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规范法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认知能力、抑郁程度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组,各40例.分别在治疗30 d、60 d、90d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牛津残障评分,汉语失语检查,汉密顿抑郁量表测定,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手册测定,生存质量评定.比较该方案对偏瘫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认知能力、抑郁程度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及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后30 d、60 d、90d后上述各项评分及测定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组的各项评分及测定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降低致残率,促进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其身心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辨病与辨证治疗。方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掌握认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及时准确加服中药治疗。结果:临床观察总结病例50例疗效满意,总有效率为9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中西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脑卒中先兆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采用中西药物配合手段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先兆症,达到减少、控制脑卒中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临床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虚血瘀型、痰火瘀阻型,通过中药治疗以达到疏理气机、活血化瘀、降火祛痰通络的目的;静脉输注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每日1次,14d为1疗程,与静脉输注丹参粉针400mg做对照,每日1次,14d为1疗程,本组无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全血的浓、黏、凝、聚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先兆症的出现常预示脑卒中发生的高度危险性,而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更是脑卒中的易发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静脉输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及中医辨证治疗,对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友祥  黄平  夏建华 《山东医药》2004,44(10):40-41
1997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发病48小时内的缺血性中风患者5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光合 《山东医药》2007,47(31):11-11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鼻出血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除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外,给予奥扎格雷钠针剂、丹参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气虚血瘀型加黄芪注射液;痰热风扰型加痰热清注射液;内闭外脱型,闭证加醒脑静,脱证加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疗效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CRP下降至(16.76±8.8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8±10.45)m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1995~1998年我院急诊收治脑梗塞155例,均经头部CT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病(脑梗塞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其中79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55例病人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中西药并用为治疗组,单纯用西药为对照组。治疗组:79例中男性59例,女性20例;年龄38~79岁,平均51岁。发病2天以内就诊者64例,占81.01%;3天以上者为15例,占18.99%;伴高血压45例,占56.9%;伴意识障碍22例,占27.85%;完全偏瘫32例,占40.51%;对照组:76例中男性60例,女性16例;年龄41~75岁,平均52岁。发病2天以内就诊者65例,占85…  相似文献   

8.
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6例和对照组16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定,并做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愈显率为7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愈显率为41.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与西药配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本病是由日本川崎寓作1967年首先发现,以后国内已有多例临床报道,目前病因尚不清楚。本病特点是热程长,合并症多,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营化斑为主,配合西药抗凝防拴。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1997年,我院应用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3例患者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37例,中度3例,重度2例;心绞痛分型:劳力性18例,自发性5例,混合性19例;心电图均有改变;男23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44岁;病程2~28年。对照组41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35例,中度5例,重度1例;心绞痛分型:劳力性19例,自发性5例,混合性17例;心电图均有改变;男24例,女17例;年龄37~78岁,平均42岁;病程1~35年。两组病人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将北京、上海五家三甲医院收集的3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客观评价两组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的经济成本的差异。结果在住院治疗期间,试验组的治疗费及护理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但在3个月及6个月随访期间,试验组的医疗费用及护理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以明显地减少卒中病人后续治疗的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胞二磷胆碱、维脑路通、脑复康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1-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7~1998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3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病例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30例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肝限定为病程至少6个月,病情无改善的持续或复发性肝炎。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慢性乙肝已超过3000万,慢性HBV携带者就有1.2亿之多,占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的一半。众所周知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抗病毒西药,既控制了肝细胞炎症坏死病变的发展,又抑制HBV-DNA的合成和清除cccDAN,而无须依赖病人自己的免疫活性,且不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8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中芹 《山东医药》2005,45(26):53-53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压力逐淅增大,精神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焦虑性神经症为精神科多发、常见疾病,以往多选用抗焦虑药物治疗,但该类药物一般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囱中途减药或停药,导致疾病的再发或加重。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3年5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5例,将其分成实验组70例,对照组65例,借助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借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从血压变化情况、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从血压(单位:kPa)情况看,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为(10.1±0.7),收缩压为(16.1±1.2),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为(14.5±1.2),收缩压为(21.2±1.8);从TG与TC情况看,实验组TG为(1.9±0.5),TC为(5.1±0.8);对照组TG为(3.5±1.1),TC为(7.4±1.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更佳,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可改善其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舒适度,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3年2月-2004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病人144例,诊断符合下列标准:①缺血性脑卒中,颈内动脉系统首次发病或有病史但无肢体瘫痪的再发病人;②发病7 d内,肌力≤Ⅳ级,年龄54岁~80岁.排除标准:①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②TIA病人;③对本品银杏叶制剂过敏者;④妊娠;⑤未完成随访评定者.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年龄54岁~70岁(平均60岁);对照组70例,年龄56岁~79岁(平均62岁).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性别、病程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