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继电保护隐藏故障风险区域的形成机理,介绍了构建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隐藏故障风险区域的具体计算策略和流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力系统联锁故障模型,并通过算例探讨了如何评估联锁故障风险。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输电线路智能故障监测系统在海南电网的应用,结合一起实际220kV输电线路跳闸故障,利用现场监测的故障行波电流计算分析了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基于行波电流的波形特征判别诊断了故障性质,现场巡线检查结果结合雷电定位系统监测结果,证实了智能故障监测系统诊断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覆冰跳闸严重影响电网正常安全运行,特别是重载线路跳闸会对电网设备造成极大的冲击,极有可能带来次生设备故障。鉴于此,针对一起输电线路覆冰跳闸实例,及时、有效地分析了原因,根据暴露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有效、可靠地预测输电线路跳闸,并及时通知调度对输电线路运行方式及线路负荷进行调整,可有效降低输电线路跳闸对电网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计算高压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的击距法进行了简单优化,对利用规程法计算雷电反击耐雷水平和跳闸率在特高压线路中的运用进行了部分参数的补充。利用改进的击距法和规程法分别计算了某1 000 k 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反击耐雷水平、跳闸率和不同地面倾角时雷电绕击的跳闸率。通过反击跳闸率、绕击跳闸率以及总跳闸率的合规性分析,得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远高于反击跳闸率,山地的雷电绕击跳闸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地面倾角对线路绕击率影响较大等结论,最后提出了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技术在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有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技术,探讨了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采用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技术实现的贵州电网输电线路跳闸智能分析与快速定位系统:采用行波暂态信号进行雷击与非雷击故障、绕击与反击的识别,通过分析行波电磁暂态频率特征及自主学习机制进行非雷击故障的辨识.  相似文献   

7.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选取各间隔的电压、电流进行故障情况判断,当出现“低电压、大电流”等典型故障特征时对开关进行跳闸。针对一起110 kV电力线路跳闸现象,对继电保护录波数据及交流电压采样回路中重动继电器进行分析,查找跳闸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害是220kV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调研沿线雷害故障特征,分析总结常规防雷、防鸟措施后,针对本工程新设计的平顶塔进行了雷击跳闸率计算,并针对沿线雷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架空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高频暂态行波信号,为了通过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测量架空输电线路短路故障时周围的磁场,实现故障行波信号的检测,对架空输电线路磁场模型做了合理化的假设及建立。基于该磁场模型的建立,利用MATLAB对架空输电线路发生的短路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架空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基于该磁场模型的建立能够识别不同的故障类型,有效的检测到故障行波信号,验证了该磁场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输电线路山火跳闸事故分析,从空气高温、高电导率的电子和离子、燃烧产生的灰烬三个方面对山火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分析输电线路因山火跳闸的故障特点。最后结合线路运维日常工作经验,提出从线路走廊规划、线路运维、检测、应急等方面进行输电线路防山火的措施,做到最大限度地预防山火、及时发现山火,尽量减小山火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雷击跳闸不但严重威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也对电网稳定造成影响。为提高线路防雷工作水平,本文主要从雷击跳闸次数、跳闸月份和电压等级三个方面对近3年深圳地区架空线路雷击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深圳地区一条220kV实际线路跳闸案例,阐述雷击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雷击防范措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以及雷击跳闸的特点,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研究了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计算了反击情况下和绕击情况下的耐雷水平,并分别利用规程法和电气几何模型法(EGM法)分析了线路的反击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研究结果表明反击耐雷水平较高,降低电阻对于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绕击耐雷水平较低,且坡度越大,绕击闪络率越高。因此,线路立塔时应当避免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立塔,并且保证接地电阻在7Ω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3.
继电保护系统是变电站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而高压供电线路中继电保护设备在供电网络中应用点位多而杂,导致继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而且故障位置查询及其维修都很不方便.因此,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对供电网络进一步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变电站典型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构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精确合理的可靠性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变量优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发挥出系统组件的重要性,并简化了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使供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4.
风偏跳闸是影响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风偏闪络跳闸事件时有发生。由于风偏跳闸重合闸成功率低,极易造成线路强迫停运,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据此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原因,介绍了耐张塔跳线串及直线塔悬垂串的风偏角计算原理,并对各项防风偏治理对策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陈程 《机电信息》2014,(12):25-26
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已有的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并以荆门电网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为例,在分析雷击跳闸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自动识别,是自适应重合闸实现的关键。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及其故障相电压特性,应用小波包分解和近似熵对故障相电压中的高频暂态分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瞬时性故障,其故障相电压的特征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近似熵值在开关动作跳闸后的一段时间内显现振荡的变化趋势;对于永久性故障,其特征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近似熵随时间递减。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包系数近似熵的衰减系数累加和的输电线路故障性质自动识别方法,给出了相应自适应重合闸动作判据。仿真研究结果及工程应用实例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跨越输电线路断线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塔线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输电塔、输电线、输电线路塔线体系进行了模型的建模及断线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VC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弧垂及受力计算软件并与现场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改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义生 《机电信息》2011,(33):57-58
概述了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浙江电网多年来雷击跳闸事故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类型,并对输电线路常用防雷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一例易跳闸输电线路接地改造,具体阐述了输电线路防雷改造的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跨越输电线路断线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塔线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输电塔、输电线、输电线路塔线体系进行了模型的建模及断线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VC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弧垂及受力计算软件并与现场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刘仲 《机电信息》2013,(27):13+15-13,15
针对一起消弧线圈故障造成35 kV线路单相接地跳闸及220 kV主变110 kV侧后备保护动作跳闸的电网事故,阐述了调度员处理事故的经过,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原因,最后介绍了调度员的相关思考,可供调度人员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