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的效果,其中29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20例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27例,有效率93.1%,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19例,有效率95%,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疗效与传统手术接近,但创伤小,符合现代外科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鼻腔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泪腺炎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慢性泪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泪腺炎患者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和常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应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鼻外径路与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方便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慢性泪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X2=4.85,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3.49±1.22)h]较对照组[(6.39±2.09)h]明显缩短(t=2.88,P<0.05),其复发率(0.00%)较对照组(11.90%)明显下降,满意度(95.24%)则较对照组(50.00%)明显升高(X2=5.19﹑7.87,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与对照组(9.52%)相比明显下降(X2=3.98,P<0.05).结论 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鼻外径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白莎  王国军  徐福勇 《四川医学》2011,32(10):1586-1588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的效果,其中61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简称内镜组),75例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简称传统组)。结果鼻内镜组治愈27例,有效率93.1%,传统组治愈19例,有效率95%,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相近,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创伤小,符合现代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泪囊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泪囊鼻腔造口治疗,研究组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在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6例(28眼).结果 治愈24眼,好转2眼,无效2眼,有效率92.85%(26/2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5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5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9%.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与传统的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具有微创、不影响美容、治愈率高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42眼)经皮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中去除瘢痕、肉芽组织及鼻科疾病等复发因素,术后给予留置硅胶管3~6个月.结果 术后8个月~2年随访,治愈35眼,占83.3%;好转5眼,占11.9%;无效2眼,占4.8%;有效率为95.2%.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经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3例(43眼)采用经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方法,对照组60例(60眼)施行经内眦部皮肤切口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结果所有患者103例(103眼),在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7%、86.7%,在12个月随访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7%、93.3%.结论经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经皮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中去除瘢痕、肉芽组织及鼻科疾病等复发因素,术后给予留置硅胶管3-6个月。结果术后5月-5年随访,治愈20眼,占90.9%;总有效率为95.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兵 《当代医学》2014,(1):72-73
目的:观察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24例慢性泪囊炎,术前泪囊碘油造影检查及鼻腔疾病排查,术后药物治疗,泪道冲洗、拔管,及鼻腔处理。观察6~12个月术后溢泪、流脓等情况。结果治愈19眼,好转3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8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慢性泪囊炎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3例2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 23例(25眼)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沮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理想,具有创伤性小、复发率低、治愈率高、术后无面部瘢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2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手术均获得成功;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患者溢泪症状消失,解剖结构开放,泪道冲洗通畅并无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论: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无面部疤痕、并发症少等优点,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26例。结果 治愈22眼,好转2眼,无效2眼,有效率92%(24/2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姜勤 《当代医学》2016,(17):22-23
目的:探讨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鼻腔泪囊造孔术,对照组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5.66±7.89)mL、(34.88±6.01)min、(6.04±0.96)d,对照组对应分别为(89.36±7.65)mL、(49.57±6.05) min、(10.23±1.42)d,观察组术后肿胀、感染及复发性阻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8% vs 60.5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泪囊造孔术能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减少治疗时间,间接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家庭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endonasal DCR)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external DCR)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以寻求优化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颅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5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鼻内镜组)24例,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外路径组) 51例。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后,对每组20例配对良好的患者进行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溢泪分数评估。 结果 鼻内镜组与鼻外路径组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溢泪分数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复发性泪囊炎患者的溢泪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可作为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志华 《吉林医学》2014,(4):803-804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临床资料,两组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治疗Ⅰ组(采用鼻内镜下鼻泪管逆行插管术治疗)16例治疗Ⅱ组(采用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0例。结果:治疗Ⅱ组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鼻泪管逆行插管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由鼻内径路鼻内镜下施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30眼),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治愈25眼,好转3眼,无效2眼,有效率93.3%.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武斌  杨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635-463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置管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经皮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26例(26眼)患者,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术后留置硅胶管2个月~3个月。结果全部26例(26眼)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0个月,鼻腔外侧壁鼻腔造孔形成、上皮化,流泪、流脓症状消失,其中治愈24例,好转2例。手术有效率100%。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