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前区为例,借鉴古代驿站的概念,探讨了大型机场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层面需要应对和解决的城市问题,并从空间建构过程和重点地区设计两个层面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该文从综合视角出发,以厘清空间矛盾,理顺发展思路为前提,提出针对性方案,对于同类型空间规划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7,(Z2)
从国内主要的都市区发展经验看,轨道交通在都市区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结构引导、城镇体系构建、人口疏解与区域生产生活的协同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都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以成都为中心的大都市区的紧密支撑。为探索成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需求,研究以国内外主要的都市区为对象,汲取国外都市区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都市区所需的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对都市区发展带来的影响,为成都市大都市区合理建设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进入新时期。此前在总体城市设计编制中,普遍存在"过度设计"、空间特色缺失、重点不突出、难以管理与落实等问题。因此,探索符合新时期需求的设计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淮安案例,针对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的"五个关注",提出解决对策,据此构建了以"特色资源评价—空间特色定位—特色总体结构—分层分类控导—‘规建管’对接"为骨架,符合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需求的设计方法,并可结合不同城市进行拓展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问题导向型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技术路线偏差、成果内容泛化、难以管理与落实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问题导向型的总体城市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基于城市空间总体层面的主要问题,以可操作性为目标,筛选关键要素,强化空间特色等针对性的专项研究;整合多维度系统,建立整体框架目标;落实控导空间载体,搭建可衔接管理的分级控导体系;制定适应动静管理需求的成果与行动计划。依据此思路与方法,在常州的案例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邱强 《规划师》2006,22(4):26-29
重庆都市区规划根据都市区"两江、四山"山水格局特征及"以十大景观生态元建设为核心,以生态廊道保护为重点,以各城市建成区为生态斑块,以外围郊区农田、林地为生态基质"的景观生态安全结构模式,结合都市区"北移、东进、西拓"的空间拓展态势,采用"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6.
城市色彩规划是一种科学规划和人文创造的有机结合,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关键环节之一。常州总体城市色彩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一般性原则的理解之上,立足于常州本地特点并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工作。论文在对总体城市设计层面把握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城市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段加以界定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国内超大城市已进入都市区发展阶段,但相关理论却相对滞后,研究我国都市区的空间尺度问题有利于科学地制定城市政策,预留规划设施,促进都市区健康发展。本文从出行时耗角度入手,分析归纳国外发达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与当前特征,结合京沪等都市区发展现状及通勤时耗特征,研判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尺度问题。研究结论证实我国大城市都市区空间拓展应以轨道交通为主要支撑方式,小汽车模式虽然出行效率较高,但边际成本较高,不适合我国城市高强度开发特点。在轨道网络化条件下,从出行时耗的角度,提出都市区内单程最长通勤时耗不应超过1.5小时,采用地铁或市域铁路制式支撑空间拓展最大半径在40~60 km范围内,超大城市都市区范围在7 000 km~2左右,特大城市都市区范围在3 500 km~2左右。为压缩出行时耗,提高通勤效率,应加强交通与用地系统耦合开发,提高接驳系统规划设计水平,整体提高出行链组织效率,保证出行时耗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重庆都市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都市区是山水特色突出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目前重庆正处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及重庆市对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市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阶段,人口和产业呈集聚发展的态势,城市发展对城市空间产生的新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都市区内适宜城市建设用地有限,城市发展面临人多地少的矛盾,城市发展需要制定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本文基于对都市区城市发展空间的上述认识,在对都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背景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空间在战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襄樊都市区所处的区域背景(中西部城市群、大武汉都市区、秦巴经济走廊、湖北省"一圈两区"),在此基础上明确襄樊都市区的经济流向,提出襄樊都市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实力,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5)
当前,在控规阶段开展城市设计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城市设计"法定化"也被提到了城乡规划工作的议程中。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进行探讨,辩证控制与引导两者融合、共同作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在控规层面进行城市设计的操作思路和具体策略,并以包头新都市区的城市设计来进行实践和论证,以期为我国城市设计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咏梅 《规划师》2012,28(5):42-45
我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在实现城市特色目标方面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由于总体城市设计设定的目标需求与实施方法供给之间存在差距,表现在缺乏核心要素提炼,编制成果内容过于泛化,对行动计划重视不足等。安吉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开展了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设计方法研究,通过拓展设计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围绕核心要素突出阶段目标及工作重点的设计体系,强化了行动规划,有效增强了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性。  相似文献   

12.
