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阮士怡教授从医70余载,衷中参西,各取所长,形成了独特的冠心病诊疗经验。阮老秉承《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思想,倡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病必求于本"理念,创造性提出"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其立足该法所研制的补肾抗衰片在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从内皮保护和斑块逆转角度入手,以现代医学理念为支撑,深入探讨"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的理论内涵和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对冠心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益肾健脾涤痰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血管性痴呆是导致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原因,是威胁高龄人群生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自2002年2月以来,采用益肾健脾涤痰化瘀法治疗本病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疏肝健脾涤痰法治疗高脂血症16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们以疏肝健脾涤痰为治法结合辨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1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70例,女9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1岁,平均46.3岁。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其中血清TC、TG均增高者106例,TG增高并HDL-C降低者15例  相似文献   

7.
补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树强  冯辉 《天津中医》1999,16(4):10-11
  相似文献   

8.
采用涤痰化瘀散结法治疗高粘血症 132例 ,结果显效 4 9例 ,好转 5 5例 ,有效 2 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95 .4 6 % ,对临床症状的有效率均在 93%以上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血浆粘度P <0 .0 5 ,其它各项指标均P <0 .0 1。  相似文献   

9.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设中药治疗组 48例 ,多烯康对照组 32例 ,均服药 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 2 .5 % (P<0 .0 5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对照组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G,HD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设中药治疗组 48例 ,多烯康对照组 32例 ,均服药 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 2 .5 % ( P<0 .0 5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甘油三酯 ( TG)、高密度脂蛋白 ( HDL)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对照组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TG、HDL 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病位主要在肾,但与脾胃密切相关。肾脏病病因病机中脾胃虚弱占有重要地位,健脾益气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昕  陈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1):2449-245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性改变等一系列表现为主要特征。属于妇科疾病中最常见且较复杂的病种之一。肾脾两虚,痰瘀互结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发病的基本病机,而"补肾健脾、祛痰化瘀"法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现状出发,系统地阐述了补肾健脾法在慢性肝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所展现出的特色优势,并对涉及的慢性肝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疾病转归做了相应研究,为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从中医藏象相关理论及五行生克制化角度探讨肝、脾、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补肾健脾法与慢性肝病的理论溯源及中西医相关机制的研究,从而更加有效地明确了慢性肝病的病位虽然在肝,其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因脾土亏虚,中焦失健,运化失职,而致土壅木郁,肝木失疏;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体失养,肝络失和,木失条达,从而导致各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脏腑、气血、阴阳。通过从补肾健脾角度对慢性肝病的研究与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脾肾亏虚是慢性肝病发病的致病因素,也是慢性肝病进展的关键环节与病理演变的最终归宿。补肾健脾法可以提高慢性肝病患者机体免疫调节能力,扶正以祛邪,促进脏腑气血调和,对临床症状的改善、病程的延缓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积极意义。补肾健脾法作为主线应贯穿于慢性肝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中医现代化学术思想指导下,以中医理论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研究成果,以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把传统中医病机与现代病理结合,传统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结合,提出肾虚血瘀痰阻是脑出血的重要病机,补肾活血化痰是脑出血的重要治法,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理论阐述了先天之肾、后天之脾两脏时孕胎的作用及两脏亏虚所导致的先兆流产病机,提出了补肾健脾的治疗方法 ,并总结导师用药经验,弘扬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临床中具有难以早期诊断,诊断后难以治愈的特点,中医 药治疗具有整体调节、全面改善症状的优势,文章总结了党毓起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证经验,党毓起主任医师认 为其基本病机为 “脾肾亏虚为本,痰瘀毒滞为标”,治疗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法为主,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院内协 定方 “肾康合剂”,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75-2578
目的:在以往研究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血清TSH的变化为主线,观察临床疗效、血清FT4、TPOAb的变化、胚胎发育情况,并随访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1例和优甲乐对照组29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SH、FT4、TPOAb变化情况,追访妊娠的结果。结果: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0.32%%,对照组89.66%,两组比较经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SH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健脾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曹晓岚教授认为脑血管疾病正气亏虚,痰瘀阻滞,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治疗应重视关键病机以及关键病位—脉络的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补虚、化瘀、祛痰、通络,心脑宁治疗,标本兼顾、通补兼施,补正气以助血行、散痰浊,化瘀祛痰以通脉络,行气机以使实邪得祛、正气得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水液代谢的变化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作用。方法:将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各5头。以高脂饮食、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法制备脾虚痰浊AS病证结合模型至24周。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正常饲料,模型组巴马小猪行冠脉球囊拉伤后予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在模型组制备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中药颗粒剂。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的含量,血清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心房利钠肽(ANP)、醛固酮(ALD)以及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2、3、4、钠钾ATP酶蛋白(Na~+-K~+-ATPase)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水平无变化(P>0.05),ANP、AVP上调(P<0.05),ALD有上调趋势(P>0.05),模型组肾组织AQP1、2、3及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下调(P<0.05),AQP4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ANP下调(P<0.05),AVP、ALD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AVP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肾组织AQP1、2、3表达均上调(P<0.05),AQP4表达下调;益气健脾组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未见血清离子紊乱,但水液代谢调节激素中ANP、AVP、ALD有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下调,AQP4表达上调;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AQP4。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下调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益气健脾法可上调钠钾ATP酶。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在恢复水液代谢调节激素方面优于益气健脾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