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久效磷对斑马鱼胚胎期心脏和骨骼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农药具有一定的胚胎发育毒性,以往有机磷农药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水平。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受试生物,采用0.000 4、0.004、0.04和0.4mg/L的久效磷自受精卵暴露斑马鱼胚胎至受精后96h(96hpf)。研究结果表明,久效磷对胚胎的存活率、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36hpf胚胎的心率,96hpf仔鱼心包囊肿率和脊柱弯曲率显著升高;久效磷暴露胚胎至48hpf显著降低了心脏发育相关基因(Tbx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了肌肉发育相关基因(Mef2c)的表达水平。可见,久效磷能够在个体和分子水平上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和骨骼的发育,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和骨骼的发育具有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联合暴露的方法研究久效磷和林丹共同作用下对细小色矛线虫种群动态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久效磷和林丹联合暴露极显著降低了细小色矛线虫子一代和子二代种群增长率,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并导致子一代种群偏雌性化。与对照相比,Ⅰ(0.1μg/L久效磷和0.005μg/L林丹)、Ⅱ(1.0μg/L久效磷和0.05μg/L林丹)、Ⅲ(10.0μg/L久效磷和0.5μg/L林丹)联合暴露组子一代种群增长率分别降低了64.82%、74.90%、78.28%,联合暴露组Ⅳ(100.0μg/L久效磷和5.0μg/L林丹)子一代种群呈负增长;Ⅰ、Ⅱ联合暴露组子二代种群呈负增长。Ⅰ、Ⅱ、Ⅲ、Ⅳ联合暴露组的亲代总产卵量分别降低了68.27%、72.88%、80.81%和83.76%;Ⅰ、Ⅱ、Ⅲ联合暴露组的子代总产卵量分别降低了73.66%、78.67%和85.66%。此外,细小色矛线虫子一代和子二代卵的受精率和胚胎孵化率的降低、胚胎发育持续时间时间的延长、L1幼虫畸形率的升高与种群动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久效磷和林丹共同作用下对细小色矛线虫种群动态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方法,以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研究了Cu、Pb不同浓度梯度与不同暴露时间联合染毒对泥鳅卵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各Cu、Pb浓度组DNA平均迁移长度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随着Cu、Pb染毒剂量的增加,各试验组DNA的平均迁移长度逐渐增加,在试验浓度梯度范围内(Cu 0.01mg/L+Pb 0.05mg/L、Cu 0.10mg/L+Pb 0.50mg/L、Cu 0.25mg/L+Pb 0.75mg/L),存在较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但未见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5).Cu、Pb可引起泥鳅卵细胞凋亡和DNA损伤,卵细胞的不同损伤水平可望作为较为理想的水环境基因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0.1~5mg/L的3-吲哚乙酸(IAA)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0.1~3mg/L的IAA对棕鞭藻(Ochromonas neopolitana)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淬灭qP)、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球等鞭金藻和棕鞭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IAA浓度分别为0.1和0.25mg/L。此条件下,2株藻的Fv/Fm、rETR、qP、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其中,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2.6%和37.1%,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棕鞭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在IAA浓度为0.25mg/L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8.7%和34.4%,总脂含量在IAA浓度为0.5mg/L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但与0.25mg/L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0.1mg/L的IAA浓度对球等鞭金藻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但对其它各脂肪酸(14:0、16:0、16:1n-7和18:1n-9)含量均无显著影响;0.25mg/L的IAA浓度促进了棕鞭藻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和棕鞭藻进行生长和油脂积累的最适IAA浓度分别为0.1和0.25mg/L,此结果为2株藻的大规模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受试僧帽牡蛎(Ostreacuculata)暴露在含有久效磷农药的海水中养育7d,取鳃用空气干燥法制片,观察数千个早中期、中期细胞分裂相末发现微核、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其它染色体畸变现象。但随久效磷浓度的增加细胞分裂相明显减少。处理过程中投饵和换水的僧帽牡蛎的细胞分裂相明显高于不投饵、不换水;但投饵和换水的僧帽牡蛎随久效磷浓度的增加细胞分裂被抑制的比率又快于不投饵、不换水。经久效磷处理的各组僧帽牡蛎核型与对照组的核型均为2n=20,20m,NF=40。研究结果指出:双壳类的僧帽牡蛎对久效磷农药的毒性不敏感,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并不引起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效应,但产生抑制鳃细胞分裂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王朝晖  钟文聪  廖姿蓉 《海洋科学》2017,41(10):102-108
