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脑内高铁在帕金森病病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帕金森病的病理研究发现黑质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是由于铁在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内选择性堆积的结果。实验已证实铁负载引起卢的氧化应激导致的生化变化与帕金森病黑质内的改变是一致的,黑质内注射铁可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模拟帕金森病的生化及行为改变,最近对6-羟基多巴的神经毒性与其能从铁蛋白中释放铁的有关研究,更加证实了铁诱导产生氧自由基参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对铁鳌合剂去铁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铁平衡对于机体的正常运转有重要作用,铁水平升高都可能会诱导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生成,从而与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退行性变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因此,维持铁的平衡对于防治这些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就年龄、性别对铁平衡的影响,以及铁的运输、储存形式和铁向细胞内、外转运的各种调节机制作一综述,通过阐述年龄增长可导致铁的累积,男性比女性更易引起铁水平的升高,控制铁的运输、储存及转运的多种蛋白可在分子水平从多方面对铁平衡产生影响,以期为寻找预防或阻延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进程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等机制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铁死亡可能是各种机制的共同通路.铁死亡与多巴胺相互作用促进脂质氧化,减少神经黑色素合成,最终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因此铁死亡-多巴胺-神经黑色素网络调控异常在PD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其在PD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研究方面文献的复习,重点就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铁螯合剂等抗氧化剂,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剂、抑制炎性反应物质、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抑制剂、雌激素、基因治疗及细胞移植和脑深部电刺激等对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铁代谢与外周器官不同.铁在脑内代谢的异常可致脑铁沉积或脑内铁缺乏,导致细胞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目前已经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的发展与脑铁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最近研究显示,脑出血后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的代谢异常是导致脑出血后脑损伤的原因之一。本文对目前脑铁分布、功能和脑内铁转运机制的认识,脑出血后异常增高的铁离子和铁代谢蛋白导致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异常脑铁代谢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铁螯合剂的实验研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是以脑组织铁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过量铁沉积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病。常见临床症状为不同类型运动障碍,同时合并不同程度锥体束、小脑、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精神认知和视觉障碍,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目前共明确10种亚型的10种致病基因,分别为PANK2、COASY、PLA2G6、C19orf12、FA2H、WDR45、ATP13A2、FTL、CP、DCAF17。发病机制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损伤、脂质代谢障碍、铁沉积和自噬障碍等。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可能与多种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额颞叶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是治疗的关键。铁离子介导的脂质过氧化被认为是脊髓损伤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铁离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和功能,脊髓中与铁转运和储存相关蛋白的结构及在铁转运过程中的作用,及脊髓损伤后由于脊髓内出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游离铁的浓度增高,导致铁超载,加重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并对铁螯合剂去铁敏的性质,代谢过程,及在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和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可因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多巴胺合成障碍从而引起帕金森病。本文综述了帕金森病与糖尿病具有相关性的依据以及糖尿病通过代谢、氧化应激、蛋白质糖基化、细胞因子等方面增加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最后对该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其在帕金森病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对百草枯干预小鼠脑内多巴胺(DA)含量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百草枯组、去铁胺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定纹状体DA含量,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百草枯20mg·kg-1·d-1连续3d后,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纹状体DA含量明显减少,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去铁胺干预后小鼠纹状体DA含量和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与百草枯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铁胺干预后使小鼠纹状体的DA含量升高,氧化应激程度减轻。提示去铁胺对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DA能神经元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表明,α-synuclein蛋白的聚集可能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该蛋白发生聚集的原因对进一步明确PD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体外实验发现,氧化应激可以使重组的野生型α-synuclein蛋白发生聚集;众所周知,PD患者中脑部位铁水平增高,铁能够介导氧化还原反应造成氧化应激状态,因此,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铁调素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内铁代谢调节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ES23.5细胞,经用枸橼酸铁胺处理4 h后应用RT-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结果:高铁作用4 h后观察到MES23.5细胞内铁调素表达增高,FPN1表达降低(P〈0.05)。结论:铁调素通过减少FPN1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铁转出,参与帕金森病的铁聚积。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颅脑损伤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缺乏早期干预靶点是TBI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另外,TBI不良预后与损伤脑组织铁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铁代谢调节干预,尤其是铁螯合剂,在TBI中显示出巨大治疗潜力.本文将对铁代谢与TBI...  相似文献   

14.
铁在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铁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铁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起病阶段的作用。方法:通过PD大鼠模型,采用生化、TUNEL方法观察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1、7、14、21d PD黑质铁浓度、自由基以及黑质细胞凋亡数变化。结果:1~21d PD大鼠黑质铁浓度、自由基及凋亡细胞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铁在P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自由基及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坏死缺失。其病因至今未明确。线粒体功能缺陷、氧化应激、铁代谢失控、衰老与兴奋性神经毒等促发因素最终都引起自由基形成过多,从而引起神经元死亡。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治疗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存在各种假说,包括氧化应激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异常、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神经炎症机制、基因与环境影响因素、一氧化氮毒性作用和凋亡等。本文就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环境影响因素、神经炎症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氧化应激,环境影响因素与神经炎症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存在各种假说,包括氧化应激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异常、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神经炎症机制、基因与环境影响因素、一氧化氮毒性作用和凋亡等。本文就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环境影响因素、神经炎症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D)主要的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及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多数研究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异常修饰及错误折叠等机制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紊乱是PD发病的核心机制。环境因素或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复合物I功能缺乏可以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异常及运动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在PD发病的早期即已出现,被认为是散发性和单基因遗传性PD的共同特征。本文就线粒体功能异常分别在遗传性PD和散发性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铁死亡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参与到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病 理过程中,其引发机制主要包括铁依赖性的活性氧自由基蓄积和多元未饱和脂肪酸的消耗。卒中一 直以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关于铁死亡在卒中致病机制中的研究目前 还较少,本文分别从铁死亡与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两方面对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毒性和脑组织胰岛素抵抗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慢性血糖升高可能通过促进氧化应激、神经炎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内源性神经毒素形成,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而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其中。本文对2型糖尿病增加帕金森病风险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帕金森病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