患者的循环指标如HR、SBP、MAP等以及血常规指标RBC、Hb、Hct、Plt等均较输血前出现了明显改善,组内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自体血回输者对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对照组相对较小。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抢救急诊大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争取了手术患者抢救的宝贵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回收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就诊的患者67例,分为异体输血组(A组)和自体输血组(B组),分别为31例和36例。A组采用异体输血并常规护理,B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加用预见性护理。输血前及输血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输血后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客较输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输血后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刚性,两组输血后与输血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红细胞聚集性较A组表现出下降趋势。A组异体输血后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输血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后与输血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输血后免疫功能变化,B组CD4+、CD4+/CD8+、NK细胞较A组明显增高(P〈0.05),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采用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维持血液流变学的稳定并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配合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