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麻药物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  戴泽平 《实用新医学》2007,8(6):486-488
目的 全麻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不同部位的递质和受体而发挥作用,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和,或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兴奋作用,影响神经突触传递,以及调节部分细胞离子通道活性而产生麻醉效应;全麻药物除产生麻醉作用外,还可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从而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全麻药物都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深入研究将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全麻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同时对合理解释全麻药物所产生的临床麻醉现象,为手术期间合理选择全麻药物,避免其副作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年龄、麻醉、手术方式、麻醉药物等。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因而对认知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于对全身麻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全身麻醉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也将逐步明确.从而使临床麻醉医生更加合理地选用全身麻醉药。  相似文献   

3.
王付星  赵鹏  候倩 《当代医学》2021,27(32):31-33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药物在老年肺癌术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肺癌手术治疗的10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法分为Q组(n=52)和B组(n=51),分别予以七氟烷、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Q组麻醉成功率为96.15%,与B组的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72 h,Q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且Q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51.92%,低于B组的72.55%(P<0.05).结论 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但七氟烷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较小,可作为优选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4.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患者手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是目前医学界认知神经科学与麻醉学研究的重点。从临床研究的证据来看,麻醉可以增加或致使老年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老年患者术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症与麻醉有着潜在联系,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目前正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从引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了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探讨了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淑敏  王晓斌 《医学综述》2009,15(11):1731-1733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最早发现于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非心脏手术患者也有较高的发生率。患者的基本认知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更多见于老年患者。除此之外,全麻的实施及麻醉药物的应用等也与POCD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对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的影响,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的改变,从而对学习记忆功能产生广泛作用.深入考察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将为合理解释术中残留记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婴幼儿和老年痴呆患者手术期间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对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的影响,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的改变,从而对学习记忆功能产生广泛作用。深入考察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将为合理解释术中残留记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婴幼儿和老年痴呆患者手术期间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收治的100例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全身麻醉患者,b组为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术前术后MMSE量表评分、术后7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优于b组,但b组术后MMSE量表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方法影响术后镇痛效果和认知功能,不同的麻醉方式具有不同的镇痛效果、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临床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找最佳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0例,对A组患者采取全程吸入麻醉,对B组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对C组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在麻醉术后利用MMSE对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对比三组患者在认知功能上的差异。结果在术后三天内,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P0.05)。结论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均有显著的影响,在上述三种麻醉方式中,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最小,术后该组患者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南阳市南石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段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全身麻醉组在术后6 h和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均有影响,但全身麻醉影响较硬膜外麻醉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患者早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因素。为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全身麻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全程吸入麻醉组(A),全凭静脉麻醉组(B),静吸复合麻醉组(C),每组40例。手术前对各组患者进行简单的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MMSE),全身麻醉手术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简单的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MMSE),然后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方法的全身麻醉术后的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上述120例患者,在术后的前三天内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的紊乱情况。在术后第三天对所有患者进行的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结果显示,就患者各项认知功能变化百分数而言,全凭静脉麻醉组和全程吸入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低于基础值80%的概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三天各组认知功能障碍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全麻术有很高概率引起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同时该认知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全凭静脉麻醉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最小,患者恢复较快。影响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认知功能及其恢复的因素可能包括年龄、血氧浓度、手术过程中血压的波动情况、麻醉的不同深度。临床医生应当给予该现象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30例)和全身麻醉组(30例),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为硬膜外麻醉组患者进行麻醉,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为全身麻醉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30例硬膜外麻醉组患者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4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3.33%;在30例全身麻醉组患者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12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0.00%。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麻醉可降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后会出现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全身麻醉药物可导致老年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证实,但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胡玲 《当代医学》2013,(14):84-85
目的分析可能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原因、临床表现及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桃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6例,硬膜外麻醉组及全麻组各2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在行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临床表现,不同麻醉方式术后采用MMSE量表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h、48h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高龄、睡眠紊乱、手术打击、内环境紊乱等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两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全麻组下降更明显,全麻组POCD发生率高于硬膜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POCD发生率低,是一适合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后会出现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全身麻醉药物可导致老年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证实,但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苏建军  包月群 《甘肃医药》2014,33(2):101-103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的182例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全麻组91例实施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将其与麻醉呼吸机联通进行机械通气;硬膜外麻组91例实施硬膜外麻醉,于患者腰椎间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并给予药物。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麻醉6h、12h、24h、48h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前、麻醉24h、麻醉48h认知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在麻醉6h、12h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硬膜外麻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用药少,对老年骨科患者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肠手术患者复合七氟烷麻醉、丙泊酚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120例,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七氟烷作为麻醉药物,研究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调查统计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前后认知功能恢复状况以及手术前后血清中AST、ALT两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的六个不同时间段内,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三天,研究组患者AST、ALT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丙泊酚分别对进行胃肠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肝功能均会造成损害,但使用丙泊酚恢复状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8例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麻醉;另选取38例作对照组,给予异氟醚麻醉,比较2组老年患者手术中采用不同药物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h、12 h、24 h MMSE评分分别为(27.68±2.08)、(23.18±2.26)、(25.74±1.65)、(27.92±1.97);对照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12 h、24h MMSE评分分别为(27.77±1.99)、(20.37±2.01)、(21.37±1.54)、(26.21±1.27),麻醉后的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中采用异丙酚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较异氟醚快。  相似文献   

19.
汪飞翔  严敏 《浙江医学》2010,32(3):397-399
非心脏手术后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而造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报道认为全身麻醉较区域麻醉更易发生术后1周内认知功能障碍,且与全身麻醉用药有关。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行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65岁)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表明麻醉可导致病人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不同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的组合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