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4,26(4):152-154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茶业产品正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优质化,是茶业产品结构调整重要内容,也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本文就安徽茶业实现优质化发展和相关配套技术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安徽茶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云强 《茶业通报》2003,25(4):151-152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我省茶业现状与制约因素,就入世后我省茶业前景及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安徽茶业发展速度、名优茶品牌整合、无公害茶叶生产及茶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促进安徽茶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椐东汉时安徽名医华陀《食论》云:“苦茶久食,益意思。”在公元二世纪以前安徽已产茶,距今1800a以上。唐代,陆羽《茶经》产茶区域中提到安徽的有寿州(今六安、霍山、寿县等)、舒州(今舒城、怀宁等)、歙州(今休宁、祁门、歙县等)、宣州(今宣州、黄山、九华山以北等)、池州(今贵池、东至、石台等)、庐州(今合肥、巢湖等)。李肇《唐国史补》就记载有:“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霍山黄芽为当时名茶。安徽祁门县,“邑之编籍五千四百余户,其疆域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  相似文献   

5.
罗仲兴 《茶业通报》2003,25(3):100-101
茶叶是我省乃至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又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省的产茶历史悠久;生产种类较多,有:红茶、黄大茶、绿茶与芽形、扁形、园形茶;历史名茶就达10个。到2001年我省的茶园总面积111870hm2,采摘茶园面积99280hm2,茶叶生产总量47045t。面对入世,我省茶业有以下特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依靠科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应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茶业生产现状之浅析1.1茶园单产低到2001年止,我省的茶园在全国总面积排第五,采摘面积排第四,茶叶总产量排第七位。虽然我省不泛有高产茶园,但总体而言,茶叶单产(按采摘面积计算)为473.8…  相似文献   

6.
《茶业通报》2001,23(3):2-3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 ,富民强省”决策的号召 ,2 0 0 1年 5月 2 5日安徽省茶业学会在合肥召开了题为“加快安徽茶业经济发展专家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省茶业学会常务理事段建真、杨庆、费明煦、宛晓春、王竞竞、方世辉、周先宽、陈勋洛、顾家雯、赵宗尧 ,特邀了安徽省农业区划研究所杨世义、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孟昭杰、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顾公新、安徽农业大学轻工业学院夏涛等同志以及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会议就安徽省茶叶生产、内销、出口、科技、教育的发展成绩 ,存在的问题 ,以及加快发展安徽茶业经济的意见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实施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茶业发展积极作用。经过分析安徽茶业情况后认为:安徽茶区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天然品质优异;茶叶加工体系完备;实施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给安徽提供了由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跨越的发展良机。并就安徽茶业如何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8.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3,25(3):98-100
安徽产茶历史悠久,茶业经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本文就安徽茶业发展历史和为了应对入世,如何加速安徽茶业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确保安徽茶业历史地位和再创辉煌,从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一综合论述,供广大茶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茶业微环境生态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5,27(3):107-109
本文主要对安徽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相关性等问题进行剖析。着重就推进安徽茶业实现物种多样性复合生态群落和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等茶园微环境生态建设,提高茶园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改善茶农生活,进而扩大我省茶业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等提出技术构想。  相似文献   

10.
章传政 《茶业通报》2011,(4):178-18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徽茶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中国首条绿茶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成功研制与推广,中国首批、安徽首家茶叶制品安全溯源系统率先建成与应用,此类标志性的科学技术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汪春园 《茶业通报》2005,27(1):11-12
从茶园基础、茶叶产品和茶业产业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安徽茶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即加快以良种化与生态化为重点的高标准茶园建设,夯实竞争基础;提高名优茶质量与开发多样化产品,赢得竞争优势;扶植龙头企业与塑造知名品牌,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贸组织既是对我省茶叶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对茶叶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优势、调整战略和寻求对策是目前最为紧迫的课题。1我省茶叶产业现状不容乐观我省现有茶园面积12万hm2,年产茶叶5万t左右,其中绿茶产量4万多t,年产值7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1.3亿元。安徽省茶业与其他产茶省比较,其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茶叶产量已由全国第一、二位,降到目前的第七位,2000年与1995年相比,全国茶叶产量年递增2.96%,安徽却呈现负增长。出口量连续下滑,…  相似文献   

13.
茶叶作为当代最好的绿色饮料 ,将成为新世纪的饮料之王 ,茶叶祖国的传统产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然而 ,持续多年产大于销的世界茶业 ,以质量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茶叶产品不仅要求品质优良、形式多样 ,而且必须卫生、保健、无污染 ,这对于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低 ,部分茶区生态环境质量不高、茶叶总体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我国茶业来说 ,无疑又是相当严峻的挑战。安徽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 ,如何提高皖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在茶叶生产中实施无性系良种 +生态型茶业为基本模式的新的绿色革命 ,把茶业建成优质高产高效、持续…  相似文献   

14.
杨庆 《茶业通报》2007,29(2):51-53
2006年,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克服了早春低温和夏秋干旱的不利影响,预计总产6.29万t,产值17.9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5%和15.9%。实现了“十一五”  相似文献   

15.
茶业是径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历来是占有山区茶农和县财政收人中的重要份额。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茶叶产销形势的变化等多种原因,径县茶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更要调整产品结构,组织力量,大力开拓市场。拟就有关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对策思路。1发展任县茶业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1.l有利条件1.1.l生态环境优越径县位于锦秀江南,山峦叠翠,青戈江贯穿其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5.4C,年平均最高温度21.4"C,年平均最低温度12.ZC,全年有效积温为5579.5"C。四月份平均昼夜温差为10.5℃…  相似文献   

16.
论安徽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茶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根据我省茶业的特点 ,实施低耗高效综合生产技术、推进良种化进程、建立“生态型茶园”、开发有机茶以及通过制茶技术的创新和茶新产品的开发等 ,实现可持续茶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茶叶经营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国企和私企发展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许乃新  王士槐 《茶业通报》2004,26(4):149-151
安徽是农业大省,茶业在全省的经济和农业中具有一定地位,但近些年来,安徽茶业实力下降,面对入世后的巨大挑战,安徽茶业出路何在?本文通过自身优势分析和解剖与产茶大国及兄弟产茶省间的差距,力求寻找一条适合省情的安徽茶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汪钧 《茶业通报》2011,(3):126-128
本文主要对"十一五"时期黄山市茶业经济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旨在明晰当前产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为今后推进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廖万有 《茶业通报》2003,25(4):148-150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从农业国际化的角度分析安徽茶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安徽茶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3个策略:(1)重视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2)转变现行茶叶贸易战略,实行开放型茶业经济;(3)发挥科技对形成竞争优势的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