敌百虫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之一,在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甲壳类寄生虫。本文研究了72 h的急性暴露以及25 d的亚慢性暴露下,敌百虫对两种赤潮微藻海洋卡盾藻和锥状斯氏藻生长的影响,以了解敌百虫对海洋微藻的毒性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在急性暴露下,高质量浓度敌百虫能明显抑制两种藻细胞的生长,而低质量浓度则对藻细胞的生长影响不明显,敌百虫对海洋卡盾藻和锥状斯氏藻生长的72 h EC50分别为32.1 mg/L和22.1 mg/L。在亚慢性暴露下,两种藻细胞对敌百虫的敏感性相近,高质量浓度组(25 mg/L)的藻细胞在暴露的第7~9天就全部死亡;1 mg/L的低质量浓度组,藻细胞的生长状况与对照组相近;5 mg/L和10 mg/L质量浓度组在暴露初期对藻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在暴露后期则明显刺激了藻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说明水环境背景质量浓度下的敌百虫不会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但施药一段时间后,可刺激藻细胞的生长,从而增加了引发赤潮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Cu2+对单环刺螠毒性效应。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Cu2+对单环刺螠24h、48h、72h及96h的半致死浓度,并计算得到其安全浓度为0.0675mg/L,高于渔业水质。通过酶活测定,发现Cu2+对单环刺螠抗氧化酶活性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暴露于0.25mg/L及0.50mg/L浓度的Cu2+中,24h时,单环刺螠体壁SOD、G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之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SOD、GPx、CAT三种酶活性均有所下降,除SOD外,其余两种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其中0.50mg/L组96h时CAT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Cu2+抑制了GPx及CAT的活性,并导致了虫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8.
采用换水式毒性试验法研究了壬基酚(nonylphenol)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效应和对鱼体的器官损伤。结果表明,壬基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3.4、351.5、311.2和264.6μg/L,属剧毒物质。与空白对照相比,奥尼罗非鱼血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在最低处理浓度(150.0μg/L)下有显著意义的增加,微核率在≥337.5μg/L时也开始具有显著意义的增加。不同的暴露时间和剂量对血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壬基酚对奥尼罗非鱼的鳃、肾脏、脾、肝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EMB)(简称甲维盐)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农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探讨甲维盐对海洋桡足类的影响,本文以安氏伪镖水蚤为研究对象,通过急慢性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甲维盐浓度对安氏伪镖水蚤摄食、呼吸、发育、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维盐对安氏伪镖水蚤的48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4.13和1.98μg/L;随着甲维盐浓度的升高,安氏伪镖水蚤的摄食率呈现降低趋势;在甲维盐浓度0.25μg/L时,安氏伪镖水蚤呼吸率显著升高,而甲维盐浓度超过0.50μg/L时,呼吸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甲维盐高浓度组(0.2000μg/L),第二世代的发育时间显著延长,存活率与生殖力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说明,安氏伪镖水蚤对甲维盐较为敏感,高浓度甲维盐会影响安氏伪镖水蚤的摄食、呼吸、发育和生殖,进而可能影响到其种群动态。本研究为进一步判定甲维盐的生态风险以及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研究了Fe(Ⅱ)浓度为0.01、0.05、0.1、0.5、1、2 mg/L及不同处理时间下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以及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期间,o.01mg/L处理组的核异常细胞率及总核异常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