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如何通过规划来管控城市高度是任何一个总体城市设计都需要解答的课题.按传统的建筑高度分区方法进行城市高度的管控显然不具备技术和方法上的合理性.上海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研究从城市三维空间的数据分析方法入手,解读了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高度的层次格局和主从关系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基于城市高度组合类型分析,对城市三维空间秩序进行整体优化的管控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并行的时代语境中,城市空间的内涵与形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对大尺度城市空间进行整合和营造变得越来越难。城市设计的工作领域从以往传统的单一空间层面慢慢拓展为一个复杂的多元空间层面,从以往静态物质空间慢慢拓展到了动态快节奏的城市复杂巨系统。在信息化的快速时代,社会经济运行越来越快速高效,传统的城市设计受到了什么冲击?这是城市设计界一直在思考的。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新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山西建筑》2011,37(28):1-2
通过对大连庄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解读,提出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策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完整的设计控制与引导,并为下一阶段的控规和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提供空间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15.
在"美丽山水城市"目标指导下,重庆开展了《重庆都市区美丽山水城市规划》及各分区的美丽山水城市规划,"美丽山水城市"已经成为了当前重庆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城市规模、发展状况、经济能力等种种因素,重庆区县照搬主城区的模式专门增加一项"美丽山水城市规划"未必恰当,只有将"美丽山水城市"的思想、方法灌输到其他常规规划设计中,才是走出区县自己"美丽山水城市"之路的有效途径。区县总体城市设计是从整体层面护山、理水、展文的最有效的规划途径,然而以往城市设计意图纳入法定规划管理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导致城市设计构想常常无法指导实施建设。本文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重庆区县总体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衔接情况的对比研究及实地考察,总结了当前区县总体城市设计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期在美丽山水城市目标与当前区县总体城市设计存在问题的双重导向下,并结合实际项目的探索,提出重庆区县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5,(9)
赣州香港产业园南区城市设计从延续古城格局、梳理城市脉络、探索低碳城市、融入自然生态和提倡绿色出行5个方面展开总体构思,通过空间结构、交通系统、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等的构建,进行总体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设计,结合中央金脊、赣南大道、绿道和章江等重点地段的详细设计,塑造有序的空间序列,并通过制定城市设计导则的形式,对产业园南区进行城市设计指引,力图将赣州香港产业园南区打造成赣州都市区核心圈层南部生态新城、香港产业园与大创新区新型产业基地和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成都作为典型的平原城市,地形变化不突出,自然空间要素稀缺,人为意识主导空间形态的特征明显,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态的引导把控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成都空间形态现状困境的分析,确定了"强格局、塑特色、保品质"的核心工作内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明确了管控要素,并制定了管控方式,以期形成适应平原城市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检讨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震东  张京祥 《规划师》2007,23(6):81-86
战略检讨是城市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城市政府发现问题、修正战略,进而应对迅速变化的发展挑战.通过对都市圈、市域、都市区、主城四个不同空间层面进行战略检讨可知,南京城市空间发展存在中心城市组织核心功能亟待加强、市域发展落差较大、发展次序与重点不够清晰等问题.未来南京的空间发展应坚持"多中心、开敞式"组团轴线空间拓展模式,推进"双快"导向的都市区空间结构快速生成,强化生态安全导向的结构性绿色空间的构建,紧紧围绕"东进、南延"的战略方向,实现跨出主城走向区域的战略性空间增长.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作为重点研究城市形体环境的一门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至今尚处在未成熟的发展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理解也没有达成统一认识,主要观点有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管理论及全过程论等几种。1999年,英国的“城市复兴运动”把城市设计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其研究范围扩大到“城市或城市群”的区域层面。  相似文献   

20.
韦希  韦希 《四川建材》2014,(2):78-80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控制手段,是为塑造城市特色、为城市设计实施而建立的技术性控制框架。武夷新区城市设计导则从宏观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城市总体形象;中观层面制定通则,根据特色地区对空间要素系统性提出控制标准;微观层面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针对重点街区制定控制图则,为规划管理提供切实依据。城市设计导则为武夷新区实现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的目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